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稳就业”:政协委员谋划新型劳动关系蓝图

聚焦“稳就业”:政协委员谋划新型劳动关系蓝图

家政行业紧跟市场需求,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苗露/摄

稳就业,居“六稳”工作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我国连续六年保持每年增加1300万人以上的就业规模。针对目前就业面临的压力以及未来就业政策目标导向话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撰写了本组稿件,以飨读者。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潘晓娟

在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快递小哥、外卖小哥、餐饮店阿姨等新经济领域的职业群体代表首次亮相国庆群众游行队伍,他们所在的行业通过创新创造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兴起挑战传统就业的背景下,这些行业带来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满足市场的就业需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更是发展的前提

当下,结合国情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抓住就业痛点,就能够促进经济的平衡快速发展。

“就业问题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就业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共同发力。”全国政协委员、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日前举办的“有事漫商量”小型双周协商座谈会第四期会议上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既是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又是民生福祉的首要基础保障,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应做强经济,发挥经济增长与就业的拉动作用,创造更多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应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和竞争力,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强化配套保障体系建设,破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尚福林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就业需求端来看,核心是大力发展经济,深化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增强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二是正确看待产业转移调整过程中带来的现有岗位变动,积极配合利用新经济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区域战略实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有序引导产业转移,创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矛盾。三是鼓励发展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探索拓展就业新模式。四是继续发挥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把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从就业供给端来看,关键是要抓好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用好用足已经出台的就业政策。”尚福林表示,为了稳定就业,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重点群体的政策保障体系。

今年7月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专题调研组在黑龙江省开展调研,尚福林担任调研组组长。结合这次调研实践,尚福林谈到,稳就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比如,在产业调整中,也要化解一部分“僵尸企业”,其重点和难点就是要解决人员安置问题。

新经济业态催生更多就业模式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机器人正在接手成千上万的重复性劳动,替代许多低技能工作,就业替代的效率凸显。但与此同时,科技也在创造机会,为新的就业变革铺平道路,就业创造的效应要大于就业的替代效应,并催生就业变革的效应。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今年面临的经济短期和长期性的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对就业环境形成新的压力。随着技术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会产生一些下岗转岗甚至失业的现象。比如,随着金融科技、保险科技的推广运用,一些基层的营销员工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这对金融保险行业就业会产生影响。从监管层的角度考虑,要认真研究问题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确保就业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周延礼表示,当下尤其要搭建大数据平台来监测就业市场,了解就业人员和企业用工的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广开就业门路。此外,还需要通过全国的培训网络体系对待业和就业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培训,甚至提供一些需求信息来解决就业者的素质提升。对职业教育来说,需要加大教育结构的调整,做好职业教育特别是科技实操方面的专业培训。

亟待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保障制度

“当前,新的就业形态和多元化就业方式明显增多,灵活就业以及非标准的劳动关系已成为就业的常态和趋势。”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强调说,建设我国新型劳动关系的体系与制度已刻不容缓,应研究新型劳动关系的定义与内涵,并且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保障制度。

在肖钢看来,当前就业体系的规定都是依托于就业者是要受雇于同一个组织的,而新型劳动关系是不适应这个模式的。当下,一是要实施包容审慎的政策导向,营造宽松的创业就业环境,根据新型就业的特点调整现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二是加大对民营和中小型企业就业扶持力度。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务非常重要,这是扶持就业非常重要的措施。三是构建新型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统筹设计适应新型劳动关系的社保缴费办法。四是完善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要以企业和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加大对非重复性认知技能和社会行为技能的培训,鼓励探索建立个人职业培训账户制度,完善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贾楠建议国家要大力宣传劳动者光荣和工匠精神,要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气。传统产业自身也要加大对产品质量和品质的研发投入,注重对企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这也是吸引年轻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