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在一直運動而不是靜止不動?

在宇宙中,任何天體都有運動,沒有天體完全靜止。行星繞恆星運行,恆星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甚至大型星系團和星系也圍繞一個點旋轉。那麼,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在一直運動而不是靜止不動?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宇宙中的天體不動,它們的結局只會被破壞。可以說,那些想要"靜止"的天體已經被摧毀了,其餘的僅僅是運動物體。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在一直運動而不是靜止不動?

在宇宙的一定規模上,引力起著主導作用。牛頓認為萬物之間有萬有引力。愛因斯坦認為,重力是物體在時間和空間上彎曲所產生的幾何效應。物體不可避免地會沿著彎曲的空間和時間在空間和時間中移動,因此它將顯示出引力效應。無論如何,任何天體都會產生引力作用。

由於天體之間存在引力,因此它們之間的距離將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接近,並最終發生碰撞或合併。但是,如果天體具有適當的環繞運動,重力效應將抵消,並且天體將穩定地存在於空間中。

在行星繞恆星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就像是向心力,行星可以在軌道上運動。另一方面,在星系中,所有星雲,恆星和行星等天體都會產生一個共同的質心,該質心位於銀河系的中心。星系中的所有天體都將以此為重心,並在其周圍移動。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在一直運動而不是靜止不動?

實際上,自從邁克爾遜和莫雷進行了著名的光學干涉實驗以來,人們已經意識到宇宙中沒有絕對空間,並且不存在絕對靜止的參考系。在相對論中,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態是相對的。

那麼天體運動的最初動力是從哪裡來的呢?為什麼天體長時間保持運動?

如果我們想追溯其來源,那麼宇宙中天體運動的初始動力來自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的純淨能量。宇宙誕生後,物質(主要是氫和氦)開始形成,並散佈到太空中。經過長時間的冷卻,氫和氦氣雲逐漸形成了一系列天體,例如星系,恆星和行星。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在一直運動而不是靜止不動?

由於構成氣體雲的粒子進行不規則的熱運動,因此它們相互碰撞以在特定方向上增加角動量。當由這些星雲形成身體時,它們會繼承原始的角動量,因此它們將繼續運動。在幾乎真空的空間中,天體運動幾乎不受阻力的影響,因此,只要存在初始公轉角動量,天體就可以繼續圍繞重力中心旋轉。

除了引力引起天體運動外,神秘的暗能量也會引起天體運動。由於暗能量的影響,空間結構繼續加速,空間中的星系將逐漸分離,星系將彼此退避。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在一直運動而不是靜止不動?

根據目前的估計,如果兩個星系之間的當前距離大於140億光年,那麼由於空間膨脹效應,它們彼此之間的移動將比光速快。但是,這裡的超光速不是由銀河系本身的運動引起的,而是由它們之間的空間膨脹引起的,因此這與相對論並不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