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人大賽》被評"神仙打架”:優秀是因為做到了這幾點

1

總檯出了一真人秀節目,名叫《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下稱:主持人大賽),賽事節目一出,就相當火熱,以至於在微博、百度熱搜榜持高不下。這個節目的很"硬核":

一句話介紹評委,選手3分鐘自我展示。

為何介紹評委的時候不能多幾句話?不介紹詳細些?因為,選手、評審、嘉賓都很大咖,無需多言,名字就是他們的名片。

再來看看比賽現場,時長95分鐘的節目,開門見山,沒有娛樂綜藝中的重複閃回,也沒有調氣氛的話語,甚至省去了選手的自我介紹,直接開賽。每個選手上臺只有兩項任務:一個3分鐘自我展示和一項90秒即興考核。各路大咖相聚舞臺,激烈角逐被媒體譽為"神仙打架"。

央視《主持人大賽》被評

隨之上熱搜的還有評委董卿的點評,對此,央視在官微中這樣點評"董卿式點評":董卿的點評依舊還是溫柔卻有力量。一針見血,一語中的,聽後會有"原來是這樣""原來還能這樣"的恍然大悟!

央視《主持人大賽》被評

還有媒體點評該節目:無論選手、評委還是點評嘉賓,都代表了當今中國主持界的最高水準。

可想網友和觀眾的期待與激動,守時看節目,又成了我們每天的作業之一。

2

上一次聽到"神仙打架"這個詞,是在《奇葩說》第五季的一場辯論。

"奇葩星球新技術,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知識共享,你支持嗎?",這一場辯論被譽為《奇葩說》第五季的巔峰之戰,短短的十幾分鍾,讓我們聽到了許多知識點,也刷新了我們對知識的看法。

本是抱著看辯論的心態而已,卻不曾想從中知道了那麼多知識:

《三體》的面壁者和破壁人、開爾文演講中的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華氏451》的隱喻、古典油畫和莫奈梵高、荷爾德林的詩句"將人間變成地獄的原因,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最後是知識共享、知識進步和知識否定、知識產權制度的合理性爭辯……

大量的知識點令人折服,而陳銘和詹青雲的開槓環節,被網友們戲稱為"神仙打架":

詹青雲:知識是人腦海中相信為真的東西。陳銘:不!知識是可證偽的外部客觀世界的規律總結。詹青雲:知識之所以可證偽,是因為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人相信不同的東西,而不是用一個芯片統一所有人的思想。陳銘:對方剛才說熱力學的時候,說開爾文說這所大廈落成了,但還有半句話被你掩蓋了,那就是還有兩朵烏雲飄在上面,是不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所以知識壟斷帶來知識控制。(劃重點,兩朵烏雲啊!)詹青雲:用一張芯片統一所有人的思想才是最大壟斷。

央視《主持人大賽》被評

……

一分半鐘之後,觀眾意猶未盡,卻又情不自禁鼓掌叫好,這麼短的時間裡,給我們普及了中外歷史的知識點。真是分分鐘給兩位大神給跪了。

央視《主持人大賽》被評

3

通過這兩檔節目,我們都知道想達到"神仙打架"的級別,靠的是知識,而知識的背後,還有這幾點不容忽視。

持續學習

如果沒有深厚而完整的知識鏈條,如果沒有豐富的閱讀,主持人裡的選手們不會即興說出直扣人心的演講,陳銘不會說出那"兩朵烏雲"。

畢竟,道聽途說的知識,經不起考驗。

"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曾說:

"現在商業和技術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他們不斷地分析你討好你,試圖通過各種網絡文章、視頻,媒體廣告影響你控制你,讓你的行為更符合他們的商業或者其他利益,讓你不知不覺地被牽著鼻子走。

所以我們要多讀書,通過知道更廣闊的世界,更深刻更有趣更智慧的人和思想,來確保自己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讓自己獲得精神的自由。"

讀書不再只是為了考高分,而是為了讓有更多選擇的權利,有更智慧的思想要創造自己的生活。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老師說過:"如果你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墮落了。不是說書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讀書這種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於這個現世和現實,你還有追求,還在奮鬥,你還有不滿,你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性,另一種生活方式。"

只有讀書,才能有機會變得更優秀,讀書,是必不可少的成長力。讀書,是我們不可缺少的學習力,跳出舒適區,探索未知領域,通過讀書,開啟新的世界。

深度思考

《教父》裡有句經典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深度思考,就像剝洋蔥式一層層地找出問題的本源,透過現場看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深度思考,能讓你比其他人成長更快。

作家柳一一是我在寫新媒體文一年後認識的朋友,當初她才剛接觸新媒體文,並不懂得模式和寫法。

開始學習寫作後,她與其他作者並不同,不僅限於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後,再套用簡單表面的內容,而是在寫某個話題的時候,會去查證相關書籍或資料,並做詳細的讀書筆記,加入自己當時的想法,還會找到發生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並給出實用、罕見的方法。

因為有深度思考,她寫的文章在眾多觀點文中脫穎而出,不僅摸索出了自己獨特的寫作方式,文章還獲得了大號的轉載,也刷爆了朋友圈。

劉未鵬在他的《暗時間》一書中寫到:看一個問題的解法,必然要看其解法所誕生的過程,背後是否隱藏著更具一般性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原則。

深度思考,能讓你思路更清晰,原則更明確,從而堅持自我,活出自我。

鈍感力

所謂"鈍感力",則是以"力的概念,"使"頓感"這個概念形象化,將其認知為一種有程度差異的能力和社會個體特徵。鈍感與敏感相對,遇到問題時,先停下來,這一瞬間的遲鈍,反而能讓你更能保持理性思維。

在《鈍感力》書中,渡邊淳一提到:"當今社會是一個壓力社會,磕磕絆絆的愛情、如坐針氈的職場、暗流湧動的人際關係,種種壓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樣逐漸侵蝕人的健康。"

人人都有壓力,人人都有無奈。

《鈍感力》這本書裡有一個例子:O先生是一個作家,剛出道時,他一度被認為是最有才華的青年才俊。但是,最近兩年,因為約稿少又被拒稿,O先生則變得消極,漸漸喪失了創作新作品的慾望和鬥志。久而久之,編輯也不再約他,慢慢形成惡性循環,O先生失去發表作品的機會。鈍感力低的人,太容易因為負面反饋而消沉。

要知道,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董卿不會毫無緣由的穩坐央視一姐的位置,選手們也不是一路青雲走到舞臺上。

詹青雲以前的成績也不好,小學不斷轉學。直到高二才獲得了第一名。

央視《主持人大賽》被評

或許正是這段曲折的經歷,使她更努力讀書,並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所以她選擇了香港中文大學讀大學,在學校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後,又申請去哈佛法學院讀了法學博士的學位。而這趟哈佛行的一百多萬費用,都是借來的。詹青雲的迎難而上、不怕曲折,終究在多年後的今天給了她回報,屢屢獲獎,舞臺上一舉成名。

人與人的起點不一樣,但在成為優秀的路上,都是平等的,是否持續學習,是否會深度思考,是否有鈍感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