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北京中軸線拐了個彎兒?

如果你將北京地圖對摺後再打開,會發北京的中軸線偏離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角度。很多人都會疑惑,北京中軸線不應該是正南正北嗎?大家可能會懷疑是地圖粗製濫造的原因,但事實並非如此,北京中軸線偏離是人為之舉,它答案在270公里外的內蒙古錫林郭勒正藍旗金蓮川草原之上,這裡是忽必烈的發家之地,如果用高分辨地圖往北看,這條偏離的中軸線正好穿過元上都遺址,所以以一條中軸線將元上都和京城相連,用來體現兩都統一,就不難理解北京中軸線為何偏離了。

從歷史軸到發展軸

梁思成曾說:“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內城,南半是外城,故宮是全城佈局中心,全城就是圍繞中心而部署。但貫穿這整個部署的是一根全世界最長,也是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了全城。”

所有看到北京城俯瞰圖的人都能發現,北京的規劃和建設一直都在圍繞著中軸線進行。從明清北京城骨架基準線,到現在的北京中軸發展線,不僅故宮、天安門、天壇這些代表皇城概念的建築都是圍繞中軸線建立,08年奧運會的主要場館鳥巢、水立方等建築也都位於中軸線附近。

由此可見,中軸線發展的概念從古至今,一直影響著北京市的發展和規劃。長安街的東西延長,曾經一度掩蓋了南北中軸線的光芒,但自從《北京中軸線城市設計方案》發佈,中軸線在北京城市建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是時代賦予中軸線的使命,或許晚至,但不會缺席。

聽說,北京中軸線拐了個彎兒?

璞玉南中軸

作為後起之秀的南中軸線,免不了與北中軸對比,北京北城圍繞北中軸線的發展已經比較完善,現在缺乏可供大規模開發的土地。南中軸因為之前的發展較為緩慢,現在還存有大量發展空間。曾經的南城是落後的代名詞,大家卻忽略了前門,天壇,永定門這些歷史遺蹟都在南中軸線上。

聽說,北京中軸線拐了個彎兒?

現在的南中軸正應了“不破不立”這個詞,南中軸上將依次建起大紅門公園、萬畝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機場公園、鳳池公園,使得南中軸成為綠色中軸線,南中軸的生態規劃以後會超越北中軸。

南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民俗風情,形成了以琉璃廠為代表的京城士人文化,以前門大柵欄地區老字號店鋪為代表的傳統商業文化,以及以天橋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等諸多文化的集萃地,是北京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南中軸的文化發展將以舊民俗為依託,結合現代藝術,形成獨居風格的南城新文化。

大紅門地區規劃建設唯一一個以首都命名的商務新區——首都商務新區,距離國貿CBD僅7公里,以前,大紅門是北京出了名的服裝批發集散地,但新的建設將使她煥然一新,以後大紅門周邊會規劃高精尖產業,高端智庫等,並且成為南中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著重發展航天科技、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產業,未來的大紅門不僅有“顏值”,也會有“大腦”這裡將成為國際研發的創新區域。

南中軸從生態、文化、商務、科技等方面改變南北發展不平衡狀態。所有落地在南城的產業項目都會拉動就業,,北京南部空間的佈局和城市功能逐漸完善,各種配套生活設施的逐步發展,再加上部分一級開發土地逐漸成熟進入市場,臨空經濟區引入的商業,這些都推動著南中軸的成長。產業多、住宅少的區域,一定會就近選擇環境宜居的地塊開發樓盤,為後續的產業服務提供支持。

聽說,北京中軸線拐了個彎兒?

以上都是南中軸發展的先驅標誌,現在的發展僅僅是一個開始,北京市未來的發展重點一定會圍繞著南中軸線來進行。

瀛海後來者居上

據2010年的人口數據統計,瀛海鎮常住人口4萬9千多人,但是9年的發展,肉眼可見瀛海的發展速度,8號線的開通運營,不知為瀛海帶來了多少人,瀛海一部分地區,到2035年將實現城市常住人口87萬,就業人口65萬。

相比優先發展的黃村,瀛海是南城的後起之秀,雖然四號線的延伸將黃村區位發展提速,但是黃村畢竟原來就是南城一個很大的生活聚集地,舊村落和街道的改建,並不能像瀛海單一的居住結構一樣那麼好改善。目前瀛海最具有標誌性的一個發展優勢,就是亦莊東擴將瀛海劃作亦莊開發區的生活配套區。這意味著在瀛海會首先建設良好的居住環境,而瀛海又位於南中軸延長線的重要位置,盤踞8號線首站,臨近京臺高速,交通便利和區位優勢,會吸引大量的開發區高精尖工作人才到瀛海居住,瀛海絕對可以說是新經濟區的一匹黑馬。

瀛海對標黃村、臺湖,這裡房價上的優勢也很明顯,瀛海的房價平均比黃村、臺湖便宜1萬元左右。目前瀛海限競房地供應呈現白熱化增長趨勢,沒有競爭力和建築質量的開發商是不敢在瀛海發展的,很容易被別人比下去。而且瀛海相比黃村和臺湖,距離大興國際機場更近,地理位置佔據先決優勢。新經濟區形式對北京南城的改變有著深層和重要影響,瀛海所處地理位置也會受到區域發展的帶動,這之於整個北京土地市場的意義十分重大。

聽說,北京中軸線拐了個彎兒?

中海60萬方深耕造城

南城崛起絕不是天方夜譚,早在《南城規劃方案》中就體現了南城是“一核”中心,同時又連接“兩翼”,大興國際機場的臨空經濟區規劃將吸引近600家航空服務業的企業,超過1400家跨國企業在此設立公司,形成複合商業化圈層,拉動周邊地域的經濟發展。未來臨空經濟區可容納135萬人口及60萬就業,大批高質素人士將落戶於此,並迅速改變整個南城的人口結構,帶動巨量國際高端居住需求的產生。

瀛海正處於臨空經濟區輻射的第一哨所位置,南城版塊的進步毋庸置疑會拉動瀛海的發展,中海在此處造城,除了能夠藉助南海子公園+新機場延線綠化帶的生態資源優勢,還可以藉助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優勢,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中海目前在瀛海的已有3塊地,瀛海府之後接踵而至的第二期、第三期將會連成一個“城”,這樣就實現了從“點”到“面”的發展趨勢,中海在瀛海“造城”可以加強對區域內人群需求的掌握和了解,還可以根據全面的需求瞭解,在產品設計上突破創新,更全面的系統升級。

聽說,北京中軸線拐了個彎兒?

中海與時代共振

從瀛海府日光的案例不難看出,中海在戶型的鑽研上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也正是結合了大眾的需求,才能設計出符合大家心中期望的戶型精品。中海用發展的眼光看長遠,現在的決心成為文化新中心的一員,藉助南城發展趨勢,深挖瀛海資源,打造屬於自己的地區品牌形象。不僅是自身價值的提升,也是造福瀛海的舉動。

南城以後會植入文化等高端要素及重大活動,還會引入綜合性國際交往服務設施建設,加上實地公園的建設,形成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配套規劃建設國際化社區,為新經濟區的高精尖人才提供舒適的居住區,成為新發展的後援力量。

· 寫 · 到 · 最 · 後 ·

11月1號也就是本週五,“深耕中軸,福澤瀛海——中海新篇章啟幕暨大興瀛海區域發展論壇”,將於在中海都會展廳召開。

本次論壇會針對南中軸發展規劃,南城重點片區(亦莊、瀛海、舊宮、黃村等)發展趨勢,剖析南城區位價值,為有置業需求的購房者提供一個方向。此次論壇可謂是大咖雲集,京房馬老師和飯總,以及兩位神秘大V都將到達現場,我們還邀請了中海中軸作品策劃負責人白總,在本週五的整個論壇過程中,各位嘉賓將會對於目前南城的發展各抒己見,客觀又直白的對當前的瀛海市場進行分析和總結,有意向的小夥伴可以報名參加此次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