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出現新玩法:努力攢錢也成為不了有錢人?

很多人都有這種疑惑,為什麼我們總在賺錢,我們在銀行卡里面的錢也在嗖嗖嗖的往上漲了,但這幾年隨著通貨膨脹,錢卻越來越不值錢了。

所以我們總是在懷疑,為什麼我們賺錢不少,攢著這個,攢著那個,但是總也成為不了有錢人?

社會出現新玩法:努力攢錢也成為不了有錢人?

當我們出現或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需要認清楚以下倆個原因:

首先我們要認清楚我們現在工作的意義就是讓自己的手裡有穩定的現金流。

什麼是現金流?現金流是指一個企業經營中,實際發生了現金(包括銀行存款)的增長或減少的數量。而我們要說的穩定現金流,就是指有穩定的能夠每個月出現在自己賬面上的錢。

這個錢能夠幫助我們有足夠的底氣租房子、買東西,哪怕是進行簡單的財務規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現在獲得這個的途徑就是自己的工資來源。

很多剛工作甚至工作了很多年的人都會有一個問題:總是會抱怨自己的工資低,看到別人通過資產投資或者什麼其他渠道能夠賺到大筆的資金就想著趕緊辭職,自己也辭職下海去創業。

但實際上這些渠道都不能夠產生足夠的現金流,資產投資什麼的,先不說風險的問題,就說前期投入吧,前期別說形成穩定的現金流入了,一般都是大面積的現金流出,而我們不僅要承擔起將自己本金變現而且還要支撐起自己家庭的現金流。

社會出現新玩法:努力攢錢也成為不了有錢人?

哪怕是盈利了,也不是短期就能迅速套現的,當你手裡沒有足夠的資金,一旦遇到什麼需要用到現金流的情況,就會造成捉襟見肘的困境。

所以說實際情況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要先把握好自己手裡面穩定的現金流,相對於投資來說,先把握好手裡的資金,等到你手裡的資金能形成穩定現金流了,然後再去進行風險投資,就能有效的減少對家庭收入的影響。

但如果你實在想要去創業的話,還有一個途徑,那就是負債投資。對於一般人來說,能否去承擔這背後的風險又是一個大問題。

其次,當我們賺到錢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學會讓自己手裡有充足的錢,還要學會怎麼去花錢,才能讓自己的錢更有價值。

理論上來說,其實每個人成為有錢人的機會並不是很大,所以當我們學會怎麼去花錢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為自己攢錢。

有調查數據顯示,90後大概有30%左右的人是月光族。

社會出現新玩法:努力攢錢也成為不了有錢人?

“今年已經20多歲,但是我,真的存不下錢”。這大概是很形象的90後真實寫照了。但是90後普遍性的工資又都不是特別低,那麼這些錢都被花到了哪裡呢?

當然首先是房租,畢竟對大部分人來說,房租就是人生中的一個大頭了,一般要佔掉工資的五分之一。

其次就是吃喝玩樂,我們這一代人是很捨得為自己花錢的一代人了,花錢聽音樂、聽現場、衝各種會員、花錢買遊戲裝備、支持偶像為偶像打榜,90後的消費清單就像小姑娘的衣櫃一樣,永遠都差最後一件衣服、

新出了網紅食品,一定要去嚐鮮啊,又出了什麼新玩意兒啊,一定要去試試,再加上我們確實是趕上了好時候,各類平臺想著法子為我們創造花錢的機會。

沒有錢,有貸款啊,有花唄啊,有白條啊,你有一千種想花錢的渠道,別人就能給你創造一萬種可以花錢的地方。

社會出現新玩法:努力攢錢也成為不了有錢人?

可是花了這些錢之後,我們也該反思,我們雖然賺的不少,但實際上真正有價值的花費有多少?

比如說我們創辦一家企業,當企業實現盈利的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的錢直接拿出來劃掉嗎?不,我們會拿著這筆錢,購買原材料,擴大投資,然後將企業擴張,以實現更多的盈利。

理論上來說一個人這輩子花出去的錢應該和他這輩子賺的錢是差不多的,所以說我們學會花錢就是在為自己攢錢,我們將錢花在更多有價值的地方,學會理財,學會規劃,但實際上也是一種彙總自己資金的好辦法。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要把控好的無非就是兩項,一項是收入,另外一項就是支出。

所以不要總是抱怨為什麼我們賺的錢不少,還是成為不了有錢人,而是應該審視自己的財務狀況,看看自己的理財想法是不是出現了誤區,畢竟合理規劃才是實現財富增長最合適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