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港(浙江寧波)


北侖港,是寧紹平原東端港口,位處浙江省陸地最東端,地理座標介於北緯29°44′至30°00′,東經121°38′45″至121°10′23″之間。沿海海域有金塘港、穿山港、峙頭洋、梅山港等,港灣棋佈大小島嶼。

北侖港區廓呈長方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西長52公里,南北寬29公里,海岸線全長約171.2公里。

北侖港全區行政區域面積為845平方公里,其中海洋、江、港面積為260平方公里,佔總面積30.8%,陸地面積585平方公里,佔總面積69.2%。

區人民政府所在地新碶街道,距寧波市人民政府所在地28公里,距省人民政府所在地168公里。全區人口約32.7萬。

區境四址:東部峙頭洋麵與普陀區交界;南部梅山港洋麵與普陀區、鄞州區交界;西部自甬江至象山港洋麵與象山縣接壤,陸地邊界線勘定全長44公里;西北部以甬江中心線與鎮海區交界;北部金塘洋麵與定海區交接。

北侖區原屬鎮海縣,歷史悠久,小港橫山下、沙溪蛇山山麓,均已發現有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蹟。唐元和四年,在鄮東甬江口建望海鎮,為鎮海建制之始。後梁開平三年改望海鎮為望海縣,未幾改為定海縣;清康熙二十六年定海縣改名鎮海縣;自始建至終迄共歷時1076年。

北侖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氣候實際變化較大;同時颱風、暴雨、乾旱等災害性天氣時有出現。

四季特徵:平均氣溫穩定在小於10℃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界於10-22℃為春、秋季。年平均氣溫16.3℃,常年以1月份為最冷月;以7月和8月為最熱月。據載,1937年2月13日曾出現-10℃,1921年7月曾出現39.4℃。

北瀕杭州灣開闊口,東屏舟山群島,具半封閉內灣形態,有較深水道與外部溝通。潮汐:甬江口屬非正規半日潮形,漲朝、落潮間時差大致為6小時左右。漲潮時間誤差為1小時左右,每天漲潮時間在正常情況下退後45分鐘即為次日漲潮時間。

20世紀50年代末,珍稀動物逐年減少,甚至絕跡。隨著封山育林的措施不斷加強,大自然生態初步平衡,有些動物有所增殖。金錢豹曾在1978年、1990年在和鴿、鹹昶等地出現,穿山甲也偶爾可見,野豬、海豚、貓頭鷹、白臉山雀等禽獸今仍有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