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归来不看岳

8月19日清早,游安徽的重头戏开场了,我们把房车开到黄山的南大门停车场,吃过早餐,带上蒸好的糯米饭菜,然后乘坐景区内摆渡车到达云谷寺,购买好门票和索道票后,排队约1个半小时,才乘上索道登上山顶,这是游黄山的热门线路,人特别多,也是基本上能一天游完的黄山经典景区的最佳选择。

黄山,原名黟山,因轩辕黄帝曾在此养龙采药、修炼仙丹之故,于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又因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国的三山五岳之三山之一。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南大门摆渡车售票处

黄山归来不看岳

房车停在黄山南大门

黄山归来不看岳

走向自家房车

云谷景区没有多少可供欣赏的美景,游客大都为赶索道,,旅游购物街都是匆匆而过,就连黄山地质博物馆也懒得驻足停留,更不用说云谷寺、锡杖泉、银杏等通道旁边的景观了。

黄山归来不看岳

晨曦中的黄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云谷景区上山通道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云谷景区上山通道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地质博物馆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云谷索道上山处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云谷售票处

黄山归来不看岳

排队乘索道的游客

上得山来,俯视山下,远观千峰竞秀,万壑峥嵘,近看奇松侧目,怪石壁立,那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油然面生。

我们从云谷索道上站白鹅新站出来,朝东北方向北海景区的始信峰漫步而去,这段路有时险峻,但坡度起伏不大,游起来很轻松,这时正是晨曦弥漫、似雾似纱之际,站在北海景区观景台前,遥望远山,山峦逶迤只见轮廓,色彩暗淡犹如水墨,仙都峰、布水峰、观音峰雄姿勃发,仙女峰、卧云峰、始信峰,峰回路转;花岗岩、石笋矼、凤尾松、竖琴松、龙爪松,仪态万千。而“十八罗汉朝南海”更绝了,那大大小小、形态迥异的怪石,或佝楼、或跪拜、或仰天,都一律倾向南边的丘壑沟谷,而当雾漫山谷,或云蒸霞尉,这些低矮的沟谷正如波涛起伏的南海。游客们相互提醒着,依序登上危岩耸立始信峰,看着远处的低谷山峦,脚在打颤,心在狂跳,必须靠近栏杆、站稳脚步,镇定心神,才敢欣赏如此雄奇险峻的美景。

黄山归来不看岳

索道轿厢中回望

黄山归来不看岳

索道上山中

黄山归来不看岳

索道上山中所见美景

黄山归来不看岳

初见黄山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初见黄山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初见黄山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初见黄山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石笋矼

黄山归来不看岳

观音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仙女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十八罗汉朝南海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

始信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云海

黄山归来不看岳

始信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云海

我们从始信峰下来,走不多远,就看两棵高大的松树,下部是一棵树干,向上分成并立的两棵树,神奇之至,这就是连理松,它象征着恩爱夫妻,相拥相依,永不分离。连理松的形象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在此不得不请人拍了几张合影,以示纪念。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连理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连理松

继续向北,来到笔架峰景观处,只见一座石峰,崖壁垂直,圆状如筒,其上岩石耸立,参差不齐,如同插满一支支仙笔。笔架峰旁边,更有一小峰,峰的上部状如毛笔尖,峰顶独生一棵小松树,远看象一朵初绽的小花,这是就著名的梦笔生花景观。接下来,我们向北经狮林开山和尚塔,来到猴子观海、猪八戒吃西瓜景以处,欣赏了活灵活现的大自然杰作。

黄山归来不看岳

梦笔生花

黄山归来不看岳

笔架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石刻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云海

黄山归来不看岳

清凉台

黄山归来不看岳

猴子观海

黄山归来不看岳

猴子观海

黄山归来不看岳

狮林开山和尚塔

黄山归来不看岳

狮林开山和尚塔

到黄山光明顶大王松景观是必经处,可以抄近路,但没有什么著名景观,所以我们选择向西的松谷景区,然后转向南经回音壁、飞来石等著名景观,环绕一个大圈后到达白云景区的光明顶。这段路有点陡,需要消耗较多的体能,我们在此进餐休息,然后向上攀登。

回音壁,就是一处岩石峰体,一块块竖形岩石凹凸有致,折皱均称,只要你对着回音壁大声呼喊,那些岩体结构能够很好地把声音清晰地折返回来,形成回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大王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海饭店

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海饭店

黄山归来不看岳

啸谷亭

黄山归来不看岳

回音壁

继续往上走,只见右边山岩奇峰削立,成带状形成数条山谷,这就是西海大峡谷,我们虽没有走进峡谷,但站在高处俯视西海峡谷,那岩峰瘦削而又陡峻,相隔却又连绵,更令我心灵震憾,荡气回肠。真是“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

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海大峡谷

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海大峡谷

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海大峡谷

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海大峡谷

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海大峡谷

飞来石,那真叫一个“绝”!远远望去,就象一块天外飞来的小石,恰巧落在海天平天矼石基上,我们的观察视距在逐渐接近,欣赏的角度逐渐在变化,以致最后能用手轻轻的抚摸它,这时,才感觉到天工造物的神奇:这么大块的长方柱体石头,高约15米,重达500多吨,究竟是何方神圣轻轻松松地凭置于此台之上,虽然底部与台基的接触面非常的少,可千百年来,依然耸立不倒,没法解释的解释就是飞来之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行知亭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来石

飞来石过去不远,就到光明顶了,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 远远望去,顶上平坦而高旷,在明代普门和尚创建的大悲院遗址上建起的这座黄山气象站,不仅具有科学价值,更具美学价值。那成梯形的岩石色建筑,那巨大的球形体,既象一盏灯泡,又象一轮圆月,照亮了黄山,带来了光明。更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登上顶峰,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所以,光明顶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黄山归来不看岳

火情了望台

黄山归来不看岳

龟石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光明顶

黄山归来不看岳

光明顶

黄山归来不看岳

光明顶

黄山归来不看岳

光明顶

黄山归来不看岳

光明顶

黄山归来不看岳

白鹅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光明顶

从光明顶下来,在山坳处的白云游客服务中心,与北海景区差不多,有宾馆,有美食,人聚集很多,好多人都在此休息就餐,我们稍事休息,就又继续登山游览,一路走来,登上鳌鱼峰、可前望莲花峰,回望光明顶。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全为岩石拼成,每一块岩石,犹如莲花花瓣,紧紧的靠在一起,看上去真象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太迷人了。

黄山归来不看岳

海心亭

黄山归来不看岳

回望光晨顶

黄山归来不看岳

回望光晨顶

黄山归来不看岳

前望莲花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鳌鱼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莲花峰

接下来,我们从鳌鱼峰下来,观摩崖石刻,穿过鳌鱼洞,下百步云梯,穿一线天,过龟蛇二石,来到玉屏景区,这是就是下山索道所在地,也是观天都峰的绝佳地,转两道山梁,就到了玉屏楼,而背后的玉屏峰,五彩的摩崖石刻格外引人注目,而玉屏峰一侧就是迎客松所在地。黄山有十大名松,如送客松、望客松、麒麟松、连理松等,而以迎客松为首,你看它那满树青葱繁茂的针叶,似乎特意盛妆在迎接你;你看它那舒展的枝叶,似乎在向你伸出手来,作出一个“请”的动作;你看它那微躬的身姿,又似乎在向你问好,多么温馨、多么亲切的迎客松啊,正是你的无穷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黄山,你是黄山的象征,你是黄山之魂。据说景区为黄山迎客松投了巨额保险,并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为此感到欣慰。

黄山归来不看岳

鳌鱼洞

黄山归来不看岳

鳌鱼洞

黄山归来不看岳

天都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龟兔赛跑

黄山归来不看岳

玉屏索道上站

黄山归来不看岳

犀牛望月

黄山归来不看岳

玉屏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玉屏楼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迎客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迎客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迎客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迎客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玉屏景区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迎客松

我们跟大多数游客一样,选择索道上山,步行下山,从迎客松景点开始徒步下山,一路走来,无数美景纷至沓来,真是目不暇给:蓬莱三岛、卧龙涧、老道口、龟鱼石、五老上天都、龙蟠坡、新道口、金鸡叫天门、立马桥、半月亭、蜡烛石、慈光阁,然后从慈光阁换乘点坐摆渡车回到黄山南大门。至此,结束黄山之旅,同时也结束了安徽之行。

黄山归来不看岳

篷莱三岛

黄山归来不看岳

一线天

黄山归来不看岳

一线天

黄山归来不看岳

老道口

黄山归来不看岳

天都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天都峰

黄山归来不看岳

天都峰商站

黄山归来不看岳

新道口

黄山归来不看岳

龟鱼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龙蟠坡

黄山归来不看岳

金鸡叫天门

黄山归来不看岳

巨型石刻

黄山归来不看岳

玉屏索道下站

黄山归来不看岳

慈光阁

黄山归来不看岳

慈光阁

黄山归来不看岳

慈光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