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前間諜自述:不僅在熒幕中,現實中的間諜也偏愛在餐館搞事情

伊恩•弗萊明的第一部007系列小說《皇家賭場》中,沉默寡言的軍情六處浪子眼神犀利,手段無情,這個後來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間諜的男人沉吟片刻,笑道:"餐館是最能誘惑人,也是最有故事的地方。"

這部驚悚片從法國一個時髦的海濱小鎮展開敘述,餐桌上滿是奢華的魚子醬和香檳,喧鬧的紙牌賭桌旁伴隨著此起彼伏的爆炸聲,伏特加酒閃爍著冷光,這些佈局無一不引人入勝,令人彌足深陷。

CIA前間諜自述:不僅在熒幕中,現實中的間諜也偏愛在餐館搞事情

事實上,"邦德迷"已經料到——一片光鮮下的餐館,充斥著隱秘又冷酷的間諜活動。

"餐館和咖啡館在很多時候都是間諜活動的重要場所。"阿瑪爾伊利斯·福克斯感慨道。她是個真正的間諜。在本月出版的回憶錄《秘密生活:在CIA走向成熟》中,她講述了自己在2003年至2010年間作為一名秘密CIA特工,穿越16個國家,潛入後911時代的恐怖分子網絡的冒險經歷。"餐館為我們提供了與我們最需要的人見面的機會——那些與政府或恐怖組織有聯繫的人可能會幫助我們預測或防止下一場襲擊。有時這些會面是偶然的,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只是看起來像是個偶遇而已。"書中寫道。

另一位前CIA特工琳賽•莫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在2005年出版的回憶錄《揭穿我的偽裝:我作為CIA間諜的生活》描述了她在馬其頓的間諜工作。莫蘭稱:"在招聘外國線人的'發展'階段,你通常會和他或她見個面,一起吃飯或喝酒。你得找一個不太可能被目標及其關聯人員發現的地方,所以你會選擇一家和他工作地點相去甚遠的偏僻餐館。挑餐館空閒的營業時間,預先找好餐館中的最佳位置。後門出口附近的座位總是好的。"

CIA前間諜自述:不僅在熒幕中,現實中的間諜也偏愛在餐館搞事情

在中央情報局(CIA)招募了福克斯和莫蘭後,她們被送往一個位於弗吉尼亞的叫做"農場"的秘密基地。她們在那裡必須完成一系列極其繁重艱苦的訓練,以獲得"邦德式技能",包括:如何翻車或撞車;如何使用格洛克手槍;如何用降落傘;如何開快艇;如何忍受折磨;如何用購物袋和管道膠帶(常見於影視中用來封住人質嘴巴的銀色膠帶)包紮被扎破的胸部;以及如何自殺。最平淡無奇但又至關重要的是,他們還得學會如何勘查餐館。

甚至在福克斯加入CIA之前,她就已經嚐到了在餐館從事間諜活動的滋味。1999年,她還是一名18歲的學生,就成功地搞到了BBC對緬甸前民主領導人昂山素季秘密採訪的錄音。當時,昂山素季還在被緬甸軍政府軟禁。採訪之前,福克斯在當地的線人告訴她,與其聯絡最安全的地方是在仰光(緬甸首都)的ABC咖啡館。咖啡館的馬桶水箱裡藏了一卷錄音磁帶。福克斯去了咖啡館,那裡"看上去就像一個老式的西方酒吧",外面掛著一幅慶祝聖誕節的圖。圖的背後藏著指示:進去點炸薯條,有端著筷子和辣醬的人找你。她進去點了炸薯條,而後就看見了她要找的接頭人

CIA前間諜自述:不僅在熒幕中,現實中的間諜也偏愛在餐館搞事情

遭政府三次軟禁的緬甸民主運動領導人 昂山素季

餐廳既公共又隱秘,所以相對安全。餐廳的角落位子在平常人眼中不屑一顧,可對間諜來說,卻是無價之寶。偉大的間諜作家約翰·勒·卡雷稱之為"密謀法則"。餐館不僅為情報官員提供了一個交換信息的地方(信息往往藏在滑過桌子的信封、公文包開關或者馬桶水箱裡的錄音磁帶之中),更是通過吃一頓的時間,給予情報官一個沉著評估其所要招募線人的習慣和脾氣的大好機會。

這種評估是雙向的,線人也可以評估招募者。福克斯有一半英國血統,曾就讀於牛津大學。英國特務局的一位教授聽說福克斯拿到了昂山素季的採訪錄音,於是邀請她去一家小酒吧,並向她口若懸河地兜售了一堆"和我們一起維護世界安全"之類的大空話。這不但沒起作用,還讓福克斯反感不已。最後她留下一句"我不相信你那一套鬼把戲,還有,謝謝你的啤酒",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她同樣對007那種膽大妄為的行徑嗤之以鼻。"一次街頭追逐,我的身份就暴露無遺了。"她挖苦地寫道。日常的間諜活動不是開著跑車到處跑,喝伏特加和馬提尼,而是沒完沒了地在咖啡館裡喝咖啡,搜尋合適的接頭地點。但她也認同,間諜小說中所描寫的餐館禮儀的某些方面也的確是真實存在的。

勒•卡雷1993年出版的小說《夜班經理》寫道,一位名叫波爾的英國情報官員想要招募一位同名夜班經理做線人。波爾是這樣設定他們的接頭場所的——"他小心謹慎地提前選好了餐館,在前一天晚上就仔細偵查過了:那是一家城外湖邊的小店。他用自己的工作名'本頓'預定了張角落裡的位子,又付了十個約克郡法郎給服務員領班……"

那麼,福克斯有"工作名"嗎?福克斯給出回答:"我們經常使用化名,我們必須確保行動中的化名是一致的,不能和其他的弄混。我們本能地背靠著牆以掌握全局,確保談話對象的臉不會被路人看到。基於我們所執行的任務,選定的會面地點通常需要多個出入口,比如隔間或者隱蔽角落的私人座位。許多行動都定在一天中不很尋常的時間段,比如深夜。也許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會面地點的監控攝像頭和經常光顧的客戶類型。在當地警察常去的地方策劃一次秘密行動,或者在一個可能被認出來的地方與一位知名人士會面,都是毫無意義的。"

雖然一些間諜會在美食餐館碰頭,但情況並不總是如此。莫蘭指出:"應該注意的是,雖然你可能經常會用美國政府的錢吃到一些高級料理,但也會有一些時候,你得面對某些令人討厭的人,吃一頓難以下嚥的飯。"

熊貓快餐、帕內拉麵包、麥當勞和星巴克等連鎖店都有標準化的佈局,並營業到很晚,是便利的間諜會面場所。福克斯透露了一位CIA教官想出的一個妙招——用星巴克禮品卡作為接頭信號,而不是用傳統的粉筆記號和拉下百葉窗的方式。

CIA前間諜自述:不僅在熒幕中,現實中的間諜也偏愛在餐館搞事情

"他給每個人一張禮品卡,告訴他們,'如果你們需要見我,就買杯咖啡'。然後,他每天都會在網吧電腦上查看卡號,如果其中一張的餘額用光了,他就知道有活幹了,這也省得他每天開車經過一大堆不同的信號點,檢查粉筆記號和降下的百葉窗。而且,這些卡號與身份證無關,所以整個流程非常安全。"

儘管福克斯對這種信息化的辦法很感興趣,但年長的教官們卻不大喜歡。她寫道:"我們很快就能區分出來,那些要求學生們用粉筆做記號的是參與過冷戰的老兵,那些喜歡用電子技術和Wi-Fi的則是現代戰士。"她在訓練結束後被派往東亞某個城市,並很快意識到那裡的人並不是很在意是否留下痕跡。每次她從他們身邊經過時,街邊小吃店或者其他攤販(他們是該國龐大的情報機構的一部分)都會拿出鉛筆和筆記本,記下她的行蹤。

餐館會面有時會引起啼笑皆非的誤會。莫蘭回憶說,有一次,她的目標人物是一名阿爾巴尼亞商人,她堅持要和他在一個遙遠的披薩店見面,結果對方"以為我這麼堅持的原因是為了避免讓他的妻子看到我們,他以為我想和他發展一段'婚外戀'。即使我一再解釋情況並非如此,他仍然把我們的餐館會面當成了約會,甚至堅持要幫我切披薩"。

福克斯和莫蘭都已離開了間諜世界。福克斯嫁給了羅伯特·肯尼迪三世,和她的家人一起住在舊金山,並在世界各地的活動中就"對話與維和"問題發表演說。莫蘭是美國環境調查署的公關主管。她說:"我再也不用外出吃飯了,不過沒關係,我過著更簡單的生活,卻有著更大的目標!"

不過,舊習難改。莫蘭笑道:"我的孩子們認為我瘋了,因為我總想坐在餐館裡易於開展間諜活動的座位上。他們經常懇求我不要再偷聽其他顧客的談話,不要再分析他們的肢體語言,不要再猜測他們之間的關係了。"

幾年前,她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家波蘭咖啡館,捧著筆記本電腦平靜地工作時,忽然聽到了一輛汽車駛過時的槍聲。她就著拿筆記本電腦的姿勢,毫不猶豫地跳過沙發背,逃到了廚房。

圖/網絡

【DAILY MEDIA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