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編程成為頭馬:猜中的牌局與沒猜中的牌底


核桃編程成為頭馬:猜中的牌局與沒猜中的牌底

少兒編程賽道能跑出一個“好未來”或“美團”嗎?

全文3900字,讀完約需要5分鐘。


01

猜中的“賽道”,猜不中的“頭馬”


20年前,美國,一場學術會議。

有人提了一個問題,過去1000年,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有人說是印刷機,有人說是蒸汽機、電燈、計算機。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米切爾·雷斯尼克站起來,說了一個觀點,語驚四座,他說,是“幼兒園”。

為什麼是幼兒園?米切爾·雷斯尼克說,當我思考如何幫助人們成為創造性思考者時,很多靈感都來自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學習方式,幼兒園式的學習是幫助所有年齡段的人開發創造力所必需的。

基於這樣的思考,米切爾·雷斯尼克在麻省理工學院組建了一個名為“終身幼兒園”的研究小組,開發了風靡世界的Scratch編程語言,被全世界數百萬孩子和成年人用來製作和分享動畫、故事、遊戲和互動藝術,成為創新思維教育的範本。

Scratch編程語言今天已經成為少兒編程教育學習的起點,也是我們理解少兒編程教育價值的起點。

今天,在美國,少兒編程教育的滲透率高達44.8%,澳大利亞10.3%,英國9.3%,芬蘭8.9%。在新加坡,從2017年開始中小學考試中加入編程測試。在日本,2020年中小學實現全面編程教育。

儘管人們對少兒編程教育價值側重點認知不盡相同,有人認為是培養邏輯思維,有人認為是提升數學能力,有人認為是第3種語言,但有一點是共識,就是少兒編程可以提升孩子的創造力思維,塑造未來的競爭力。

中國在這方面是後來者。教育者最早開始涉足這個領域也就可以追溯到10年前,當時以機器硬件學習為主。2017年數據顯示,中國少兒編程教育滲透率僅為0.96%。

但兩年前,中國突然摁下“快進鍵”。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2019年,教育部公佈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再次提出逐步推廣編程教育,人工智能課程進校園。

在政策鼓勵下,一方面,浙江、江蘇、山東、重慶等地迅速在中小學推廣普及編程教育。另一方面,市場上,大量創業者加速入局少兒編程賽道,資本也隨之而入。據統計,少兒編程賽道的創業公司總數已超過200家。

與此同時,中國居民人均收入跨向1萬美元,以及喬布斯、扎克伯格、埃隆·馬斯克、馬化騰、丁磊、張一鳴等人的影響,讓中國家長有能力也有意願去培養孩子的科學能力,這是少兒編程成為炙手可熱賽道的市場支撐。

所以,我們看到,過去兩年,整個教育創業賽道有兩大熱點和亮點,規模加速擴大,快速湧現頭部企業,一個是以VIPKID為代表的少兒在線1對1英語教育,一個就是以核桃編程為代表的少兒編程教育。

從媒體上披露的數據看,過去兩年,至少有數十億投資進入了少兒編程賽道,未來5年市場規模預期高達400億左右。

用巴菲特的話說,少兒編程無疑是一個坡道夠長、雪足夠厚、篤定會誕生獨角獸的賽道。但無法篤定的是,總體上尚處於發展初期的賽道,誰會成為頭馬,率先撞線?

目前各路玩家選擇了不同的路徑。有側重線上,有側重線下;有偏重純編程學習,有強化編程與機器人硬件相結合;有的加快在全國推線下加盟店,也有在全國重金佈局線下直營店。


核桃編程成為頭馬:猜中的牌局與沒猜中的牌底

核桃編程創始人曾鵬軒


就在各路人馬“矇眼狂奔”之際,意料之外的頭馬浮出水面。10月23日,核桃編程在北京宣佈獲得5000萬美金B輪融資,拿到目前國內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上金額最高的一筆融資,同時,截至今年8月,同期在讀學員突破65萬人,學員復購率91%,成為付費學員規模最大的少兒編程教育品牌。

核桃編程本是少兒編程賽道的後來者,2017年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碩士曾鵬軒和機器人世界盃世界冠軍王宇航創辦,僅用兩年時間衝到頭馬位置,獲得學生和家長以及高領資本、源碼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認可,著實令人驚豔和意外。

這是一傢什麼樣的機構?到底做對了什麼?


02

躲開的“大坑”,築起的“城牆”


曾鵬軒和王宇航我都見過,從外表看是兩個典型的理工男。

曾鵬軒我比較瞭解,在創辦核桃編程之前,有過連續創業經歷,當年曾經與小龍女龔海燕一起做梯子網,在產品方面有典型的技術男的執著與熱愛。

10月23號發佈會上,曾鵬軒穿著酷似扎克伯格的套頭衫,走上演講臺,言辭並不華麗,語氣卻足夠堅決,給人的印象非常契合核桃編程倡導的“教育情懷、創業精神和工程師文化”。

我觀察一個商業新物種和創業案例,往往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看團隊,二是看模式,簡單說就是人和事,少兒編程賽道也不例外。

從行業來看,少兒編程創業公司在人和事兩方面存在不少共性的困難和痛點,比如整個行業起步晚,師資隊伍極其稀缺和不成熟;課程體系基本上要從頭做起,尤其是要解決延續性問題,比如Scratch、Python、C++三類編程語言學習的連貫性;解決客戶年齡下沉問題,降低學習進入門檻,讓孩子簡單易學。

以上痛點和困難都可以歸結到人和模式兩個方面,核桃編程是如何解決這兩件事的呢?有幾個方面:

一是打造高素質的教研團隊。核桃編程組建了一支超過400人的專業教產研團隊,60%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55%來自北大、中科大等重點大學,90%擁有三年以上少兒教育從業經驗,55%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35%參加過NOIP競賽。

二是AI人機雙師學習系統。在發佈會上,幾乎所有投資人都對這套系統讚賞有加。這套核桃編程首創的學習系統,通過人機互動學習過程對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數據採集分析,通過自適應的練習系統和導師輔導實現大規模的個性化教學。現階段,系統自動判斷學員編程學習正誤的能力達到100%,反饋指導信息的正確率達到70%~80%。

這套學習系統最大的優勢是破解了行業根深蒂固的師資問題,解決了規模不經濟、邊際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過去一年,真人1對1教學普遍出現困難,多一個學生就多一個教師,多一套後臺支撐人員,成本居高不下,邊際成本無法降低,技術優勢無法體現,不僅不能實現規模經濟,反而是規模不經濟。

核桃編程的AI人機雙師學習系統發揮出了產品和技術的規模化、標準化優勢,不至於過分依賴海量教師資源。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既能實現大規模,又能兼顧個性化。既能實現效率,又能控制成本。這是其能夠迅速突破在讀學員65萬,高效狂奔,成為頭馬的一個關鍵。這種模式其實避開了過去兩年在線教育被驗證的最大的“邊際成本無法降低”之坑,不犯錯就是成功。

三是十級進階課程體系。核桃編程按照學員年齡進行分層,設計出適合中國6~12歲學員的十級進階課程體系,從最容易入門的Scratch語言入手,逐步過渡到人工智能語言Python、C++等,提升青少年的抽象思維和算法建模能力。這其實是解決了少兒編程課程延續性這個巨大的痛點,提升了續費率和完課率,使少兒編程教育成為了一套系統和體系。


核桃編程成為頭馬:猜中的牌局與沒猜中的牌底

核桃編程學員學習場景


四是劇情闖關式課堂。核桃編程融合了劇情闖關式教學,課程中帶有生動有趣的科普劇情,開設闖關式、項目式、互動式課堂,讓青少年在生動有趣的遊戲闖關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曾被萬千玩家狂熱追捧的遊戲《模擬人生》設計者艾米·喬·金,寫了一本書叫《Game Thinking》,中文叫產品遊戲化。她認為,產品設計者應該想辦法讓產品像遊戲一樣簡單、有趣、有生命力,通過遊戲化策略,打造令用戶上癮的產品。

趣味化的產品設計無疑是核桃編程課堂生動、課耗快、復購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我曾陪孩子上過幾次在線課程,深刻感受到遊戲化設置是如何吸引孩子的興趣,鍛鍊孩子的思維的。相比二三十年前全靠書本一板一眼學習,技術在潛移默化之中讓靜態學習變為動態學習,枯燥學習變為趣味學習,低效學習變為高效學習。

以上四個方面,讓核桃編程用極短的時間,在用戶規模、產品和品牌方面與競爭對手拉開了差距,脫穎而出,成為領跑者,既避開了大坑,也構築了護城河。


03

少兒編程賽道能跑出一個“好未來”或“美團”嗎?


少兒編程賽道跑出的這匹頭馬,未來會長成什麼?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在核桃編程的發佈會上,不少投資人都表達了對核桃編程未來更大的寄望——保持長期的行業領先優勢,攫取更大的市場紅利。

要保持長期的行業領先優勢,就需要在核心競爭力上不斷加碼。曾鵬軒表示,新一輪融資將繼續投入師資儲備與技術升級等方面,未來一年投入1.5億人民幣用於AI教學產品建設與技術升級,並繼濟南和西安後,2020年計劃新設立7家師資基地,更深一步提升服務學員的品質。

核桃編程成為頭馬:猜中的牌局與沒猜中的牌底


這些做法無疑是對的。雖然少兒編程賽道在資本的助力下迅速催熟,但要獲得持久性的發展,必須苦練內功,在教研、師資、產品、技術方面持續的投入,這是做好教育的根本,也是一家教育科技企業根本生存之道。

實際上,在我看來,作為頭馬的核桃編程,還應該成為行業標準的探索者、參與制定者、引領者,成為少兒編程模式創新的引領者和示範者。這將是更長期的一個使命。

那麼,核桃編程未來會長成什麼?

一個可以對標的企業或許是好未來。相比張邦鑫創辦的好未來,核桃編程有很大的氣質相似性——創始人都是理工出身,都強調技術的力量,強調產品力,強調可複製性,強調用戶體驗,並且都實現了規模化的快速增長。曾鵬軒未來的野心未嘗不是星辰大海,這一點值得持續的追蹤。

還有一家可以對標的企業是美團。據我瞭解,核桃編程在內部管理方面強調向王興的美團學習。美團的管理效能、人員組織、競爭力塑造、績效管理方法,都為核桃編程所推崇。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象。美團能成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企業,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善於打破邊界,甚至無邊界,二是強效能和強執行力,這是其從百團大戰中存活下來的關鍵。對核桃編程這樣的教育科技企業來說,未來必定需要不斷打破邊界,持續創新,通過強大的組織力和績效管理實現規模化效應,持續保持領先。美團確實是一個可以學習的互聯網企業晉級樣本。

霍金在他人生最後一本書中提出了10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是“我們如何塑造未來”?他說,有兩種選擇,一是探索太空,尋找可居住的替代行星,二是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改善我們的世界。作為一家從事科學教育,並用科學的商業模式取得成功的教育機構,核桃編程無疑值得鼓勵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