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為何人氣如此高?

成功的背後是辛酸和淚水,人氣的背後是不懈的努力,對於漫威,我想很多小夥伴一定都知道其曾經90年代後的慘淡歷史了,曾經作為漫畫界的大佬,然而在“漫改影”的轉型過程中屢屢失利,甚至一度瀕臨破產,而《鋼鐵俠》則是漫威賭上全部身家家當的背水一戰。

鋼鐵俠為何人氣如此高?

一、角色選角

一部影片除了好的劇本之外,重中之重應該就是角色演員的選擇了。《鋼鐵俠》令人映像最深刻的無疑是小羅伯特唐尼了,片中主角(託尼斯塔克)是一個子承父業,極具才華,但卻沉淪燈紅酒綠的花花公子,再一次意外中意識到了生命的價值,從而醒悟,成為“以凡人之軀比肩神靈”的超級英雄——“鋼鐵俠”。

唐尼出生於演藝世家,自身更是極具演繹天分,早年就因為自己的出色演出而嶄露頭角(飾演卓別林),不過可惜的是,唐尼因為誤染“惡習”而逐漸墮落,後更是因此而鋃鐺入獄,當然醒悟之後的唐尼“痛改前非”努力迴歸影視行業,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鋼鐵俠》。由此可見,唐尼能夠入選《鋼鐵俠》並不只僅僅是因為其精益的演技,更重要的是唐尼還有這和主人公“託尼”極度相似的人生經歷。(都是由沉淪到醒悟,再到崛起)

當然這一切並不是刻意的為了追求巧合,正因為相似的人生經歷,才使得唐尼和託尼在人物的性格和人格上高度的重合,在如此難度的超高角色適配性下。才讓唐尼本色的演繹出了“託尼”那種放蕩不羈的感覺,賦予了"鋼鐵俠"走出漫畫的靈魂。借用斯坦李老爺子評價唐尼的一句話:“並不是你飾演了鋼鐵俠,而是你就是鋼鐵俠”。

很似平常的一句話,卻清楚了的表現了老爺子對於唐尼的誇讚,更讓我們看到了老爺子心中真正的“鋼鐵俠”構想。試想如果當初飾演的“託尼”不是由唐尼來出任,那麼結局會是怎樣呢?所以來說角色的選擇真的很重要,在當時並不富裕的漫威來說更是如此,正式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事事追求完美,才能更接近成功。(鋼鐵俠選角時,來試鏡的人員並不少,唐尼更不是最初的首要人選,“天降大任”才使得唐尼和漫威都因此而“涅槃重生”)

鋼鐵俠為何人氣如此高?


二、時代背景的完美嵌入

2008年正是伊拉克戰爭時期,世界局勢也動盪不穩,而《鋼鐵俠》的主要題材就是關於軍火商託尼在戰爭不斷的年代幡然醒悟,放棄軍火貿易,轉而追求和平的故事。就題材內容上,不僅非常巧妙的聯繫到了現實世界的現狀,更是藉由“託尼”的醒悟轉而表達了民眾對於和平的嚮往。首先在立意上,就比一般的懲惡揚善類的影片更加貼近生活,可以非常容易的引起長期生活在戰爭局勢背景下人們內心的共鳴。

正是因為這樣的考慮,漫威的電影宇宙開篇並沒有去選擇人氣更高的“美國隊長”或者“黑寡婦”等。當然不可否認,作為背水一戰被選擇的“鋼鐵俠”,也是一種保守的做法,將故事的線路選擇在當下的時間段,也是考慮了受眾的感受(以及受眾範圍的大小),過去的時間線和完全超脫現實的未來世界顯然沒有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元素,很難適應所有人的觀影喜好。(值得一提的是:漫威不僅將故事的時間線選擇在了“現在”,更是完全同步了影片內外的時間,直到後來《復仇者系列3》才逐漸脫離開來)

鋼鐵俠為何人氣如此高?


三、深謀遠慮、龐大布局,細微顯化

漫威深知一部電影的成功並不能徹底的扭轉衰敗的局勢,所以自《鋼鐵俠1》啟動之前早就開始全面的佈局,試圖創新的打造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宇宙(《X戰警》系列雖打造出了同一個電影宇宙,但其劇情和時間線混亂不堪),在劇情謀劃和演員篩選上就下足了功夫,一切都在為打“長久戰”而精心準備。

不僅如此,細心的你就會發現影片當中也是設置了很多的後續故事的“細節彩蛋”,比如:託尼在地下工作室換戰甲的時候,其背後的桌子上就放著一個美隊的振金盾牌原比例構造模型,該盾牌在之後的《鋼鐵俠2》中也同樣出現過。不僅如此,其中實際上還穿插了《X戰警》的元素,託尼在山洞脫困後,打造出馬克2號,試駕時,曾想憑此打破世界上固定翼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按影片中的設定來看,此記錄的保持者是SR-71黑鳥戰機,而該機型正式《X戰警》系列中的X戰警專屬載具(X戰機)。

結尾彩蛋:弗瑞局長從陰影中走出來,向託尼·斯塔克坦言道,處理那些變異的人已經很麻煩了,又出現一個把所有玩具據為己有的熊孩子(指託尼)。再當塞繆爾·傑克遜說出“復仇者聯盟”這個詞時,漫威電影宇宙的誕生就此誕生。

除了以彩蛋的形式串聯起整個電影宇宙之外,這種細微之處的彩蛋設置更是一種全新的創新,在觀影的過程中為影迷們提供另一種樂此不疲的娛樂之處,更加可貴的是,這種隱含而又不彰顯的手法,也突添了許多的蹭粉熱度(其他元素的攝入,必然會帶入其他元素粉絲的興趣),更增加了觀影者的粘性,為之後的電影奠定基礎。當然這也使得《鋼鐵俠》,甚至是漫威的每一部電影因為大量彩蛋的設置成為可以反覆推敲的影片。

鋼鐵俠為何人氣如此高?


四、人設的鮮活

在2008年同時期的電影背景下,超級英雄的題材並不少,但大多都是比較單純的“懲惡揚善”,甚至背景都被塑造的比較黑暗(城市被黑暗籠罩),最典型的就是同年上映的《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細細比較我們不難發現,《鋼鐵俠》和《蝙蝠俠》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的相似,同樣都是普通的人類(無超能力),同樣都是依靠科技裝備成為超級英雄,同樣都非常的富有等等。正因為這樣的相似使得《鋼鐵俠》從某種程度來說蹭了一波熱度。

但不同的是,漫威的《鋼鐵俠》並沒有完全的“照葫蘆畫瓢”,反而是另闢蹊徑打造出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超級英雄風格,無論是“鋼鐵俠”也好,還是“美隊斯蒂夫”“蜘蛛俠皮特帕克”,亦或者是“綠巨人浩克(班納博士)”在成為萬眾矚目的超級英雄之前都是正正常常的普通人,而且非常巧妙的涵蓋了所有的階層(富人、窮人、軍人、商人、科學家、學生、平民……)。

而“鋼鐵俠”就是這些所有人設中締造最為成功的一個,唐尼賦予了“鋼鐵俠”鮮活的“生命”,使得這個在漫畫中並不顯眼的角色IP一度成為“人氣之王”。唐尼“影帝級”的演技的的確確是成功的重要一部分原因,但演技高超的大有人在,能夠如此的完美“逆轉”,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唐尼的真實本色出演,他大膽的將很多自己原有的性格和風格都融入到“鋼鐵俠”之中,賦予了角色最鮮活的人格。

很多時候唐尼的隨口一言,隨手一舉,給影片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收穫意外收穫經典鏡頭的同時,更是拉近了觀眾和角色人物之間的距離。《復仇者聯盟1》之後託尼感言要去吃自助烤肉,而正因為這唐尼的隨口一言,邊就有了那個尷尬的復仇者們生無可戀的聚餐場景。還有個最經典的“I am Iornman”同樣是出自於唐尼的隨口一言,並非是劇本設定臺詞。

正是唐尼的這些隨意之舉,無意間給“鋼鐵俠”塑造了最為真實的人設,時而商人本性畢露,時而無私奉獻大義凌然,時而無所畏懼敢為人先,時而又患得患失優柔寡斷。雖為超級英雄,但真實的人性還是展露無遺,我想這就是“鋼鐵俠”不同於其他超級英雄角色的魅力所在。

鋼鐵俠為何人氣如此高?


五、凡人中的超級英雄(等位替換心理)

相比於原著中的“鋼鐵俠”,影視版中刻意的重新塑造了一番,託尼斯塔克沒有什麼智慧寶石,也沒什麼“絕境病毒”改造,徹徹底底的就一個普通人,憑藉自己研發的高科技戰甲成為了復仇者的一員大將,正因為這種“定位”使得“鋼鐵俠”這個角色更加的純粹。“普通觀影者”看“普通人”締造的超級英雄,這才有最大的帶入感,我想自“鋼鐵俠”之後,肯定無數的人都曾幻想過自己也可以擁有一套“馬克戰甲”。相比於那些天生或者是變異而來的超能者,顯然科技更加靠譜和現實。在3D等一些立體技術的助攻之下,最大限度的激發了觀影者內心深處的超級英雄夢。

六、科幻之精髓——機械戰甲、特效

科幻電影自然要有科幻了,《鋼鐵俠》無論怎樣也都算是一部科幻類影片,巨大人氣的背後隱藏的是無數男性同胞們對於機械(機甲、戰甲)的熱衷,就如同女人愛化妝品、愛包包一樣無法理解,但這也的確存在。以高科技戰甲的“鋼鐵俠”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的開篇之作,加上原有漫畫的粉絲積累和眾多的之前謀劃,似乎《鋼鐵俠》受到歡迎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鋼鐵俠》也不是一個只會投機取巧、蹭熱度的“爛片”,除了上述的眾多精打細算之外,其影片本身的質量也是值得稱讚的,緊湊的劇情,基本連貫嚴謹的故事線路,合理的鏡頭特寫處理等等,其真材實料並不輸其他大片。

雖然當時財力捉襟見肘的漫威,但並不沒有降低自己對於影片質量的要求,在財政緊縮的情況下,特效並沒有讓我們失望,相比於很多國產的特效,可謂是天地之別。一面為了追求特效真實度,另一面又得的兼顧預算,當時的拍攝不得不採用特效和道具同時運用的手段,雖然苦了演員們,但效果卻很滿意。

即使現在回顧起來,帥氣的戰甲變形上身,沖天而起是多麼的令人熱血沸騰。每次的戰甲細節特寫也做到了極致,可以說在現存的所有影視作品中,《鋼鐵俠》是關於機甲(戰甲)類最為細緻和真實的一部作品了。

鋼鐵俠為何人氣如此高?


所以一部看似簡單的電影,實則包含了許許多多的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和付出,用心拍攝、用心飾演、用心製作 才成功的締造出一部令人滿意的答卷,十年如一日,唐尼把一切的沉浸如了漫威(鋼鐵俠),收穫如此當屬應該,試問這樣一個盡心盡力於自己職業的演員不收穫滿滿人氣,又該誰來收穫呢?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