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惠!涉及宜昌這些人的醫保、教育、住房、就業...

困難職工的權益需求

一直是最關切的事情!

近年來

宜昌幫助一大批

困難職工生活得到明顯改善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11月1日,宜昌市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新聞發佈會舉行。新聞發言人、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江浩通報全市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有關工作的開展情況。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發佈會現場。周芸攝

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

基本情況

2018年1月4日,宜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城鎮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實施意見》(宜府辦發〔2018〕2號),以建檔立卡城鎮困難職工家庭為主要對象,到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2017年底前2240名建檔立卡的城鎮困難職工的解困脫困任務,實現城鎮困難職工有吃、有穿及就業、就醫、就學、社會保險、住房有保障的“兩有五保障”目標。

納入城鎮困難職工

解困脫困範圍的主要有四類

  • 家庭人均月收入

    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政府救助後仍然生活困難的;


  • 家庭人均月收入在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1.5倍以內(含),但由於本人或主要家庭成員患病、子女上學、殘疾、單親及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


  • 家庭人均月收入在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倍以內(含),但因本人或主要家庭成員遭受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是其他原因導致生活困難的;


  • 長期居住在城市且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生活遇到特殊困難的農民工家庭(已納入農村扶貧對象的除外)。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七個方面重點幫扶

實施就業創業解困脫困

落實社保政策解困脫困

健全完善醫療幫扶制度解困脫困

實施助學幫扶解困脫困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解困脫困

整合社會資源解困脫困

通過兜底保障解困脫困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具體工作都有哪些?

一起來看

住房保障

市住建局: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困難職工納入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覆蓋範圍,採取公租房實物配租與租賃補貼相結合的方式給予保障,切實解決城鎮困難職工住房問題。

目前,市本級及各縣市區均已將城鎮住房困難職工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對經民政部門認定為城鎮低保或城鎮低收入的困難職工家庭,實行租金減免政策,市本級及部分縣市另實行物業管理費減免政策。2018年以來,全市有272名城鎮困難職工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其中,262人享受公租房實物配租政策,10人獲得租賃補貼。

目前,市本級主要採取公租房貨幣化保障的方式解決城鎮困難職工的住房問題。

現行租賃補貼標準為:12元/平方米/人/月,保障面積15平方米/人,總面積不超過60平方米。下一步,市住建局將繼續落實好相關政策,確保困難職工住有所居。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市民在和塘悅舍小區參觀樣板房,諮詢承租政策。方興攝

醫保政策保障

市醫保局:目前,宜昌市職工醫保主要從基本醫療保險、大額醫療保險和二次補助

3個方面進行保障,共計55萬元的醫保保障額度。

最近下發的《宜昌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殊慢性病管理辦法》,在原有23個職工慢門病種的基礎上將“冠心病”等9個新病種納入職工慢門管理,對於患有文件限定的慢性疾病的參保困難職工,按規定申報評審後,定期享受門診特殊慢性病報銷待遇。

2018年以來,按照以上規定,全市符合條件的城市困難職工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報銷184人,共計245萬元,其中大額醫療保險報銷47.5萬元。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工會救助

市總工會:建立幫扶聯繫人制度,為每名困難職工明確1名幫扶聯繫人,詳細瞭解困難職工情況,隨時掌握困難職工的最新動態,制定幫扶任務清單,與各相關部門一道落實幫扶措施,為困難職工提供全方位的幫扶。

2018年以來累計爭取財政幫扶資金2035.72萬元,投入工會幫扶資金752.74萬元,2018年-2020年市總工連續三年每年安排100萬元資金,用於解困脫困專項工作。

按照因學、因病、因生活三類困難原因對城市困難職工實施助學救助、醫療救助、生活救助。

助學救助標準按照不同學段幫扶2000-5000元,今年,市總工會對深度城鎮困難職工家庭中就學子女幫扶範圍由高中(中職)和大學(大專)擴大到小學至大學。醫療救助標準為其全年個人醫療費支出總額(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全國級困難職工家庭的生活救助標準,每戶每年不超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年度之和。省級困難職工家庭的生活救助標準,每戶每年不超過

5000元。除此以外,市總工會還聯合相關單位為城市困難職工提供免費家政促就業、創業擔保貸款等服務。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教育幫扶

市教育局:教育部門幫扶措施的主要內容:將城鎮困難職工子女納入國家“獎、助、貸、勤、減、免”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範疇。構建多方聯動機制,整合各類助學資源,讓城鎮困難職工子女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均可享受助學政策。

具體來說:

  • 規範實施“金秋助學”“希望工程”“雨露計劃”等助學項目,實現城鎮困難職工子女助學活動的常態化、長效化、社會化。2018年以來籌措資金182萬元,幫扶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就學子女463人。


  • 發揮教育部門的統籌作用,聯合工會、共青團、婦聯、慈善總會等部門,形成助學幫扶合力。

  • 組織動員先進模範人物、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開展助學,引導社會公益助學資金向城鎮困難職工子女傾斜,支持困難職工子女順利完成學業。如我市設立的宜昌市英才教育基金會,2018-2019年吸納社會公益助學金26.5萬元,資助學生53人。

就業幫扶

市就業局:全市各級就業部門積極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把城市困難職工及職工家屬作為重點關注對象,通過幫助他們實現就業,達到增加家庭勞動收入,擺脫貧困的目的。

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條件的人員納入就業援助對象予以幫扶,採取稅費減免、貸款貼息、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辦法,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等途徑,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全市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還免費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政策法規諮詢;發佈職業供求、職業培訓、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等人力資源市場信息;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創業指導;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就業服務。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今後還將有這些大動作

市總工會

明年將繼續安排資金100萬元,專項用於解困脫困工作,對建檔的患重大疾病的城鎮困難職工在享受工會其他救助基礎上給予5000元一次性救助,優先快速辦理工會小額貸款,定期舉辦城鎮困難職工家政服務免費培訓班,並保留兜底保障困難職工工會幫扶檔案,在實施解困脫困措施後,繼續給予一定困難救助。同時還將優化升級“互聯網+”臨時救助程序,全面實行臨時救助線上申報(錄入),簡化、規範線上臨時救助申報、審批流程,實行申報快速審批。

市教育局

將加大助學解困脫困力度,在積極爭取國家傾斜支持的基礎上,大力拓寬教育資助渠道,設立教育扶貧專項基金,引導社會各界捐資,多渠道籌集貧困生資助資金,積極推動全社會力量採取“一對一”方式幫扶貧困學生,減少因學致貧返貧現象發生。

市民政局

將對符合城鄉低保條件的城鎮困難職工實行全員納入、應保盡保,對家庭成員因殘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剛性支出,採取定額扣減法或勞動力系數法綜合評估家庭貧困程度,構建“低保對象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動態管理機制。

市住建局

將對符合條件的無房困難職工家庭實施住房保障全覆蓋,將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居住的危房納入棚改計劃,優先進行棚改。

市醫保局

將加強困難職工醫療保障,落實參保困難職工一個自然年度累計55萬元可報銷待遇,保障患有23種慢性疾病的參保困難職工定期享受門診慢性病報銷待遇,推進退休後異地安置或轉診外地就醫並備案的參保困難職工異地就醫費用聯網結算即時報銷。

市總工會、市工商聯、市慈善總會

將籌建“城鎮困難職工重疾重災關愛基金”。

來源丨宜昌發佈、市總工會

全媒記者丨周芸 通訊員丨姚超

◆◆◆◆

#宜昌美景大家拍#

初冬遠安

圖 @一張劉上士 攝

实惠!涉及宜昌这些人的医保、教育、住房、就业...

微博 #宜昌美景大家拍# @宜昌發佈 投稿

實惠!涉及宜昌這些人的醫保、教育、住房、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