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比碧水銀灘和最美海島更有魅力的,是1000多座騎樓下的老城


說起廣西北海,人們津津樂道的往往是“天下第一灘”的銀灘和“中國最美海島”的潿洲島,這是這個南中國北部灣海濱城市的兩張靚麗的名片。殊不知,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北海,還有一張與前者相比毫不遜色的文化名片,這就是北海老城。如果說,碧海銀灘和最美海島是北海美麗漂亮的外衣,那麼,1000多座騎樓下的老城,就是北海風韻悠遠的內涵。

近幾年,筆者因故每年都要到北海住幾天。銀灘就在住所門前,去的次數多了也就那麼回事;去潿洲島船票太貴,去一次也就夠了。自然景觀一成不變,看得多了會產生視覺疲勞。唯有老城,每次去北海,都要去那裡逛逛。斑駁的騎樓建築,來來往往的人流,古老模糊的印跡,市井百姓的生活,恰似一幅從古走來的“清明上河圖”,引人入勝,有滋有味,讓人流連忘返。

所謂老城,並沒有明確的地域城牆劃分,而是北海最初的發祥地,從北面海灣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沿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發展起來的街區,記錄了著北海發展的歷史。人們俗稱的‘老街’,就是現在的珠海路,是北海老城的核心區域。這裡的特點是:騎樓建築中西合璧,社會生活中外融合,傳統商貿依然活躍,居住著大量原住民,市井風情濃郁。可以說,北海老城是北海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北海最初是一個疍家在港灣避風的小漁村,又因為處在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地之一的地理位置上,逐漸發展成商貿市鎮。1876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籤《煙臺條約》,其中一項內容是 “增開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之後,西方列強皆“一體均沾”,各國勢力紛紛進入北海,在北海設立領事館和商務機構,建造起教堂、洋行等西式風格的樓宇建築,加上海外歸僑和本地人的效仿,形成了具有中西合璧風格的城市街區。

這些樓宇建築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在珠海路和中山路上,沿街都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多數二至三層,二層以上出挑至街道邊沿,用立柱支撐,形成內部的人行走廊,立面形態上建築騎跨人行道,故取名騎樓。當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據統計,這種騎樓式的建築在老城範圍內有1000多座,是北海這個百年海港商埠歷史文化的典型標誌和體現。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原來是西方殖民者帶到東南亞地區的一種“廊房”,為了對付雨季不斷的下雨以及夏日的暴曬,每家每戶在一樓鋪面前面建築一條走廊式的通道,互相連在一起,形成沿街的長廊,公共的行走空間,可以避風雨和日曬。隨著近代西方殖民者進入中國,和“闖南洋”的中國人回鄉,這種同樣適合中國南方氣候特點的建築樣式,也逐漸在福建、兩廣、海南等地推廣開來,成為城鎮街道商鋪的主要建築形式。


研究認為,中國南方的騎樓分為閩派和粵派,都是中西合璧,既有西方建築風格,又融合了當地的建築元素。閩派騎樓受當地傳統木雕的影響,騎樓立面上佈滿浮雕;粵派騎樓則裝飾較為簡潔,更接近歐陸風格。北海騎樓屬粵派,從規模和數量上看並不太出眾,但卻是南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騎樓建築之一。

北海騎樓直接受西洋建築的影響,主要是受到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又吸收了嶺南建築的特點,還有自己的地域特色。騎樓大多為二至三層,方形柱子粗重厚大,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都是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和浮雕;每一棟樓房的正中,又大多刻著自家的印記。從斑駁的老字號招牌或刻印於騎樓上褪色的字跡,依稀可見昔日的繁華與輝煌。

珠海路,又稱老街,始建於1821年,全長1.27公里,寬9米,這條百年老街是北海老城的核心街區,如今,珠海路的市政設施得到改造,騎樓進一步加固,一些被損壞的房屋立面逐漸恢復原貌,被譽為“近現代建築年鑑”,珠海路已經成為北海的旅遊地標,“網紅”打卡地。尤其到了晚上,絡繹不絕的旅遊者使得霓虹夜色裡的老街更加喧譁熱鬧。


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乾等幹海貨,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西段接近外沙港口,店鋪大多經營纜繩、漁網、等漁民用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旅遊開發,這種傳統特色也摻雜了許多旅遊商品和服務的內容,多少破壞了老街文化的原汁原味。

中山路,原名為牛車路,形成於清末,1927年拓建,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路分東、中、西三段,總長2015米。現在仍保持著原有的傳統街道格局,路兩側是各3米寬的騎樓,以傳統居住、商業、服務業等綜合功能為主。由於長期歲月侵蝕,市政設施和兩旁建築老化破敗。日前,這條路的綜合改造已經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

沙脊街,約始於清道光元年,是北海老城最古老的街道,故有“北海第一街”之稱,整條街長400餘米,因建在形呈脊椎隆起的沙帶上而得名。沙脊街建成後,商業很興旺,有書店、飲食、鞋業、手工業和估衣業(買賣舊衣物的行業)等,後來被珠海路和中山路的繁華所替代,變得默默無聞。


在珠海路東端,有一座老式三層方形洋樓屹立,它就是昔日北海的海關大樓。它始建於1883年,雖說是清朝政府所建,但裡面辦公的卻是洋人,從1877年至1949年間,先後輪換了48任海關稅務司的官員,只有五任稅務司官員是中國人,這五任中還有三任是代理的,五任加起來的時間只有七年。因此也得名“北海洋關”。它是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及喪失關稅主權的物證。

在中山路上,有一個大清北海郵政分局舊址,這座西洋式老建築是目前廣西尚存歷史最長、建設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郵政局址。舊址陳列館內展示著晚清至民國時期北海地區的郵政發展歷史,在宣統三年,北海郵政分局年處理郵件達到55萬件,可見當年北海經貿之繁榮。

老城傍海而生,因商而興,西風東漸,文明融合。走不完的騎樓長廊,看不盡的風情景象,承載著多少歲月的滄桑,見證了多少歷史的興衰。老城保存和延續著珍貴的城市記憶,騎樓是這城市記憶裡最明顯的影子。這些寫滿故事的騎樓建築構成了一道豐富多彩的人文風景線。


對於生活在騎樓下的原住居民來講,騎樓是他們生活的依託,生命的庇護,精神的家園。老城裡大部分是世世代代生於斯長於斯的原住民,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伴隨著老城,建設發展著老城。儘管老城陳舊破敗,缺乏現代化生活條件,但是故土難離,守著老城,守著騎樓,怡然自得地過著自己的日子。

在珠海路老街上,每天的遊客來來往往,騎樓下的原住民已經習以為常,他們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因為遊客的到來而受到干擾。躺椅上搖著蒲扇乘涼的老人、嘻玩打鬧的孩童,聚在一起吃飯、聊天、打牌的鄰里居民等等,這些市井風情都是遊客和攝影者鏡頭中抓拍的內容。遊客視他們為風景,他們也視遊客為風景。

長長的騎樓,古老的門洞,陳舊的牆壁,美麗的窗簷、屋頂,凹凸不平的街道,還有那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構成是老城無限的魅力風情。古往今來,引無數畫家來此採風描繪,無數攝影者來此按動相機,記錄下這動人的畫面。


這裡還是拍攝婚紗的天然影棚,老城的騎樓下,斑駁的建築在美妙的光影裡韻味無窮。身穿婚紗的情人伴侶置身其中,演繹著甜蜜與浪漫。讓歷史悠久的老城見證,他們的此刻成為永恆;讓滄桑悠遠的騎樓見證,他們的愛情直到地老天荒。

漫步在老城的街巷,彷彿行走在歷史的原野;徜徉在騎樓的長廊,就像穿越時光的隧道。海風吹拂,1000多座騎樓下的老城,是北海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人文精髓所在。在這裡,你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那裡的街、那裡的樓、還有那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