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藥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原料藥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原料藥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近日,知名採購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SpendEdge發佈了一份全球原料藥市場採購情報報告,這份報告對大宗藥品原材料支出分析進行了深入的概述,並對不同地區採購定價見解。

原料藥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據BusinessWire報道,原油價格波動、監管日益嚴格以及缺乏創新藥物配方等因素將控制大多數藥物原材料價格走勢,並將導致該市場潛在的採購價格上漲。然而,消費者對由天然成分組成、副作用較小的藥物的偏好將有利於這一市場的支出增長。發展中國家政府正在積極改進現有的醫療體系,這將對全球原料藥市場的消費增長產生重大影響。預計在2018-2023年間,該市場的類別支出將增長超過1120億美元。

原料藥根據來源分為化學合成藥和天然化學藥兩大類,化學合成藥又可分為無機合成藥和有機合成藥。無機合成藥為無機化合物(極個別為元素),如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氫氧化鋁、三硅酸鎂等;有機合成藥主要是由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經一系列有機化學反應而製得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氯黴素、咖啡因等);天然化學藥按其來源,也可分為生物化學藥與植物化學藥兩大類。抗生素一般系由微生物發酵製得,屬於生物化學範疇。近年出現的多種半合成抗生素,則是生物合成和化學合成相結合的產品。原料藥中,有機合成藥的品種、產量及產值所佔比例最大,是化學制藥工業的主要支柱。原料藥質量好壞決定製劑質量的好壞,因此其質量標準要求很嚴,世界各國對於其廣泛應用的原料藥都制訂了嚴格的國家藥典標準和質量控制方法。大多數原料藥在生理條件下具有溶解度低、穩定性好的特點。由於缺乏具有更好溶解性的藥物製劑,買方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對創新藥物和更好藥物的需求。

影響市場買方總擁有成本的前三大原料藥價格趨勢

報告指出大宗藥物原材料市場的價格將受到對該市場採購情況產生長期負面影響的因素的推動。目前還沒有任何立即的補救措施可以對抗這些消費加速器。然而,深入瞭解各地區的價格趨勢和供應商成本結構,將有助於買家確定哪些領域可以優化其在大宗藥物原材料市場的支出。推動大宗藥物原料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有:供應短缺、原油價格上漲、大宗藥物原料供應商研發費用飛漲。

原料藥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據國內消息近年來,國內藥品短缺供應也多次引起市場關注。醫院平時遇到臨床常用低價藥缺貨的現象次數不少,有時有的藥品買不到,是因為廠裡寧願囤積不發貨而在等待調價。據反映,心內科的強心藥西地蘭因為原料漲價,製劑缺貨了很長時間,後來價格上調後供貨穩定。此外,最近甲硝唑栓、吲哚美辛栓等藥供貨也不穩定。

對於此前市場上出現藥品短缺的現象,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去年以來的絕對性短缺藥品數量較少,藥品短缺主要是由於市場供應減少或供給結構性失衡、政策不完善、部分原料藥被壟斷、配送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階段性或局部性短缺。

而原油價格也影響了原料藥,根據鳳凰網最新的消息2019年至今已經進行了21次油價調整,其中上漲11次,下跌7次,擱淺3次。10月25日國際油價上漲,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43美元,收於每桶56.66美元,上漲幅度為0.76%。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35美元,收於每桶62.02美元,上漲幅度為0.57%。

原料藥價格走勢

報告中寫道由於關鍵生產區域的生產工廠停產,全球散裝藥物原材料市場面臨嚴重的供應短缺。根據大宗藥物原材料支出分析,這樣的供應緊縮加上需求的上升,將導致大宗藥物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原油價格上漲將對大宗藥品原料市場採購支出產生連鎖反應。原油價格的上漲將迫使溶劑供應商提高用於生產藥品原料的碳氫化合物和含氧溶劑的價格。原油價格上漲還將導致中間產品價格上漲,這將導致對供應商的運營成本上升。由於供應商研發費用的增加,採購費用將膨脹。他們正在投資研發新藥或開發用於製造/商業流程的創新技術。不斷增長的採購支出嚴重回避了買方的投資回報率。各種支出加速將進一步增加這一支出。

大多數被視為大宗藥物原材料製造中心的國家容易頻繁中斷供應基礎,導致全球大宗藥物原材料市場出現嚴重供應緊張。存貨成本是另一個主要的成本組成部分,推動了買方的支出。為了應對這些嚴峻的挑戰,原料藥供應商參與庫存計劃將降低庫存持有成本。在需求預測中,採購商應尋求供應商的幫助,以決定預定和保存的數量,這將在解決供應短缺和控制存儲成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原料藥市場的主要地區

報告還指出在預測期內,生物製品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政府為加強各地區醫療基礎設施而採取的舉措,將主要有助於大宗藥物原材料市場的支出增長。

現在醫學技術發展迅速,很多國家出現了人口總量增長、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人們對疾病的預防和身體保健的意識增強,國家大力推進完善醫療保障等等問題,都讓全球藥品市場呈現一個持續增長的趨勢。據IMSHealth的統計數據,2010-2015年全球藥品銷售總額由7,936億美元增長至10,345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5.4%,高於同期全球經濟增長速度,並預測2015-2019年間全球藥品銷售金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4%-5%。全球藥品市場受專利藥逐步到期、研發難度大等因素,增長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發展中國家藥品市場的快速發展、仿製藥品數量的急速增加,將繼續驅動全球藥品市場保持較快發展。

原料藥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亞太地區由於印度、馬來西亞、中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藥品銷售不斷增長,亞太地區將在預測期內實現最高需求增長。銷售額的增長是由於這些國家的政府為改善其醫療基礎設施而採取的主動行動提供幾項醫療保險計劃。根據IMS統計,在2010年-2014年期間,以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為代表的市場,其醫藥市場銷售份額均逐步上升;其中中國市場增長最快,市場份額由8%提升至11%;與此同時,以美國、歐洲及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醫藥市場份額在逐年下降。而在北美地區用於治療慢性病的生物製劑和生物仿製藥需求的增加將推動該地區大宗藥物原材料市場的支出增長。北美的供應商正在通過採用重組DNA技術增加對生物仿製藥開發的投資,預計這將有助於該地區原料藥市場的支出增長。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監競爭局2017年統計,我國能生產的原料藥多達1500多種,總產量達百萬噸,出口量達60%以上,已然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原料藥生產國家和最大的出口國家。在國內近年來,隨著專利到期的專利藥品品種數量不斷增多,仿製藥的品種與數量也迅速上升,為原料藥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原料藥的產量不斷增長。同時,歐美等國因生產成本及環保成本壓力的增加,以及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工藝技術、生產質量及藥政市場註冊認證能力的提升,原料藥企業大量加速向我國轉移,我國原料藥行業生產規模不斷增加。根據統計2017年我國化學藥品原藥產量累計達347.8萬噸,同比增長1.6%。

總的來說,現在全球原油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再者因為市場不穩定,供應商都持觀望態度,原料藥的價格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影響。

1、GlobalBulkDrugRawMaterialsMarket-ProcurementIntelligenceReport

2、預算支持、整治原料藥壟斷,短缺藥品告別“短缺”方案出爐

3、原料藥行業發展概況

4、油價調整已過半,預計上漲概率大

5、我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原料藥生產國家和最大的出口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