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百歲建築前世今生 青年會開展教育 醫治杭人愚、窮、弱、私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杭州的這幢民國最早的建築100歲生日,在這裡舉行了一個小型的歷史圖片展,讓我們有機會重溫這幢建築的前世今生,以及基督教青年會在杭州的歷史使命。

基督教青年會是一個創立於英國的宗教性質的社會服務團體,1876 年青年會傳入中國,1911年杭州基督教青年會成立,在大方伯巷設立臨時會所。由於青年會事業的不斷髮展,1913年請撥到舊旗營的十三畝半土地,作為建造會所之用。

新會所共耗建築費用12萬金,經過四年時間的建造,於1919年落成,這座建築在當時被稱為“西湖之冠”。它的落成同時也是杭州基督教青年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當時的會所是一幢四層的西式洋樓,總面積達2700平方米,呈“L”形平面。外牆用青磚,券窗,樓上有屋頂花園。一、二層均設柱石拱廊,簡潔大方,極具西方風格。

當時建成的會所內設接待室、演說廳、遊戲室、事務室、閱覽室,以及食堂、宿舍、理髮室、浴室等。如今這裡是畫廊和美術學習基地,一樓的走廊極具藝術氣息。

當時修建的會所裡的許多設施,在當時的杭州城是非常現代和時尚的,如一樓安裝有杭州最早的淋浴設備,二樓開設當時比較前衛的西餐廳和冰激凌供應所。如今一樓是一家酒吧。

當時三樓為青年旅社,如今青年旅社依然存在。當時在夏季會在院子裡放映杭城少見的露天電影。

當時杭州社會有四大弊病:愚、窮、弱、私。因此,杭州基督教青年會開展四大教育。以“文藝教育”以救“愚”,以“生計教育”以救“窮”,以“衛生教育”以救“弱”,以“公民教育”以救“私”。

1921年12月5日,杭州基督教青年會標誌性的建築鐘塔落成。這座鐘塔是為了紀念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創始人之一謝洪賚,該建築為當時杭城的標準報時鐘,鐘聲曾響徹杭城方圓十里。

塔樓的頂部設有蓄水池,所以又稱為“鍾水塔”,它讓會所用上清潔方便的生活用水。

杭州基督教青年會通過開展平民教育,掃盲運動,普及科學知識,提倡文明風尚等活動,提高了市民的教育意識,也提升了市民的現代文明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