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頭紀事」時代的見證!廣西靈山縣兩處水利遺蹟—引水渡槽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開始,為了貫徹毛澤東同志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精神思想,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那時起,靈山縣全面興修水利工程,經過70多年的艱苦努力,至今全縣共建成了各種水利工程大約4600處,有效灌溉(農田灌溉)54.855萬畝,其中,蓄水工程1981座(其中大型1座—靈東水庫,中型1座—思明水庫,小(一)型41座, 小(二)型113座,山塘1826座),圖為石龍村水利渡槽。

因為在當時這些重要蓄水工程的建成,對全縣農業生產發展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水利渡槽作為引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引水灌溉大面積農田,確保農業豐收增產。在靈山縣有兩處水利渡槽遺蹟,可以反映出當時修建工程的艱辛,如三海街道石龍村、檀圩鎮村心村的水利渡槽,如今,雖然被地面上“三面光”水渠取代了,失去灌溉農田的作用,但是,它如同一位年暮的老人,見證了時代的發展。

圖為三海街道水利石龍村渡槽的石柱墩,已經雜草叢生了,佈滿了各種藤蔓植物在。


圖為三海街道水利石龍村渡槽的石柱墩,已經雜草叢生了,佈滿了各種藤蔓植物。

圖為檀圩鎮村心村的水利渡槽下面修建了“三面光”水渠,正在有效發揮灌溉農田的作用。

圖為檀圩鎮村心村的水利渡槽下面修建了“三面光”水渠,正在有效發揮灌溉農田的作用。

在秋天燦爛陽光下,一起和石龍村渡槽合影,但願時光逝去,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