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申論者得天下(一) 申論的本質

得申論者得天下(一) 申論的本質

一.得申論者得天下

這是公務員考試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很多考生糾結於行測的一兩道題目,但是卻在申論上被拉開了分數,這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把這句“得申論者得天下”作為系列的主題,希望大家重視申論的學習。一是申論拉分大。以大作文為例,一類文和二類文之間就相差10分以上(這是要多少道行測題才能拉回來)。二是申論提分快,如果你不學習,別人在學習,此消彼長之下,想上岸就難了。三是申論有技巧。和行測不同,申論的技巧就一個字“抄”。整個系列就是圍繞怎麼“抄”展開的。

借用“群眾路線”的一句話,申論就是立足材料,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

二.申論的思維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位準公務員了。為什麼這麼說。申論本質上是對機關工作的一種模擬,所以在申論的做題過程中需要有公務員的思維。

現在試想,領導問:小王啊,你覺得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啊。這就是單一題,單一的找原因,或者找問題,或者找對策即可。

領導問:小王啊,對這個事情你怎麼看。這就是綜合分析題,既要分析問題,又要分析原因,還要分析對策。

領導問:小王啊,我今天去聽了一個領導的講話,你幫我整理一下。這就是歸納概括題,把講話中的重點歸納整理即可。

領導說:小王啊,明天我要參加一個儀式,你幫我寫份講話稿吧。這就是公文題,像講話稿,方案等等。

領導說:小王啊,你文字功底好,把你調到信息處吧。然後你就天天過上了寫大作文的日子。

三.申論的題型

申論題型的劃分有多種方式,這裡我們根據上面的思維,劃分為四類。分別稱為單一題,綜合題,公文題,作文題。下面一一來解釋概念和答題方法。

(一)單一題。指的是問題只要求分析單一的要素,比如分析問題,原因,影響,對策等等,這是最基礎的提問。當然還有衍生出來的比如現狀、經驗,做法等等,這時候就要根據材料,往基礎的提問上靠就行了。比如經驗往往指的就是好的做法,對策。例:

(2019年國考副省第1題)根據“指定資料1”,概括S市在鄉風文明建設方面的舉措。(10分)要求:全面、準確,不超過150字。

(二)綜合題。指的是問題要求分析多方面的要素,比如材料中既提到了問題,又提到了原因,還提到了做法,那麼這幾個要素均需要在答題中體現。強調一下,材料中出現了幾個要素,答題就答幾個要素,這才是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例:

(2019年國考副省第3題)根據“給定資料4”,談談你對“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的理解。(10分)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250字。

(三)公文題。其實確切的來說是綜合題的一種,只是需要套上公文的外套,比如短評等往往需要題目,演講稿往往需要稱呼。公文題本質上是希望考生有公文寫作格式的意識,但他又不同於正式公文要求要素齊全。所以,有些題目只要有個題目,格式分2-3分就拿到了。例:

(2019年國考副省第4題)某省政府舉辦了一個農村發展戰略研習班,其中一項研習內容是“盧作孚的鄉村建設構想”。假如你是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3”,圍繞盧作孚的鄉村建設理念及其現實意義,寫一份導學材料,以指導學員更好地學習。(20分)要求:(1)內容全面、準確;(2)層次清楚,分條作答;(3)不超過600字。

(四)大作文。終於到了申論中的必備題了。大作文毫無例外年年都有。但是,大作文和高考時寫的文章又不同,如果簡單的套用,恐怕就要被打到三類文以下了。那麼到底有什麼不同。

一是文體不同。高考作文可以用各種文體,像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甚至詩歌、文言文都行。而申論作文,顧名思義,必須是議論文。

二是素材不同。高考作文往往只給出一個話題或題目,考生可以自由發揮。而申論作文,又是上面強調過的那句話,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申論作文的論點必須從材料中提取,不能自由發揮,論據可以是材料中的,也可以是材料外的。

三是寫法不同。高考作文根據不同的題材,可以自己構思文段,而申論作文由於是議論文,所以必須遵循“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思路。這不僅是思考的思路,也是寫作的思路。

當然,申論作文與高考作文也有相似點。這個,我們留到專門講大作文的時候再講。例:

(2019年國考副省第5題)“給定資料5”結尾寫道: “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應該而且可以互補的;理想的生活狀態可能還是在城、鄉之間自由遊走。 ”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自選角度,聯繫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1000~1200字。

四.總結

可以看到,前面的例子都是來自同一套試卷,這不是巧合,只是為了說明一套卷子往往四種題型都有涉及,所以各種題型都要熟練掌握。不過,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前面說了,申論只要掌握技巧,提分速度比行測快。從下一講開始,我們就來講申論如何答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