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瞭解一戰的讀者,無不知道一戰塹壕戰的殘酷。索姆河戰役,英法聯軍先發制,2000門火炮連續7天的瘋狂炮擊德軍陣地後,10萬名士兵展開突擊衝鋒!德國機槍手從地堡裡爬出,馬克沁機槍的交叉火力網讓英軍士兵寸步難行,德軍在40公里的正面,每隔100米就有一挺馬克沁機槍!德軍機槍手加大仰角,打出的子彈都是拋物線,400多挺馬克沁打出的子彈像雨點般砸向英軍士兵,有的子彈竟然從肩膀進入貫穿至手腕。加之德軍採取火力交叉法,英軍一天就死了兩萬多人,傷亡超過6萬!結果就是後來交戰雙方都採取塹壕VS塹壕的打法,再也沒人敢面對塹壕式陣地進行如此大規模的集團衝鋒!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一戰時期的塹壕

那時候的塹壕都布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有坑道,有發電機,有電燈,能打牌,能睡覺,能吃飯,有茅廁,和堆死人的地方!面對這種作戰形式,手雷和迫擊炮被大量應用,但這些武器都是老生常談的,今天要介紹是一種大棒子,它的樣子活像金箍棒,學名就是爆破筒!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聽說當標題黨能當“幫主”!誰不想當幫主?今天幫主當定了!幫主今天講講大師兄的史詩級武器,定海神針,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來吧弟兄們!幫主今天恭候大家!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神棍在手!天下我有!

其實“爆破筒”是中國的說法,嚴謹的講應該叫做“班加羅爾魚雷”!他是一名叫做 “麥克林托克”(McClintoc) 的駐印英軍工程師在1912年發明的,他在“ 班加羅爾” 駐地設計了出了這種爆破器材用於破障清楚鐵絲網。它鋼管填充炸藥製成,頭部安裝有圓錐形保護帽,可避免在粗糙的地面發生磨損,同時也可使其更容易插入亂草叢生的鐵絲網中。鐵管的另一端則為安裝引信,通過導火索和雷管引爆後可以在鐵絲網中開闢長1.8m、寬3m左右的通路!因為長得像魚雷,所以取名為“班加羅爾魚雷”(Bangalore torpedo)。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以色列特拉維夫軍事博物館陳列的早期“班加羅爾魚雷”

“班加羅爾魚雷”在一戰時候開始慢慢的被英法聯軍使用。由於塹壕戰的特殊性,大規模的集團衝鋒已經不太可能,小規模滲透突擊和破襲戰術成為常態,而破障清除鐵絲網是小股部隊必須要做的。 “班加羅爾魚雷”則可以在鐵絲網中為部隊開闢通道,以供人員和裝備通過。

到了二戰 “班加羅爾魚雷”被美軍發揚光大,美軍大規模裝備的長1.5米的 M1A1型“班加羅爾魚雷”,成為部隊中清障的主要武器。其中在“諾曼底登陸”中,面對德軍在海灘鋸齒狀角錐、淺灘中的斜插木樁、木製防坦克三角錐組成的“隆美爾蘆筍”, M1A1型“班加羅爾魚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斜插木樁、木製防坦克三角錐、鐵絲網加地雷被稱作“隆美爾蘆筍“

其中經典二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有很細緻的描寫!

D日,登陸部隊被德軍以“隆美爾蘆筍”+碉堡交叉火力覆蓋的組合,將盟軍登陸士兵“拍”在了沙灘上!這些灘頭障礙物也是一開始搶灘登陸時沒有裝甲部隊配合的主要原因。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隆美爾蘆筍”讓裝甲部隊無法搶灘登陸,交叉火力讓盟軍傷亡慘重!

男主角,米勒上尉帶領士兵到達D1缺口集合點,但是大部隊被打散,面對德軍的防禦工事與制高火力點,士兵無法展開攻勢,他們躲在土坡下面,上面就是鐵絲網和障礙物。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米勒上尉帶領士兵到達D1缺口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士兵們束手無策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弟兄們被炸飛,如何扭轉這頹勢呢?

如何才能逾越這些障礙拔除火力點呢?於是“神器”出現了!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米勒上尉命令把“班加羅爾魚雷”拿過來,注意影片中的英文”bangalore“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工兵送上來的”棒子“上面寫著M1A1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工兵安裝引信,”棒子“上寫著“bangalore M1A1”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裝填引信,準備插入障礙物中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弟兄們躍躍欲試,都準備好了!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注意英文“fire in the hole”!這次不是槍或手雷,而是能爆炸的”大棒子“!

影片繼續,後面的就是狙擊手幹掉制高點的德軍士兵,德軍的碉堡被美軍拔除!為後續部隊打開了通道!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D1缺口處打開,後續部隊蜂擁而至!

美軍的MIA1型“班加羅爾魚雷”,標準彈藥箱內備置相對應的引信蓋子,裝填引信蓋的一端向己,圓錐頭為向敵!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這就是爆破清障M1A1型 “班加羅爾魚雷”

《拯救大兵瑞恩》真實的還原了“D日”那場驚心動魄、血肉橫飛的戰鬥。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班加羅爾魚雷”這樣的破障神器,還要死多少人?!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苦海無涯,愛恨情仇,錯綜複雜,用“班加羅爾魚雷"解決這一切的煩惱吧!

抗戰期間,日軍也大批量裝備制式 “班加羅爾魚雷” ,其中較為常見的是“九八式爆破筒“!這個被中國軍民廣泛熟知,而且從抗戰時期,中國就稱呼其為”爆破筒“。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日軍“八九式”爆破筒

日軍的“八九式”爆破筒廣泛用於戰爭時期,筒內裝混合炸藥,成分為36%的TNT與64%的黑索金,使用拉火摩擦延遲引信,延遲時間6-7秒!而其使用方法別出心裁,喪心病狂! 可以用98式50mm口徑工兵迫擊炮發射,也可以幾根捆在一起用步兵曲射炮或迫擊炮發射!另外這種爆破筒還可以幾根連接成1根,即將圓錐頭拆下對接另一根的尾部!無論哪種使用方式,爆破殺傷威力都相當驚人! 對我中國軍民造成了巨大傷害!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日本東京“三勇士班加羅爾魚雷”雕像

而在中國,提起爆破筒,我想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英雄兒女》中的王成。無名高地上,面對4倍於己的美國機械化師,王成用步話機喊出了“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最後拿起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烈火金剛,屹立人間,英雄的讚歌,傳遍三千里江山!——《英雄兒女》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英雄兒女》中手持爆破筒的王成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美國大兵面對這種“自殺式襲擊”確實嚇得夠嗆!


而志願軍所使用的爆破筒,就是繳獲的美製M1A1型 “班加羅爾魚雷”,因為當時中國並沒有生產或裝備制式爆破筒。

對越自衛反擊戰後,中國發現爆破筒這種“長棍子”不能像“如意金箍棒”似得伸縮,士兵裝備起來行動不便!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手持爆破筒的士兵活像“大師兄”,行動不方便!


面對爆破筒不方便攜帶的問題,中國還研製出了GBP112型柔性爆破筒。該型柔性爆破筒可以彎曲,一節節的,更方便攜帶,而且還能排爆請雷。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工兵的柔性爆破筒,似乎看著也不是很方便攜帶

爆破筒的發明至今已經100多年,各國很多國家仍在裝備!美軍現役M1A2型 “班加羅爾魚雷”採用了 黑索金、粘結劑及增塑劑合成的塑性炸藥。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美82空降師工兵的M1A2型“班加羅爾魚雷”

“班加羅爾魚雷”排障排爆成本低,使用方便,維護簡單,時至今日依然被各國使用。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美海軍陸戰隊工兵使用M1A2型“班加羅爾魚雷”破障

大部分國家的現役型“班加羅爾魚雷”都沒有擺脫早期的樣式,拿起來個個都是“大師兄”!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大師兄”慢走!

今年農業頻道曝光了最新式的柔性爆破,能彎能直,這種爆破筒採用多節設計,內裝短節鋼管,可彎曲和盤卷,在山地叢林地帶作戰遠比剛性爆破筒容易攜帶和使用。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手持最新型柔性爆破筒匍匐前進的工程兵

這種新式柔性爆破筒全長1.4-1.5米, 盤放直徑25~30cm, 全重小於3.5KG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國產新式柔性爆破筒

看來爆破筒在被髮明瞭100多年後,還將被繼續使用,老兵不老,仍將續寫新的傳奇!

它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無所不能的“金箍棒”:二戰步兵爆破筒


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囑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彩雲來娶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