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丶丶火戲諸侯
這是因為:
(一)美國是一個深諳資本運營之道的國家。更是一個懂得有條件與有能力消費,才是真富有和真富裕的國家。所以,美國是一個不鼓勵民眾存款,而鼓勵民眾借錢消費的國家。
(二)美國是一個自私自利但又看透生存和生活本質的國家。因為美國及其政府似乎看透和明白了一個哲理:生產不是富裕,勞動也不必然帶來富裕,有錢消費才是真正的富裕。因而,美國及其政府包括其社會文化價值觀還有輿論等,都在引導和誘導民眾或國民積極消費,那怕入不敷出也要大膽消費和借錢消費。所以,寧肯財政負債與舉債22萬億美元,甚至不惜政府關門,也要借債消費。
(三)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人均GDP約為5.6萬美元,中國人均GDP才9000美元。人均擁有財富是中國13.7億人口的6倍還多。所以,美國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國與消費市場。
(四)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GDP規模己達20多萬的美元,因此,它必然會消費和消耗大量的生產資源與能源及生產生活資料等。所以,它不可避免地就會成為全球第一消費大國或世界全能型消費國家。


人人特惠
我們先拿美國和中國比一下,參考2017年國民人均收入,美國是59270美元,中國是8690美元,美國是中國的7倍多,如果美國人和中國人同樣消費,中國需要有21億人口,才能達到美國同等的消費市場,而中國只有13.9億人口,是不是我們還需要增加7億人才能達到美國同樣大的消費市場?雖然印度也有12.8億人口,但國民收入僅為中國的1/4,按消費能力來比也只是中國的1/4,連中國都比不過,那就更無法與美國相比了。
雖然美國的人均收入不是世界最高的,次於瑞士、挪威、中國澳門、盧森堡、冰島和卡塔爾,排在第7位,但這些國家人口基數太少,加在一起也才0.15億人口,無法和3億多人口的美國相比。
以上僅僅從收入上來比較,其實還有一個消費觀念的問題,由於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所以沒有後顧之憂,他們的收入都用來消費了,有的甚至超前消費,而我們的收入一部分是用來儲蓄的,有的家庭甚至大部分都結餘了下來,這樣一比較,美國的消費市場又比我們大了許多。
如今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那美國豈不穩居了全球最大了,要想發展經濟?美國的市場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忽視的,美國挾市場之大的有利條件,動不動和各國打貿易戰,到現在也沒聽說哪個國家提出來,乾脆不和美國做生意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美國的市場足夠大,誰也不願意放棄。
除此之外還牽涉到美元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一個國家要發展經濟,首先必須先要有美元,獲取美元的途徑就是和美國進行貿易,否則,美元不會有人送給你。打個比方,越南想買中國生產的機器,拿越南盾來買,我們肯定是不要的,那麼只有拿美元來買,美元從哪裡來呢?越南是不是要和美國做生意才能得來?,越南是這樣,其它國家也同樣道理。中國的改革開放,首要的目的就是獲取美元,有了美元才能和世界各國做生意,買石油、天然氣需要美元,買其它礦產物資都需要美元,所以中國的經濟和美國緊密聯繫在了一起。現在中國崛起了,人民幣的地位也提高了,有的銀行開闢了人民幣的結算機制,可當初並不是這樣,拿人民幣是沒人願意把東西賣給你的。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美國人口只有3億,是中國人口的零頭,卻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也就是說,美國人花出去的錢,是最多的。因為,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人利用這一工具,沒少制裁其他國家的企業。為什麼美國人這麼能花錢?我以為,不外乎以下原因:
第一,至2017年,美國雖然人口為3.22億,排名世界第三,其實算得上是人口大國。人口基數大,再加上消費能力大,自然就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排名在美國前面的中國和印度,雖然人口遠遠多於美國,分別為14.05億和13.04億,但和西方發達國家比起來,實在是太窮了。美國經濟總量是20萬億美元,中國約為14萬億美元,印度約2萬億美元,中國人均GDP約為8000美元,印度人均GDP約為2000美元,而美國人均GDP約為6.25萬美元。雖然人口總數相差挺大,但富裕程度相差更大。
其實,美國並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但其他富裕國家人口太少,無法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2017年,世界上人均工資最高的國家是卡塔爾,人均工資約13萬美元,但這個國家只有264萬人,老百姓再花錢,也無法形成強大的消費市場。總之說,老百姓富裕,並且人口多,是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原因之一。
第二,美國的社會福利好,老百姓敢花錢。美國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好,好到不用上班,每月領取的社會救濟,就能保證溫飽。美國人領取的失業救濟金為$450美元一個星期,合計$1800美元一個月,折算人民幣12000元。而且,美國人教育、醫療等其他方面的社會福利都很好,不用攢錢給兒子娶媳婦,也不用攢錢養老,不用攢錢買房子,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手裡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美國老百姓年收入約14萬億美元,這些錢都能用於消費,就成為了世界最大消費市場。
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GDP總量是14萬億美元,年人均收入約2.6萬元人民幣,摺合成美元,老百姓總收入約5.4萬億美元。而且中國老百姓這些收入中,還要拿出很大一部買房子,每年用於消費的錢更少了。印度就更不用說,還不如中國,跟美國一比,天上差地下。所以美國才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
第三,這也是由美國經濟結構決定的。世界發達國家都有個共同特點,工人工資高,一些基本生活日用品,在自己國內生產不合適。勞動密集型、科技含量低的企業都到中國、南亞等國家生產了。而這些發達國家,則悶頭髮展高科技含量企業。最簡單的就是蘋果手機,需要人工組裝部分,基本在國外生產。因此,美國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產品,而這些進口的產品,比較起來,價格低,提高了美國人的消費能力。
打個比方說,在中國,如果一升汽油8元錢,開車一族就會節省著開車。而如果一升汽油4元錢,開車一族就會大膽開,汽油使用量就會多。在美國也是這個道理,因為生活日用品價格便宜,才有了老百姓買襯衣一打一打地買現象。一些電器,還能將就使用,但因為不時尚了,老百姓就會早早的更新換代。這樣一來,美國人消耗的東西變多,消費市場就變大。而中國人,節約的觀點根深蒂固,即使中國老百姓更加富有了,想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也很難。
總之說,美國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是有其特殊國情決定的,即使美國經濟不是世界第一了,他們的消費市場也會很大。
無事說天下
1,美國金融業發達,以美元為紐帶,是世界金融中心,中產都有買股票的習慣,資本全球投資,全民分享。
2,美國科技發達,站在科技的前沿,物以稀為貴,科學技術高投入高利潤。
3,美國文學藝術發達,影視作品領先全球。
4,美國軍事發達,軍工企業創造不少利潤。
5美國相對公平,基尼係數較為合理,房價收入比,房產稅,收入調查稅,遺產稅,五天八小時工作,很難階級固化,不勞動,富不過三代。
6,美國營商環境好,小政府大社會,企業創業成本較低,工人工資高,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主要問題是工人工作效率不高,比如戰爭或經濟危機時期,實體迴歸,工作效率分分鐘領先全球。
7,法制完善,階級經常鬥爭,但經過民共兩黨鬥爭,總能鬥爭後和諧,再完善法制,平衡階級矛盾。
8,美國地廣人稀,農業發達,農產品很低,決定美國人基本生活成本很低,生存非常簡單。
總之,美國除了高工資,其它競爭力在全球都有優勢,雖有一定經濟起伏,美國的霸主地位是很長時間不可代替的,對比後,希望國人有清醒認識,全心全意發展經濟,改善階級矛盾,調整經濟結構,擴大中產,擴大內需市場,一步一腳印,打鐵還靠自身硬。
天南海北2016
兩個字,浪費。美國的生活模式對資源的消化不是一般的大,因為有錢就一直買買買,而且有些商品已經做到極致,北美市場有一大塊是割草機和各種為打理草坪用的機器,而且因為木製房屋的關係,油漆啊之類的木工也賣的很好,木製房屋如果不每年刷漆幾年就會腐爛掉,每個家庭房子有時候兩個廚房都是基本的,連衣服都是烘乾的,非常費電,而且美國大部份地方都是火力發電,跟本不環保,一個家庭2到3輛車,都還是大排量。這是一般家庭,房子一般離市區有距離,窮人都住樓房,治安不好,你看電影上面警察一個電話一分鐘就到的那種是富人區,貧民區的警察他半個小時能到就算不錯了。美國到現在還是碳排放最高的國家,但是人口只有中國三分之一,光這個你就大概知道為什麼我說浪費了
AK14
疑問:人口只有3億的美國,為什麼卻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題主小哥,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想糾正一下關於問題中的一個說法,人口3億的美國可不能用只有這兩個字來形容。
因為美國人口在世界範圍看可是不少,雖然他還不如我國人口的零頭,但是對除了我國和印度以外的國家來說,美國絕對稱得上是一個人口超級大國。
美國人口有3.27億,位居世界第3位,只比我國和印度人口要少,而位居世界第4位的人口大國就是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的人口只有2.68億,比美國的人口少了差不多6000萬。
而在世界範圍內來看,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超過了5000萬,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人口大國了,可見美國的人口還真不少。
下面回答提出的問題,為什麼美國是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
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第1個原因就是這個國家非常富裕。
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而且是人口最多的發達國家。
2018年美國GDP總額為20.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位,大約是世界GDP總額的1/4。
美國人的人均收入也非常高,根據2017年的統計,美國人均名義收入為3.1萬美元
(2000年後美國人收入增長幅度)
所以,美國人的消費能力是非常強的!
第2個原因,美國人願意去消費
美國人的收入高,然後他們還願意消費。
當然首先這和他們對有關失業的擔憂是有關係的。
一個對未來充滿了就業安全的社會他們的消費意願變得很積極,而如果他們對未來的就業安全比較擔心的話,他們的消費就會趨於保守。
例如,在墨西哥和南美,有關事業的擔憂最為嚴重,超過70%的人擔心未來受到失業的影響,所以他們要推遲購買或限制消費。
在北美地區,卻有65%的人不擔心失業,所以他們的消費去變得極為激進。而如果他們的收入在未來逐漸增加的時候,他們也會願意拿出更多的錢來進行消費。例如,經過調查,美國地區消費者認為他們的收入如果增加10%,他們將把增加的這10%的1/3花掉,其餘的部分用來儲蓄,並且還清債務,當然債務也是提前消費的一種。
如果有額外的收入,有超過一半的美國消費者認為,應該拿這筆錢用來購買日用品,衣服或者度假,只有40%的人認為要把這錢花在娛樂和電子產品上。
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最為激進,安聯保險公司最新的一次調查發現,千禧一代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會在社交媒體上花掉他們本來沒有計劃的錢。
於是,很多美國人變得負債累累。比如,2018年美國汽車貸款債務已經達到了1.27萬億美元,平均美國美國人要負擔將近4000美元的汽車貸款!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消耗的世界能源也是世界第一。
美國人佔世界人口的5%,但消耗了世界能源的24%,和美國GDP佔世界的比重差不多。
一個美國人消耗的能量,相當於2個日本人,6個墨西哥人,13箇中國人,31個印度人,128個孟加拉人或者307個坦桑尼亞人。
3.27億的美國人每年所消耗的能源,竟然相當於上萬億坦桑尼亞人所消耗的能源!?
而目前,世界人口還不到100個億,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事實。
具體到吃,美國人每天攝取的熱量也是世界第一,美國這3億多人口,每天要吃掉8150億卡路里的食物。
而美國每天要扔掉20萬噸的食物。
從1歲到75歲,每個美國人平均會產生52噸的垃圾。
每人每天用水量為159加侖,而世界上有40億人口每天用水量只有25加侖而已,更不要說現在世界上還有17億人,連清潔的飲用水都得不到。
歷史風暴
三個關鍵因素決定了美國成為消費大國:
一:美元作為世界通用貨幣,作為世界銀行的美國可以印刷幾乎零成本的紙幣來換取世界人才、智源、生產要素等,金融槓桿的無敵力量,強大到難以想象,推動著美國市場的建設和穩定繁榮;
二:大量的人才精英湧入美國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美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來移民。而且在這群移民當中,有絕大部分人是各個階層的高知、精英,還有許多富豪商賈,消費能力本身就是高消費群體;
三:中高收入群體比例高,中產階層是消費的主力,美國中產占人口的比例,以及年收入水平都是全球最高的,加上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及消費觀念超前,敢消費、敢刷卡(美國人的信用卡持有數是中國的8.5倍);
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的內需強大,鼓勵十四億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是恐怖的!中國人存錢的舊習慣要改變了!前提是加工資。哈哈哈哈😄
車旭日
美國人口只有3億?!這個規模還少嗎?它是全球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是促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60364億美元,增長5%。同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38.1萬億元,按照匯率摺合約為57551億美元,增長9%。我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達到了美國的95%。再過一兩年,就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我國的消費水平和美國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2018年美國人均消費是18517美元,中國人均是4117美元,只相當於美國的22%。這兩個數據差距就太大了,我國消費水平落後了美國好幾十年,即使到本世紀末,中國也未必能夠趕得上美國。
剛才說了美國龐大的人口,促使他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龐大的中產階級帶來了強大的社會需求。
道理很簡單。消費總額=人口×人均消費水平。和英國、法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美國勝在了消費人口。和中國、印度這兩個人口大國相比,美國勝在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是它不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誰又能夠有一個成為呢?想超過美國,要麼你就人口超過他,要麼你就消費水平超過他,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美國人口占全球的比重約為5%,是經濟產出(GDP)卻佔了全球的24%。也就是說美國人均所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多。這就是美國人均消費水平的高根本原因。有錢才能消費嘛。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美國居民敢於消費是良好和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的結果。沒有教育、醫療、住房“三座大山”,他們就沒有強烈的後顧之憂,即便是沒有足夠的儲蓄,他們也能夠買得起房,過得起小資的日子。相比之下,我國的居民不太敢大手大腳的消費,房子這麼貴,看病這麼貴,怎麼可能去大手筆的消費呢?
財經知識局
美國人口只有3億多,遠遠不如中國,為什麼美國確實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
主要是有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美國人的消費觀念與中國不同。中國人想著是存錢後攢錢買房,而美國人的消費觀念不一樣,有沒有房並不能成為結婚的硬性指標,而中國不同,根據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了自己的家,所以對於房屋的需求也就大,所以很多人將資金投入到購買房屋上去了,買完房後中國人哪還有錢消費,都是省錢緊巴巴過日子盼望著早日還房貸。第二,美國人的人均收入高。除去一些人均收入排名靠前的的小國,美國可以算是世界上數一數一二的高收入國家,不用說美國人,只要是人,你收入提高了消費肯定自然而然的就高了。
第三,保障體系較為完善。有研究數據表明,人的一生有72%的幾率會得一場大病,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場大病治好後不僅費時費力,還費錢,所以很多人都會儲蓄一部分資金來預防未來的風險。如果一個人有了一定的保障後,沒有了後顧之憂的話,那麼這筆預防風險的錢肯定會減少,甚至為0,所以對於消費還是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的。
與財為伴
其實美國人口並不少,只是相對中國、印度兩個人口超過13億的大國來說,美國人口顯得不多,但放眼全球,美國起碼也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主要由兩個原因:第一,美國人口規模大;第二,美國經濟發達。
前面也提到,美國人口雖然只有3.27億,但仍然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依靠人口規模也可以支撐起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印度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但中國、印度沒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主要原因在於中印的經濟發展水平遠低於美國。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其2018年人均GDP高達6.25萬美元,相比之下,中國人均GDP只有9700美元左右,不到美國的1/6;而印度人均GDP則僅有2000美元左右,不到美國的1/30。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2018年美國GDP首次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達到20.494萬億美元,而中國為13.6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左右,之後的日本、、德國、英法、印度等,GDP都不到美國的1/4。因為美國經濟發達,所以美國人的收入水平高,教育、醫療、養老等福利待遇好,再加上美國人有超前消費的觀念,所以支撐起美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地位。
其實,中國很快就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0364.2億美元,而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0987億元,約合57573.5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95.38%。按照中國的發展速度,可能就這一兩年,中國就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但中國的人均GDP、人均收入仍遠遠低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