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从古至今,我们从不乏对玉的赞美之辞,不论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还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玉,始终代表着一种中国精神。袁嘉骐大师认为,

玉器是通过提升玉石的美质,创造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是“天人合一”的艺术创造。中国玉器蕴含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哲学境界及艺术境界,中国玉器创造出一个个时代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大美。那么,玉器要如何雕刻,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点,提升它的美感呢?下面我们跟随袁嘉骐老师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主讲人介绍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袁嘉骐,国家一级美术师。玉雕专业本科学科带头人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绿松石雕非遗传承人。1994荣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6年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4年评选为首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2006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2015年聘为由文化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承办“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玉雕专业导师。2016年荣获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评定的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聘为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注重玉雕创作中的“因材施艺”

美玉无言,需要玉雕师的巧手匠心,赋予它生命的灵性。初次接触一块玉石,我们要怎样创作,才能在最少浪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它独特的美感呢?下面我们分别从形、色、质、化腐朽为神奇、结合工艺流程五个方面来看。当然,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这五项不能完全割裂开来,需要根据玉石本身的情况,有所侧重、全面考虑

从玉石形的角度设计

“因材施艺”的第一步,是相玉。相玉,是艺人在雕刻前,要把石头放在案头,一直看着,来确定雕刻的题材、构图等方面。通过相玉的过程,感受玉的长势与特色,即玉的“形”,发挥玉的自然美感。也就是许多玉雕大师常说的“一相抵九工”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以上面这块原料为例,袁嘉骐老师看到这块原料,结合他在曾经的知青生活中看到的清晨牧童去放牛的场景,以这块玉石原本的形状为牛群和孩子们背后的山峰,雕刻出了这件作品。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再来看袁大师的作品《推敲》,在一块倾斜向上生长的山形的戈壁玉上,袁大师借玉的长势雕刻了一个山寺的寺门以及几位小心翼翼不知该推门还是该敲门的前来借宿的僧人。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意境表现出来。

从玉石色的角度设计

在和田玉的创作中,一般来说都会把和田玉的糖色和其他颜色全部去掉,只留白色部分。但是袁大师则认为,糖色也是和田玉的一部分,并且也非常美丽,应该利用糖色的反差,来衬托白玉的美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上图是袁大师的作品《雪霁》,表现了刘邦征战北方的场景。它是由一块质量极高的新疆糖白玉雕刻而成,与众不同的是,袁大师将白色部分作为衬景,只雕刻糖色部分,既形成了色彩反差,又保护了原料。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再来看袁大师利用

和田青花料雕刻的作品,表现了“舌战群儒”的场景。袁大师利用原料本身“三段式”的色彩,以黑色为背景,表现浓重的夜色,再雕刻军旗、营帐,描绘出紧张的战场氛围。

从玉石质的角度设计

“质”一般是指单色的玉。比如深色的玉石适合做比较有力度的题材,而浅色的玉石则比较适合做秀美的题材。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上图是袁大师化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描绘了孩童放学的场景,整个氛围比较轻松活泼,适合用这种白色的玉石来雕刻。

化腐朽为神奇

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在玉雕上是指将原本质量不太好的原料,加以艺术创作与加工,从它本身的特点出发,弱化缺陷,突出优点,来提升它的价值。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第一届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大师是一位承上启下的玉雕巨匠,可以说将“化腐朽为神奇”做到了极致。他利用玛瑙自然固有的颜色,雕刻出了这件“天人合一”的作品,现在仍作为国宝被珍藏。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王仲元先生是第二届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他也非常擅长“化腐朽为神奇”,他用被弃置的玛瑙废料雕刻的 “龙盘”和“虾盘”,如今都作为国宝,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与工艺流程相结合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上图为4000年前出土的微雕玉器,在中上部宽度仅有0.1毫米的位置就有7根雕刻的线。难以想象古人在当时设备条件极其落后的环境下,要付出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精细的雕刻。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上图是70年代的玉雕工具,那时工具并不先进,单单是学习工具的使用与修理就要花费很大气力,一个小小的工具,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来修理,可能只需要用两分钟。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做玉雕还是非常困难的。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升级,想要做好玉雕容易了许多。但是,袁大师说,作为现代的手艺人,我们依然需要

怀着敬畏之心,去重视手艺本身

读懂玉雕的“艺术语言”

形式美

形式美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范畴。并自觉地、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高度。它凭借视觉上对:旋律美、节奏美、色彩美、光感美、线条美、构成美等的研究及感受,并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在设计玉雕作品的时候要有“经营”的思维,要经营构图以及形式美感,比如横向构图一般用来描绘恢弘大气的场景。就如同袁大师上面的这件作品,通过线条的流动,表现出整体的韵律感、流动感、形式感。

意境美

意境是客观的生活、景物与主观的思想,感情相融的产物,它是艺术的灵魂。玉器设计中呈现出引人入胜、摄人心魄的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借物抒情的意境美。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袁大师非常喜欢在作品中化用古诗词,比如上图的这件作品就是化用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利用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有助于欣赏者代入作品意境,增强作品表现力。

玉器设计当创新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历史如何发展,玉那至尊、至爱、至善、至美的地位永远存在于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古之“感人心者,莫先乎于玉”。 所以中国玉文化不仅属于历史,它更应该属于今天,属于我们新时代。

与时俱进,必然需要创新。玉雕这一传统技艺要在现代的滚滚浪潮中站稳脚跟,也离不开创新。袁大师说,中国玉器和中国玉文化是民族文化之魂魄,不同历史时代承载着不同的精神符号和文化信息,这是中华玉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核心原因所在。而现在大量充斥于市场的玉器商品,文化功能萎缩,普通消费者对玉器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肤浅层面,一棵白菜就是“百财”,猴子子背猴子就是“辈辈侯”,瓶子里插三杆戟就是“平升三级”,诸如此类。市场上将博大精深、神圣、典雅、崇高的中国玉文化变为祈福功能,保平安功能及仿古工艺品的庸俗化玉器商品。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骐大师告诉你好玉应该怎样“琢”

图为袁大师创作的红色题材作品

大师寄语

琢玉最大的特点是“因材施艺”,是通过提升玉的美质,创造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是“天人合一”的艺术创造。而这一切都源自于琢玉人发自心灵的情愫,及琢玉人自身的品格、学养、天赋。近年来我更偏爱创作反映当代文化,生活的题材,反映当代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而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是对人,对人性,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来由衷的礼赞。而探索传统玉器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契合点,探索当代玉器艺术全新的审美语境和全新的精神空间,创造玉文化新时代风采是我们琢玉人的终极宿命与天职。玉是修炼的践行,琢玉是心灵化的艺术。

年轻的设计师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想要成为一个玉雕艺术家,首先是要沉淀,沉淀自己的文化内涵,沉淀自己的造型能力。其次是心要静,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做玉更要沉得下心。我希望年轻的设计师们进入这一行,能够沉下来,创造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财富。

大师在最后说道:“大琢由心至,意韵仍天成。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琢到用心动情时,美丽的玉石会说话……”宝石君觉得,这句话可以给许多年轻的设计师一些启发。就像琢玉时要剥去皮色一样,我们也要剥掉自己的浮躁,用心感受,用心创作。也许当你真的琢到“用心动情”时,你就会获得那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小惊喜。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摘于:G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