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提起安徽的古鎮古村,一般最先想到的就是宏村、西遞,以其別具韻味的粉牆黛瓦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當然也導致了古鎮商業化氣息濃郁,少了古鎮應有的安靜氛圍。當然,在安徽還有許多的古鎮,其中就有一個古鎮,不僅是國家5A級景區,關鍵還不要門票。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這個古鎮就是三河古鎮,雖然名氣不如西遞、宏村這些知名度較高的古鎮,甚至還不如一些普通古鎮古村,卻也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這裡留下豐富多彩的人文風情。三河古鎮位於安徽合肥肥西縣南端,因杭埠河、小南河和豐樂河三條河流在此匯聚並向東流向巢湖,而得名“三河古鎮”。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三河古鎮是合肥唯一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安徽9大5A景區中唯一不收費的景區,不過相比安徽的西遞、宏村及江南的周莊烏鎮這些古鎮來說,三河古鎮的知名度並不高,基本上少有遊客提及此處,遊客少也讓這座鎮子少了許多商業化氣息。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不過,如果說起歷史上的三河古鎮可是非常的繁榮,在當時但凡水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基本都是一片繁榮的景象,何況三河古鎮還是通往巢湖的水陸交通要衝,商賈雲集的三河古鎮那時就有“小上海”和“皖中商品走廊”等美譽。由於其便利的交通,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也曾因戰爭蕭條過。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在古鎮入口處可看到一座牌樓,匾額之上題寫有“大捷門”三個紅字,這座牌樓是為紀念當年的“三河大捷”而立。在1858年,英王陳玉成率領太平軍在這裡與湘軍發生戰爭,並取得以少勝多的戰績,在附近還可以看到當時建立的城牆、英王府等遺蹟。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三河古鎮核心街區是一條青石板路,將之分為南街、北街和西街三條主要的街道,漫步古街之上,依稀可見昔日的繁榮。另外,在古鎮中還保留有古廟、古橋、古民宅、古炮臺、萬年臺、忠武閣、鵲渚廊橋、望月橋等景觀,形成了“八古、八景”的獨特景觀。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古鎮中名人故居及古商鋪建築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劉同興隆,這是一家明清時期的商鋪,主要經營茶米油鹽及布匹等,其主人是劉錦堂,在當時曾任三河商會副會長,在當時的生意做到了南京、上海等地,非常興旺,據說大米一天課銷售500多噸。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整個劉同興隆莊佔地700多平方米,一共有五進八廂三十二間房屋,每間房間功能也不相同,有客廳、有香屋、有宿舍、有賬房等。其建築為典型的皖中徽派建築風格,並在每兩進房屋中間開闢有天井,除了排水功能外,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說法。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房屋內佈局中規中矩,蘊含著一股濃郁的古典氣息,但不清楚是否是按照最初的佈局佈置的,甚至在一些房屋內還擺放了蠟像假人,給人一種更為真切的感覺。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說起三河古鎮,還有另外一個美譽:“吃貨的天堂”,在當時這裡南來北往商賈雲集,菜品也因此彙集了徽菜、川菜、淮揚菜等菜系,並形成了三河古鎮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有三河米餃、白米蝦、三河馬蹄酥、三河麻鴨、三河腐乳、糯米酒、茶幹、牛皮糖等眾多美味小吃。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其中最著名的一道是“三河米餃”,據當地傳說,三河米餃源自太平軍駐守三河鎮時,當地的百姓汪氏父女專門為陳玉成、李秀成而做的一道美食,受到太平軍將領的稱讚,後來當地人家開始效仿起來,逐漸發展成當地著名的美食小吃。

安徽唯一不收門票的5A景區,被譽“吃貨的天堂”,知名度卻不高

不過,雖然三河古鎮身為5A景區還不收門票,卻經常被遊客吐槽,說這裡商業化氣息濃郁,建築大多都是仿古建築,作為5A級古鎮的三河也是非常的無奈。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或去過三河古鎮?對這裡的古蹟和美食有什麼印象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