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軍工”變身紅色基地,看看濟南鋼城區9363軍工遺址公園

昔日“軍工”變身紅色基地,看看濟南鋼城區9363軍工遺址公園

山洞內還陳列著當年使用的機床。

昔日“军工”变身红色基地,看看济南钢城区9363军工遗址公园

如今,“9363廠”成了主題教育基地。

昔日“军工”变身红色基地,看看济南钢城区9363军工遗址公园

在軍工紀念館仿真工人模擬當年加工零件的場景。

昔日“军工”变身红色基地,看看济南钢城区9363军工遗址公园

軍工紀念館陳列的軍工樣品。

昔日“军工”变身红色基地,看看济南钢城区9363军工遗址公园

山洞洞口

昔日“军工”变身红色基地,看看济南钢城区9363军工遗址公园

厂部辦公樓

在濟南市鋼城區的南部山區,一處叫“9363軍工遺址公園”的地方,近來十分引人關注。這裡就是始建於1966年的國營9363廠舊址,也叫國營山東新華翻砂廠。它曾是山東省重要的小三線軍工企業,1997年11月遷往泰安。遺留的廠址分佈在不同山峪中,總佔地面積約1900畝。無論佔地還是現存建築物,應該是濟南面積最大的一處工業遺產。現在的軍工遺址公園,只是山東新華翻砂廠的一個機加工車間,更多的車間廠房等都廢棄閒置,等待整體開發利用。

53年前山東新華翻砂廠在山溝開建

“三線”建設,源於當年中國同時面對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爭威脅。為抗禦外敵,1964年提出的三線建設戰略構想,把全國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戰略後方,分別簡稱為一線、二線和三線。

三線地區指中西部省區、其中西南的川、貴、雲和西北的陝、甘、寧、青俗稱為“大三線”,一、二線地區自身的腹地通稱為“小三線”。“小三線”軍工企業由各省國防工辦領導,主要生產半自動步槍、手榴彈、迫擊炮彈等常規武器,意圖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能夠“省”自為戰,武器彈藥可以自給。我省的“小三線”軍工企業主要集中在沂蒙、泰萊山區。

據1985年編纂的《9363廠廠志》記載,當年按照“靠山、隱蔽、分散”的選址方針,山東新華翻砂廠廠址,最後選在當時為沂源縣的黃莊公社大上峪大隊的北山坡上,代號為國營9363廠。

工廠所在地位於沂源縣最西南部,北面與萊蕪相鄰,西面和南面與新泰接壤,處於沂蒙山區七十二崮之一的青楊崮南麓。全廠下設101、102、103、104、105等多個車間,分佈在青楊崮南九條山溝的13個點上,點與點之間3至5華里。101位於小上峪村南,102位於灰菜峪、103位於東峪,104位於青冶行,105為木工車間,厂部設在大上峪村的北山坡上。厂部至萊蕪徐家莊火車站5公里,是一處既隱蔽又便利運輸的山間軍工廠。

1966年5月,山東新華翻砂廠開始籌備,10月施工建廠。1969年投入試生產,1970年6月1日,1953式82mm迫擊炮稀土鑄鐵殺傷榴彈鑑定合格進行批量生產。1969年3月10日開始試產工業硝銨炸藥,5月正式批量生產。1971年9月開始試產1963式60mm迫擊炮稀土鑄鐵殺傷榴彈,1973年2月7日起正式批量生產。至此,該廠的三種主要產品,全面轉入正常生產。

半人工開鑿的山洞成了軍工紀念館

從鋼城區開車去“9363軍工遺址公園”,要繞過幾道山樑,路過多個村莊,大約半小時路程。在門口,“9363軍工遺址”的大紅字標牌很醒目。這裡是以前的102機加工車間,主要由半山腰開鑿的山洞構成。山洞外,有一聯排石頭壘砌的建築。一個洞口上面,“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標語牌隱約可見。

走進洞內,高大寬敞、深邃聯通的空間裡,原樣陳列著當年的老車床、發電機等設備,洞頂的通風吸塵管道依然完好,一臺車床前,還有一個仿真工人在“操作”。目睹此景讓人不禁感慨:在當年只有簡單機械,半人工施工的條件下,三線建設者要耗費多大的力氣,才能鑿出這麼宏大的山洞呢?

今年68歲的王美成老人,曾擔任機加工車間副主任多年,進廠時才16歲。他介紹說,當年從濟南來到山溝裡,住的是石頭壘砌的草頂房,牆壁沒抹灰,漏風撒氣。冬天下雪時,被子上都會刮進一層雪。他也幹過鑿石打洞的活兒,基本都是人工。後來在山洞內的車間加工零件,一到夏天下雨時,洞內就像水簾洞,十分潮溼,要往洞裡通暖氣除潮才行。

在軍工紀念館所在的山洞展示區,設置了遙望崮鄉、紅色印痕、風雨春秋、挺進大山、無聲戰場、苦樂年華、情滿熱土、魂鑄青山八個板塊,展出200餘幅老照片,和當年的100餘件實物資料,以及10餘處重現當年生產生活狀態的模擬場景,詳細地呈現了當年三線軍工人艱苦創業的奮鬥歷程。

廠區建設遵照大分散、小集中佈局原則

沿著山溝公路往外走,可見山溝兩邊山坡上,分佈著許多已破落的類似民居的建築。有的由石頭築成,有的由青磚或紅磚築成,很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建築特徵。另外還有一些不超過四層的樓房,是職工宿舍。這些建築沿山勢梯次建設,大都荒廢。

據《9363廠廠志》記載,為了儘量做到與當地群眾居住的建築相似,達到隱蔽的目的,當年工廠的廠房和生活用房,採取了大分散、小集中的佈局原則,佈置成階梯化、鄉土化、村落化、四合房、民族形式。地面建築最大限度縮小長度、跨度和高度。

再看其他幾個山溝裡的廠房建築,也是遵循了上述建築方針,倉庫、車間、食堂、供銷社、木材加工廠房等建築,也都是類似民居平房的樣式。一些後期建設的樓房,都不超過4層,如辦公樓、職工宿舍、醫院等,甚至還有一處依山而建的露天電影放映場。這些建築默默地佇立在山間,似乎等待著可以讓它獲得新生的主人。

走山路啃鹹菜,迎霜凍建設者沒一個叫苦

想當年,這裡的建廠條件十分艱苦。據鋼城區委宣傳部李新篤介紹,當年的三線建設者,先來的職工在一個叫“紅房子”的地方落腳。所謂“紅房子”,是當年修築磁窯至萊蕪鐵路支線時,工程兵在高家莊以東小山嶺上修的一些臨時工房,因是用紅磚、紅瓦蓋成,得名“紅房子”。可惜的是,“紅房子”沒有保留下來。

最開始,吃飯沒有食堂,也沒有炊事員,由職工輪流做飯。上工地沒有汽車,連自行車也沒有,往返20多里山路都靠步行。來了貨物之後,不管是書記廠長還是職工,大家一擁而上卸車搬運。1966年的冬天特別寒冷,白天一般都在攝氏零下十六七度,在室內寫字鋼筆凍得不下水。施工人員晚上回到住處時,帽子、眼眉、鬍子上全是冰霜。下班回到住處吃的是幹煎餅,啃點鹹菜,晚上還得開會學習。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沒有一個人叫苦,大家心裡只有一個念頭:爭取時間快建房子,早出軍品。

組織大會戰兩個月完成全年生產任務

1969年,山東新華翻砂廠第一次生產出了兩種合格的產品,1953式82mm迫擊炮彈進行了兩次試射,工業硝銨炸藥3月10日開始試產,6月份起投入批量生產。

1970年是企業的“高光”時刻。1953式82mm迫擊炮彈在當年5月經鑑定合格後,自6月1日起正式批量生產,國家隨即下達了當年10萬發的生產任務。面對困難,職工紛紛要求大幹一場,堅決完成生產任務。廠領導決定組織一個大會戰,用兩個月的會戰完成全年生產任務。

廣大職工踴躍參戰,對此,王美成老人也有深刻記憶。他說,車間幹部都是跟班和工人一起幹,沒有一個閒人,當時車間有個順口溜:“工人三班倒,班班有領導”。有的職工白天干了晚上接著幹,星期天也加班幹。有的青年職工原來準備結婚,為了大會戰又把婚期推遲了……

結果,到10月16日,比會戰計劃提前4天超額完成了任務。

企業整體遷往泰安留下珍貴工業遺產

1979年後,隨著軍品任務大量縮減,山東新華翻砂廠慢慢把精力轉移到民品生產上來,開始生產縫紉機。到了1981年,軍品任務沒有了,企業完全轉入了縫紉機生產。由於管理不完善等各種原因,出現了建廠以來第一次虧損。

後來,企業又陸續生產自行車配件、柴油機曲軸等產品,但由於經營不順,企業發展一直沒取得突破。直到1997年11月,企業整體遷往泰安,給當地留下一份珍貴的紅色工業遺產。

(生活日報記者 郭學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