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登臨放目,正故地重遊,江色蕭肅。古寺鐘聲陣陣,翠松如簇。江潮滾滾帆來去,送斜陽,雙塔高矗。彩雲歸去,漁舟唱晚,畫圖難足。

溯往昔、君王浪逐。望丞相祠堂,正氣長續。江雪驚空拍岸,問誰榮辱。宋朝故事隨流水,寂寥霓燈醉紅綠。後人觀我,猶今觀古,盡成遺曲。

這是二十年前我填的《桂香枝》詞,在溫州諸多名勝古蹟中,我印象最深的恐怕要數江心嶼了。第一次去江心嶼要追溯到一九七九年清明時的一次春遊,那是我第一次去溫州城底。後來高中畢業前又去了一次,記得還在西塔下石拱橋上照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現在還嵌在鄉下老家的相框裡。再後來就畢業分配到溫州工作了,那時江心嶼門票連船票是二塊錢,我週日沒事常往江心嶼跑,慢慢的也對江心嶼有了些瞭解。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最顯眼的是雙塔,矗立東西兩峰之巔,遠遠就能看到,是溫州的標誌,兩塔六面七層,一說建於唐代,一說建於宋代,是世界航標百座歷史文物燈塔之一,自建成伊始至清光緒年間,就作為“燈塔”引導過往船隻。宋代有詩云“孤嶼今才見,元來卻兩峰。塔燈相對影,夜夜照蛟龍”,現在每當夜幕來臨,雙塔高照,還在引導過往船隻,島上彩燈如夢如幻,亮麗甌江,“孤嶼媚中川”,不是蓬萊,勝似蓬萊。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東塔下是“英國駐溫領事館”遺址,清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簽訂,“宜昌、蕪湖、溫州、北海四處添開通商口岸,作為領事官駐紮處所”,英國人眼睛很毒,一來就看上這塊寶地,1894年始建,次年落成。英方還藉口警衛工作需要,強迫溫州地方當局拆除東塔內外的飛簷走廓,後來這座中空無頂的塔身頂上長出一棵百歲榕樹來,根垂塔中,有根無土,全年常綠,為江心嶼一奇,也見證了這一段屈辱的歷史。解放後人民翻身作了主人,“英國駐溫領事館”一度作為工人療養院,我曾經以工人代表的身份入住過一宿,療養院東南角有一塊巨巖,突入江流,每當漲潮,浪擊石上,卷潮堆雪,是江心嶼觀潮的佳勝處。而每當夜靜月出,坐在療養院前的樹下長椅,聽江潮拍岸,又是另一番的情境。東塔下西側有宋井“海眼泉”,為青了禪師開掘而得,水清而冽,是溫州三大名泉之一。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西塔比東塔幸運,七層飛簷俱在,每層每面均有小佛龕,內置石雕佛像。西塔下有澄鮮閣,閣前江邊有謝公亭,澄鮮閣取自謝靈運詩“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渾映,空水共澄鮮”中“澄鮮”兩字,謝靈運是山水詩鼻祖,最大的功勞是將兩晉以來空洞的“玄言詩”,發展成為“山水詩”。江心嶼是詩之島,是中國曆代詩人題詩存詩最多的一座島。謝靈運後,孟浩然、韓愈、陸游、文天祥相繼留跡,並有詩詠,李白、杜甫、蘇東坡雖沒來過溫州,但因仰慕謝公,亦留有詩詠,李白“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杜甫“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孟浩然“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文天祥“羅浮山下雪來未,揚子江心月照誰”,這麼多偉大的詩人之詩聚集於此,江心嶼何其幸也。2004年金秋,江心嶼舉行了“詩之島”揭碑儀式,“詩之島”三字由著名書法家啟功書,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霍松親臨揭碑。此後還進行了詩詞徵集,出版了《江亭集》、《浩然集》、《澄鮮集》,將這一盛事延續下來。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夜遊孤嶼,有過多次,印象深的是與郭進艮陪同《同暉》詩友陳少平,皋玉清、臨風母女,我與進艮是舊識,少平、玉清、臨風卻是初見,臨風年紀雖小,亦能作詩,我們在“阿外樓”盡興暢飲後,趁著酒興,踏著月光上島,詩人相聚,談得最多的自然是詩,我淺陋,自然只有聽的份,他們談唐詩、談宋詞,談得最多的是謝靈運的山水詩,興來時即興吟詩,或吟前人詩作,歸來時每人各有詩得,獨我空空,少平兄更是詩興大發:“流光溢彩玉珊瑚,夜舶蓬萊欲獲珠。望去江心雙塔比,尋來山腳一亭孤。空中似聽謝公屐,月下還投太白壺。吟罷飛眉臨水嘆,永嘉風物帝王都。”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主要古建築大都集中東西兩峰之間。從東到西依次為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浩然樓、文信國公祠、江心寺、溫州市博物館。江心嶼也因江心寺而名,江心寺始建於唐鹹通七年(866),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宋高宗趙構南渡逃亡至溫州,避居孤嶼,駐蹕“普寂禪院”,入郡治後又御書“清輝浴光”,現“清輝”兩字尚存江心寺殿東側壁。紹興元年(1131),宋高宗賜改普濟禪院為龍翔禪寺,改淨信講院為“興慶寺”,同年,高宗旨詔蜀僧青了禪師來溫主持嶼中東西二寺,青了率眾拋石填川,兩嶼合一,並在上面建中川寺,即今之江心寺,形成了今江心嶼之雛形。後奉旨統“三寺為一”,總名“龍翔興慶禪寺”,賜田千畝,敕奉為“高宗道場”。江心寺山門聯“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出自宋狀元王十朋之手。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寺東為文信國公祠,是邑人為紀念文天祥建於明憲宗成化十八年,文天祥字文山,寶祐四年(1256年)中進士第一,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受命與元軍談判,被扣留,脫險後輾轉至溫州,在江心嶼留居一月,題壁《北歸宿中川寺》詩:

萬里風霜鬢已絲,飄零回首壯心悲。

羅浮山下雪來未,揚子江心月照誰。
只謂虎頭非貴相,不圖羝乳有歸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興第二碑。

文天祥抗元失敗被俘後,面對誘降,不為所動,作《過零丁洋》、《正氣歌》明志,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均不能奪其志,從容就義。在中國歷史,還不曾有那個朝代像南宋出過這麼的愛國民族英雄,宋元崖山海戰,宋軍全軍覆滅,陸秀夫揹負著帝昺投海自盡,後宮群臣投海殉國,海上浮屍十萬,兩宋崇文輕武,文官大臣多文化精英,他們報國赴死,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浩劫,史學上有“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觀點,一種落後的文化取代先進文化,本就是人類歷史的一種倒退。唐宋是中國文化的兩座高峰,宋亡以後,中國自此再也沒有達到過在世界上這種領先地位和高度,現在我們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也承認這種差距。東塔東北角有來雪亭,亭名取名文文山“羅浮山下雪來未,揚子江心月照誰”句。文文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種民族氣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與文文山比,溫州同時代的另一位宰相陳宜中就相形見拙了,現邑人或為之辨白,但無論如何,與宋末三傑比,還是有差距的,陳宜中長期主持朝政,但國之危難之際,卻不見其蹤影,好在他還有點廉恥之心,沒有投降,最終跑到海外,做了宋朝的遺臣。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文信國公祠東側為浩然樓,木結構三開間重簷歇山頂二層,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比文信國公祠稍晚,取意文天祥《正氣歌》“浩然”二字,清乾隆年曾易名為孟樓,光緒元年重修時,仍復舊名。登樓遠眺,看江上巨輪小帆往來,江岸鹿城老屋青山,盡覽無餘。山人曾數登此樓,當時樓上還開著麵館,人坐樓上,要碗麵,下點酒菜,把酒臨江,感慨頗多。

在歷代寫江心嶼的詩詞中,我最喜歡還是孟浩然的“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唐詩境闊,遠非後人可比,孟浩然登過孤嶼,他的詩詠貼景,意境開闊,而李杜沒有來過江心嶼,就寫得縹緲些,他們寫江心嶼,皆因羨慕謝靈運的緣故。山人某年重陽登島,也寫過《重陽登江心嶼》一律:

重陽登上江心嶼,欲飲長空孤雁哀。

落日依依映秋色,甌江滾滾送輪迴。

寂寥寺裡餘鐘響,孤獨身前無客陪。

自古英雄多磨難,一杯且盡復開杯。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浩然樓東側為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即原宋高宗所賜名為“龍翔”的普寂禪院,紀念館前紀念碑,東西兩側有紅十三軍、紅軍挺進師浮雕,一代名將粟裕和紅十三軍軍長鬍公冕部分骨灰安放在浮雕下。紀念館陳列珍貴的革命歷史遺物,介紹溫州的革命史及烈士英雄事蹟,溫州革命活動早,犧牲也多,為了抗擊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建立新中國,烈士們前赴後繼,為了革命,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中共早期黨員、溫州獨立支部創始人謝文錦,溫州獨立支部成員、浙南特委書記、紅十三軍政委金貫真,浙江省委書記、紅軍挺進師政委劉英.........他們的革命事蹟可歌可泣,永留華夏神州大地。“甌江咽,春風吹出娥眉月,娥眉月,朝朝曙色,送潮傷別。紛紛細雨清明節,江心渡盡遊人絕,遊人絕,花留人去,烈英陵闕!”這是我清明節瞻仰烈士紀念館後填的一首《憶秦娥》詞。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溫州市博物館在西塔東,又稱西塔院,多珍貴館藏,是瞭解溫州歷史最好的去處。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謝公亭東側江岸有“樟抱榕”樹,樟樹1300年樹齡,榕樹500年樹齡,面水臨江,相依相抱,結為連理,也為江心嶼一奇。

兩樹相依江嶼邊,凌波照影不知年。
風裁明月圓復缺,日照紅塵炎又寒。
歲月老時情不老,身心相守羨神仙。
甌江潮水聲不盡,為不為之嗟感嘆。

這是我夏日在樹下乘涼時寫的《江心樟抱榕(新韻)》詩,“樟抱榕”東旁有一棵500年巨榕,樹冠為江心諸樹之冠,榕樹是溫州市的市樹,江心嶼榕樹最可觀者在島中心湖畔,溫州旅遊體驗師蔣忠軍鋼筆畫《江心嶼榕樹林》即畫於此,據他說這裡有十六棵榕樹,十六棵巨榕猶如十六把參天巨傘。“參天榕樹鬱參參,撐出人間一片涼。烈日如燒蔭似蓋,鳴嘽無事道閒長。”我夏日來江心嶼,常在此處乘涼。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來江心嶼,島的南岸是必走的,島的北岸,有時去,有時不去,不去時從共青湖南岸過,共青湖是島中湖,是三十年前來自溫州四面八方共青團員們在團旗招引下,一揪揪,一車車、一筐筐,挖出來的,他們用青春的汗水美化了江心嶼,湖的北岸有溫州青年同心林。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以前島邊灘塗蘆葦成片,成片成片的蘆花在夕陽下飄蕩著,煞是好看。堤下海塗中時見螳臂蟹出沒,見人來,連忙躲進蟹洞,孩子們看得很好奇,現在蘆葦濰塗填成島了,蘆花沒那麼多了。甌江中最有名的魚是鳳尾魚,溫州人俗稱“子鱭”,甌江中的“子鱭”,江心寺後的江中最多,也最好吃。“子鱭”是下酒的佳餚,別的地方鳳尾魚我也吃過,但味道都不如溫州的“子鱭”。我每次買菜看到時必買回家,妻子也知道我好這口,故“子鱭”出時,家中常有“子鱭”上桌,新炸的“子鱭”,香噴噴的,進門就聞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至於江心嶼十景--羅浮雪影、春城煙雨(寺前望)、海淀朝霞、甌江月色、孟樓潮韻、翠微殘照、遠浦歸帆、沙汀漁火、塔院筠風、海巖泉香,我倒不是特別在意,也許我身上還缺少了點雅士之風,江心嶼印象最深的是夕陽晚霞,每次上島常拖到夕陽落山,直到最後一班輪渡才趕回去。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與妻兒遊江心嶼,自然以兒子為中心,兒子最喜歡的有兩處,一是在鴿子廣場喂鴿子,二是在西園的遊樂場,孩子的天性是好玩有趣,偶爾也舉家在共青湖上劃劃船,那是兼顧了大人與小孩的樂趣。後自江心嶼評國家4A景區後,門票提高,除陪親友外,不復常來矣。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江心嶼已有十多年沒去了,也許可能是現在門票貴了點,也許可能是以前走的次數多了點,誰知道呢?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江心嶼,多少人童年時的春遊地

文:溫州旅遊體驗師鄭明曉,字愚之,號云溪山人,喜歡山水與旅行,自雲“心與山俱寂,鳥與林同歡。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圖:胡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