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科學家眼中的科學是“大”還是“小”?

今年4月,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發佈,吸引了全球目光。而公開這張照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凝結了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員的智慧,上海天文臺也參與其中。

這幾天在上海頻頻引起熱議的,號稱集結了“人類最強大腦天團”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44位諾貝爾獎得主和21位圖靈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菲爾茲獎獲得者,以及多位中外院士科學家,一起就國際大科學計劃展開了一番大討論。

如果沒有全球科學家的協作,我們不可能捕捉到黑洞的長相。國際大科學計劃指的就是集結全球的智慧力量辦大事,當人類社會面臨著共同的健康、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挑戰的時候,全球科學家聯合起來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成為了解決全球重大科學問題的有力工具。

“我們所說的大科學計劃,其中很大一部分指的是大科學裝置與設備。”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戴維·格羅斯說,“例如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項目,擁有十億美元規模的投入,它能帶我們瞭解空間與時間的關係,也為天文學帶來了變革。這是個人乃至單個實驗室無法完成的。”

“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一個國際大科學項目就是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希望用十年時間對地球上的真核生物進行基因組測序,目的就是想創造一個地球生物生命的數據庫。”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哈里斯·李文表示,這個大計劃不僅僅是個工程項目,未來還將應用於新藥的研發,“我們今天用的80%以上的藥物都是來自自然界,而不是人工合成。比如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都是來自植物的提取。”

關注“大科學”解決大問題,但也有科學家表示,我們不能因此忽略“小科學”的意義。“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大家熟知的生物醫學的重大進展:X射線、抗生素、無創影像、基因工程的發展等,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並不是來自所謂的大科學工程,而是來自個人的努力。”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提醒道,“關注小科學”,以及“關注有意義的大科學項目”,才是未來一個可能的方向。

“我們的‘中國腦計劃’有兩個意義,第一是開發有效方法來早期診斷和干預腦部疾病,第二是開發腦機智能技術。”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向其他科學家介紹了這個中國中長期科學計劃的價值所在。

蒲慕明表示,“中國腦計劃”是為了發展一個大腦研究技術的平臺,希望這個技術能夠促成“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的國際合作計劃,“這是一個瞭解人類行為和腦部疾病神經迴路機制的必要步驟,而這麼一個繁重而艱鉅的任務,需要全球合作。”(王默玲 王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