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恐婚這個詞,似乎成為了我們絕大多數90 後的日常。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結婚後,要從小公主變為免費女傭,何必呢?”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為什麼要主動躺進去?”

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從 2013 年的 9.9‰ 到 2018 年新低 7.2‰,中國的結婚率出現了五連降。不得不說,恐婚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的流行病。可是為什麼年紀輕輕的 90後,集體害怕結婚了?

前一陣子湖南衛視的一檔明星和父母相處類綜藝節目很受關注,幾位明星媽媽觀察兒子在攝影棚中獨居的狀態。其中男明星朱雨辰和他媽媽的相處模式引發了廣大網友討論。

朱雨辰,80後都非常熟悉的電視劇男演員,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品就是《奮鬥》裡面的華子。

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朱雨辰今年39歲了,還是單身,這是為什麼呢?

朱雨辰媽媽知道兒子的每一段感情,並且表示自己都進行了干擾。有時候兒子把對象帶家裡來,她一看穿得太露了,就覺得對方過於輕浮。

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她一個人可以頂兩個菲傭,把兒子的生活照顧得妥妥當當的,所以她對兒媳的要求也是一樣的,要賢妻良母。雖然她也知道別人家的閨女也是寶貝,但是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該做賢妻良母。

“既然把你娶進來了,既然你進了這個家,就應該擔起自己的責任。”這是朱雨辰媽媽的一番話。

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另外,朱雨辰的姐姐,也一直沒結婚......原因是感覺自己做不到媽媽這樣,害怕結婚。

遇到這種父母每個人都會有滿滿的無力感,他們覺得自己照顧孩子無微不至感天動地,但其實對於孩子真正的內心呼喊是處於“目瞎耳聾”的狀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放棄溝通,害怕面對,甚至變得和朱雨辰一樣恐戀恐婚。

德國心理學家伯特.海寧格發現,很多人的身心問題,其實都是“牽連”造成的,“牽連”指的是“重複著一個之前的家族成員的命運”。

這幾年,45歲的大齡文藝女青年徐靜蕾,也因為沒緋聞,不婚不嫁,屢屢被關注和非議。

其實,我認為她不是真的瀟灑,而是從內心深處,她始終沒感覺到婚姻能給女人帶來任何安全感。

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這種感覺很大程度上是伴隨童年時代而來的,徐靜蕾曾經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講過,小時候,聽膩了爸爸媽媽吵架,感覺婚姻一點也沒有意思,與其經歷吵吵鬧鬧,兩個人何必綁在一起。

因為父母的不良效應,她完全沒感覺到婚姻的任何美好,甚至是人生重重的枷鎖,女人這一生的思想不應該被婚姻捆綁、蒙塵。

除此之外還有孫儷鄧超的感情,很多媒體都報道過,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孫儷在結婚前,一直恐婚。

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這源於她從小的家庭環境十分不好,父母經常吵架,離婚後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將她拉扯大。

她曾說過:“媽媽你別難過,反正以後我也不會結婚,以後的日子我陪你一起過。”

哪怕進了娛樂圈,當了演員,孫儷的感情生活也一直處於空白期,很多人說,如果不是因為遇見鄧超,孫儷會一直這樣“孤獨”下去。

錢鍾書先生曾把婚姻比作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人想出去。也有很多人說:“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所以現在年輕人“恐婚”的現象越來越多,經常看到朋友圈有女生經常發出“日常恐婚”的感慨。

在《恐懼、害怕和焦慮的百科全書》中,對於恐婚的定義是“對結婚或進入穩定關係的恐懼”。恐婚是指社會中的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適婚年齡的年輕人因為種種原因,對婚姻有較強的排斥或逃避感。而“恐婚症”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

45歲徐靜蕾至今未婚,孫儷也曾恐婚:為什麼現代年輕人集體恐婚?

但其實大多數恐婚患者,並不是害怕結婚,他們是害怕結婚後的一種狀態。有人說:“有些婚姻確實很美好,也一直相信美好的存在,但不適合所有人。與很多的婚姻相比,談戀愛談到死或者孤獨終老並不難以接受。

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這大概是我在知乎上看到最能詮釋恐婚症的一句話了。那麼如何讓自己擺脫恐婚陰影的籠罩呢?

第一,溝通是第一要務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但結婚卻是兩家人的結合。本來毫無交際的兩個家庭,忽然要用最親密的方式相處,當然會帶來種種問題。可能有地域、文化的差異,這就要求兩家人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對方,多溝通,多交流,把問題都敞開在桌面上。

第二,建立合理的心理預期

想要更美好的生活,並不是不可得,關鍵在於不能脫離現實。有的女孩把有車有房當成結婚條件,這樣男方必然感受到強大的心理壓力。其實,我們的父母當年結婚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奮鬥,別說是自己的住房,許多人連像樣的傢俱都沒有。結婚的排場、條件要根據雙方財力承受範圍來確定,不能好高騖遠。

第三,最重要的是學會妥協

婚姻其實是一個妥協的過程。牙齒和舌頭那麼親密,也會不小心咬到猛然一痛。對於兩個人來說,所有事情都應該攤開來商量,誰有道理聽誰的,如果是無所謂的事情,主動讓步是最好的選擇,讓步並不代表懦弱,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說到底,婚姻是相處的藝術,而如果沒有妥協,難免變成一場難看的行為藝術。

其實,歸根結底恐婚最大的問題不是“婚”,而是“恐”。 恐懼自己遇到的不是完美婚姻,害怕整個人生就因為婚姻的不幸而崩潰瓦解。

但實際上,無論單身還是結婚,對待自己的未來都不應該有恐懼。結婚有結婚的幸福,不結婚有不結婚的幸福。無論選擇哪種生活狀態,都請不要懷疑,努力去做自己才是最完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