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夜話 聽民聲解民憂

9月份以來,阜陽市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著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為民服務解難題,積極開展“阜陽夜話”活動,各級黨員幹部利用晚間和週末群眾在家休息的時間,以靈活、寬鬆、開放的形式,與群眾面對面話政策、聽意見、解難題,架起了黨群幹群“連心橋”。

村前巷尾擺開“龍門陣”

剛吃過晚飯,聽說居委會又要召開徵求意見會,潁東區正午鎮王橋居委會的村民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居委會廣場的涼亭裡。

“利用這會時間,把老少爺們請過來,就是想跟大家敘敘話,大夥對咱居委會的工作,以及需要我們幫助解決的事,都來講講、提提。”王橋居委會黨總支書記史朝傑的話音剛落,村民們便打開了話匣子。

“我們家裡水有點渾濁,特地反映一下,看看怎麼幫我們解決?”居民武思楠站起來反映。

“我現在就打電話跟水廠聯繫!”老支書抄起手機:“喂,我王橋村史朝傑,我跟你講一下,我們這個小區7棟2號,自來水相當渾,你明天抓緊時間安排人來給看一下,好吧。好好,謝謝。”

村民王彬彬反映“家門口的路損壞了”,史建說“農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現在就是缺少文化設施”……針對村民們提出來的問題,“兩委”幹部能解決的就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跟群眾講明政策、講清道理,取得諒解。

幾條長板凳,一二十名幹部群眾,村前巷尾、田間地頭都是會場;操心事、煩心事,皆為話題。近期以來,這樣的場景在阜陽城鄉各地不時可見。

9月份以來,阜陽市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著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為民服務解難題,積極開展“阜陽夜話”活動,各級黨員幹部利用晚間和週末群眾在家休息的時間,結合晚間和週末群眾出門休閒健身、走家串戶、集中閒談的習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以靈活、寬鬆、開放的形式,與群眾面對面談心、零距離交流。

幹部群眾擺開“龍門陣”,家長裡短、發展建議、政策落實,大家擺、大家議……“群眾找幹部”變為“幹部訪群眾”,“阜陽夜話”成為黨委政府傾聽百姓呼聲,開門體察民情,真心實意化民怨、解民憂的生動實踐。

目前,全市已在77個鄉鎮(街道)、760個村(居)開展“阜陽夜話”試點,有的利用黨群服務中心、“雙基”工程、文體廣場等場地,設立固定活動點;有的根據群眾意願和話題內容,設立流動活動點;對居住比較分散的群眾,採取個別走訪談心的辦法進行。群眾全程參與,暢所欲言,有地說話、有處講理、有人辦事,基層黨組織掀起了察民情、聽民聲、集民智、解民憂的熱潮。

件件有迴音,事事有落實

堅持問題導向原則,各地建立“二單一制”問題督辦制,即問題清單、街道(鄉鎮)、社區(村)不能解決的問題交辦清單、活動開展情況通報制,對群眾提出的問題,能解決的現場協調安排有關部門立即著手解決,疑難問題及時轉交相關單位,限時反饋群眾,縣級領導幹部親自督辦,盤點銷號,切實提升為民服務實效。

在界首市泉陽鎮方溝北路,機聲隆隆,隨著打樁機咚咚響聲,一根根兩米多的鋼管被插入地下,工人們加班加點施工,短短兩天時間,泉陽鎮集東回族社區方溝北路、小張莊至教門新修路段全部安裝了防護欄,並加裝了夜間發光標識和警示樁,給群眾的安全出行帶來方便。

“以前沒安護欄,像俺這上年紀的眼看不清,光害怕掉溝裡。”泉陽鎮集東回族社區村民張玉霞說,社區立馬行動,安好了防護欄,真是為群眾辦了實事。

原來,新修的水泥路緊靠方溝,旁邊沒有防護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不久前,社區開展的“夜話”中,居民反映了這一問題,社區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整改。“針對‘夜話’中群眾提出的這個問題,社區高度重視,積極主動與交通局對接,把方溝北路和小張莊至李橋的路,安裝了防護欄,消除安全隱患。”集東回族社區黨總支書記楊永傑介紹。

聚焦基層群眾關切,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著力提升基層服務功能,“阜陽夜話”既搭建了政策學習宣傳平臺、幹群交流溝通平臺,又成為民生事項辦理平臺、矛盾糾紛化解平臺。

太和縣高廟鎮黨委負責同志國慶期間在“夜話”活動中,得知高廟村王秀英家房屋走廊有裂縫,牆體有脫落現象,立即要求村黨總支安排好施工隊,及時進行維修;廉廟村村民反映高廟-廉廟-府廟村路破損嚴重,因鄉村道路建設需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籌資建設,而今年項目已申請完畢,鎮黨委有關同志在與鎮農經站溝通後,計劃納入2020年予以解決。潁上縣黃橋鎮召開兩灣新村群眾見面會,100餘名群眾踴躍發言,圍繞新村排水設施建設、道路亮化、垃圾轉運處理等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鎮黨委負責同志作出承諾: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件件有迴音,事事有落實。

架起黨群幹群“連心橋”

黨員幹部真真切切為民服務、解民之憂,拉近了幹群關係,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得到廣大群眾的稱讚。

“村民反映的意見,能及時得到解決,這個活動搞得我們大家都高興。現在的變化真好,村裡以後肯定會越變越好。”阜南縣王化鎮大湖村村民楊澤銀對“阜陽夜話”讚不絕口。

“‘阜陽夜話’為群眾搭建了一個說話的平臺,讓我們真正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願望,大家就共同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共同尋找解決辦法。”臨泉縣長官鎮黨委書記崔文洪經過幾次“夜話”活動,與群眾面對面話政策、聽意見、解難題,感觸頗深:“每一次夜談,都為我們與群眾打開了一扇相互理解的窗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收穫了一份彼此溝通的喜悅。”

截至10月上旬,阜陽市已有近800人次市、縣、鄉鎮幹部到基層開展“夜話”活動,1.2萬餘名群眾參加,徵集意見問題1750個,其中現場解決734個,限期承諾解決891個、已解決237個,其餘125個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向群眾做好了政策解釋工作。

“阜陽夜話”,成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落實主題教育“為民服務解難題”具體目標的小切口。下一步,阜陽市將評估活動試點階段開展情況,推動常態化開展活動,使黨員領導幹部自覺深入基層,堅持服務群眾成為常態,堅決拆除隔開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無形的牆”,架起黨群幹群“連心的橋”。

記者 馮啟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