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西安、寶雞落選,也不是咸陽和榆林

陝西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西安、寶雞落選,也不是咸陽和榆林!

陝西,簡稱“陝”或“秦”,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再到後來的盛唐,陝西一直都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陝西發展相對成片發達的東南肯定差太多,但是跟其他地區還是可以比劃比劃的,算上中等偏上的省份。話說回來,全國有幾個省份能比東南牛逼?要說陝西沒有發展潛力,小編反而認為在西部各省份中陝西發展潛力最大。

陝西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西安、寶雞落選,也不是咸陽和榆林

自信從何而來?陝北的能源,關中的高科技人才,陝南的青山綠水,全省富得流油的旅遊資源。看一看全國哪個省份有如此全面的發展基礎。為何這麼多資源,沒發展起來?小編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思想觀念的保守,兩個方面,第一不知道自己窮;第二不知道自己富。不知道自己窮,所以很容易自我滿足;不知道自己富,也肯定不知道自己優勢在哪,才總是踏錯步子,走彎路,經濟發展慢。造成這樣的原因是走出省門太少,看的太少,所以不清楚陝西省的定位。今天小編想說的是陝西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漢中。

陝西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西安、寶雞落選,也不是咸陽和榆林

漢中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不僅溝通秦嶺和巴山南北還是陝甘川三省的交匯點,是聯通大西北與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樞紐,關係到多省的互通有無。而且,漢中北依新歐亞大陸橋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南臨長江經濟帶,處於關中、成渝、江漢經濟圈的結合部,是“西三角”經濟區重要節點城市。多年來,國家和陝西省對漢中有諸多的定位,例如提出漢中市要建設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和重要的物流中心,建成生態宜居城市;將漢中定位為省內四極之一(寶雞、榆林、漢中、渭南),形成百萬人口的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

陝西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西安、寶雞落選,也不是咸陽和榆林

秦巴山間一盆地,漢江橫貫全境,漢中因之得名。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民生閒逸,故有“秦巴小天府,西北小江南”之美稱。漢唐之際,定都長安,經略要點,又在巴蜀。作為地處關中與四川的交通關節,承平時代,茶馬古道熙熙攘攘,物資往來絡繹不絕,興旺盛景可以想見。然而,自唐以後,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北遷東移,故都衰敗,盛況不再,漢中亦歸於沉寂。漢中它是中國歷史文化魅力城市,是地球上同一緯度最適宜居住城市,是中國最美油菜花海,素有魚米之鄉、天府之國、陝西后花園、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漢人老家之稱。

陝西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西安、寶雞落選,也不是咸陽和榆林

綠水青山和溫潤的氣候,這是漢中的優勢,是漢中區別去關中和陝北,區別於西北其他地區的優勢。以前是藏在深山人不知,如今隨著大交通的改善,西成高鐵的全線貫通,連結著大半個國內主要城市交通瓶跰被擴展打通,每天有上百對高鐵列車住返於大半個國內城市。時間和距離大大縮短,漢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機。漢中的生態環境,得到全國的認可,甚至是全世界的認可。隨著“世界級漢中天坑群”的發現,為漢中旅遊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在國家戰略向中西部傾斜決策的指導下,在省,市,縣各級領導下,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魄力,規劃著漢中未來的藍圖,漢中北有勢力雄厚的省會城市西安領路,南有富足天下的成都平原作靠山,未來發展不可限量。綜上所述,漢中將是陝西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