昔日皇家養馬場,今日休閒旅遊地,魯山國家森林公園仍在停業中…


魯山位於山東省最中心,淄博市的東南部。魯山主峰——觀雲峰,海拔1108.3米,是山東省第四高山,魯中地區最高峰,坐落於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和沂源縣土門鎮交界處。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導覽圖,魯山曾是中國元、明、清三朝的皇家養馬場,建國後又是國家成立的第一批國營林場,生態環境得到了完整的保護,人文痕跡較少。

棗樹峪停車場附近的瀑布,魯山是淄、汶、彌、沂四河的發源地。年平均氣溫12.4℃,年均最高氣溫17.8℃,自古就有“步入魯山景色幽,六月炎夏頓成秋”的說法。

棗樹峪停車場,海拔七百多米,體力好的話,可以由此步行上山,當時我們是第一次去魯山,把車停在這裡,從這裡到山頂大概需要四到五個小時。

綠樹成蔭,景色怡人,頓感心情舒暢,遠離塵世繁雜,來這裡躲一時清靜。

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山頂上流下來的水是極甜的,小溪裡不乏小魚,小蝦,引得孩子駐足。

魯山上這種奇形怪狀的大石頭特別多,並且特別大。

又一處大石,魯山山地以石灰岩和花崗岩為主,花崗岩與泰山花崗岩層相似,其形成年齡都在25億年左右,素有“小泰山“之稱。

飛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銀河落魯山,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句詩放在這裡一點也不為過。水滴石穿,靠的就是堅持不懈的毅力。

這塊石頭很有意思,中間有點像“恐龍化石”,大家看看像不像。

行走於亂石陣中,彷彿“井底之蛙”,緊緊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

魯山雲梯,是從陡峭的裸岩巨石上鑿出的臺階,它沒有泰山十八盤那麼長,卻比十八盤更險。雲梯的臺階共有302級,是取意祝願大家“步步高昇,好運接二連三”的意思。

花崖是魯山公園內非常著名的景觀,頂部保存有大片的野生杜鵑花,中下部有連片的連翹花,成片成片的連翹盛開,非常的漂亮。

一根根倒垂下的藤條,讓人有種走入熱帶雨林的感覺。

這個地方已經到了海拔九百多米的魯山停車場,由此步行上山,大概兩個小時就可以下來。魯山的精華大多匯聚於此。

成片成片的落葉松,小時候家裡蓋房子用的就是這種木材,總以為落葉松只生長在東北林區,這是第一次見。

松林氧吧

萬石迷宮佔地300多畝,分為南宮、中宮和北宮,迷宮內路路相通,洞洞相連,撲朔迷離,幽深異常。 迷宮是由無數巨大渾圓的“石蛋”堆積而成的一處天然支架洞,在地質學上叫“石蛋地貌”。

魯山一線天,長約100餘米,高20餘米,寬僅容一人側身而過,經專家考證,在華北地區獨一無二。穿越一線天,才能充分體會“一線光明穿石隙,千秋景色駐塵寰”的意境。

登魯山而曉魯,登泰山而曉天下。指點江山,激昂文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遠處就是魯山最高峰---觀雲峰,海拔1108.3米。

離主峰越來越近了,這個地方有個小平臺,很多人在這個地方拍照,據說也是魯山觀日出的好地方。

繼續前行,從棗樹峪停車場到這個地方已經有四個小時了。天氣越來越熱,有的遊客把衣服蓋在頭上。

山高人為峰,經過四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魯山頂峰。拍個照片留念一下。

駝禪寺建於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年間,由大雄寶殿、志公塔、志公廟三部分組成,距今已有1400餘年。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是魯山的廟會,四方香客雲集,達數萬人之多。駝禪寺名字的由來一是說當年志公用毛驢將經卷從杭州馱來,一路上累死了十頭毛驢,志公念毛驢馱經卷有功,就將寺院起名為駝禪寺。另一種說法是說魯山整個山脈呈龍形,寺院則恰好建在龍的脊背上,是龍馱著寺院,所以叫駝禪寺。

南無阿彌陀佛

魯山山景,老王友情提醒:從2017年之後,魯山國家森林公園一直處於停業期間,大家不要前往遊玩,以免跑空!有朋友說可以從沂源縣方向進入,有知道的朋友可以下方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