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佛頭慘被打無數小洞(圖)——是修文物還是毀文物?


去過雲岡石窟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佛身佛頭都被打了無數規律性的小洞,更為奇怪的是,小洞基本上只出現在佛身上——裡邊的夜叉、鬼怪等相上就沒有小洞。這是怎麼回事?

許多人都會把文物破壞推到“特殊運動”時期,但云岡石窟的小洞,確實與“特殊運動”無關——早在晚清民國時期的照片上,我們發現小洞已經非常明顯了。

那麼,這些小洞是怎麼回事呢?這不是“神蹟”也不是“鬼斧”,而是清代人為所致。

清代補修佛像時,採用傳統的打孔、嵌入木栓、纏麻、塗泥、彩繪的辦法,雖在防風化上也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卻對石雕形成極大的破壞,使原造像遍體鱗傷,泥皮一掉,滿目瘡痍。

那麼,為何夜叉、鬼怪等形象就沒有小孔呢?主要是由於清代當時修補石窟造像,主要是修補的大佛像,至於夜叉、鬼怪等“配角”也就沒有修補,結果反而得以“無孔”完好。圖:主尊上面即為“三鬼面”,攝於1920年代,本社圖片版權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