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時間 山東臨沂開啟“刮骨療毒”式大氣汙染治理

近日,山東臨沂政府發佈《關於深化大氣汙染防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多個方面,刮骨療毒,打一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力爭把藍天白雲還給沂蒙百姓。

《意見》確定目標為2020年,全市PM2.5、PM10、二氧化氮分別控制在52、94、40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總量分別較2015年下降15%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27天以上。

調整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物流佈局、強化精細化管理、強化機動車管控和強化工業汙染源整治是臨沂治理大氣汙染的幾大主要任務,《意見》明確了各項措施的標準,並敲定時限。

臨沂市的產業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交通運輸結構以公路為主,工業圍城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據此,《意見》將目光聚焦到這幾大方面,針對性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具體如何實施呢?

解決煤炭消耗過高問題:《意見》指出,要嚴格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深入推進工業燃煤設施治理、持續開展散煤汙染治理行動和集中供熱難以覆蓋的區域等基本任務。從居民生活採暖、煤炭生產加工運輸和工業園區三方面,實行煤炭減量替代,扭轉煤炭消費量集中主城區的困局。

解決交通運輸汙染問題:這就要從工業物流和機動車尾氣兩方面來說。針對工業物流汙染,《意見》提出明確現有各類物流園區、配載貨場、批發市場整改提升或搬遷方案,目標為在2019年底前,商砼運輸車輛全部安裝視頻監控;2020年3月底前,完成臨沂商城物流整改提升發展規劃;到2020年6月底減少重型車輛進程。

在尾氣治理上,《意見》要求,2019年底前完成公路9套機動車定點遙感監測和銷售量5000噸以上的加油站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設施建設;鼓勵和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純電動、天然氣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推廣應用。同時寄遞企業車輛和建築垃圾運輸車輛也要更新為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

解決主城區工業排放量大問題:主要針對鋼鐵、焦化、建陶、鑄造、板材等產業。《意見》明確產業結構、園區佈局整改提升的任務目標和時間節點,其中2019年年內完成主城區5家鋼材市場搬遷、關停、轉型;2019年11月底前出臺主城區攪拌站關停退出和整改提升方案;2021年底,主城區鋼鐵、焦化、建陶、鑄造等行業基本完成關停搬遷或整改提升。

此外,對於重汙染行業和企業,《意見》要求制定完善冬春季汙染天氣環境應急減排方案,一廠一策,落實全面達標計劃,並且要實現全面監控。

工業汙染源排放上,臨沂省已發佈實施的火電、建材、鍋爐等3項標準,近日,又發佈了《區域性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及工業爐窯、鋼鐵工業兩項強制性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並於11月1日起實施。

“鐵腕整治、重拳出擊,精準施治、靶向攻堅”是臨沂市市委書記王玉君在安排部署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作中所提到的,明確標準、敲定時限的《意見》正是有力的印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