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付出行動,你的焦慮便會一文不值

PART

01

中學的時候,美術課有個男老師,白白胖胖的,像極了戴眼鏡的“岳雲鵬”。他說起話來淡淡的,把一個無相關的課講得寡淡,並沒有什麼存在感。

然而一個學期過去,這個男老師減了20斤,他稜角分明地站在那裡,我們四處找那個胖胖的“岳雲鵬”。

他從此變成了哲學大師,像被減肥打通了任督二脈,美術課的一半時間都在講人生聊理想。

他說的一句話現在想來還覺得很有道理:

“同學們啊,我知道你們都想考上好的大學。但是你7點出門,定個5:00的鬧鐘起來學習,早上鬧鐘響了又響,你按了又按,最後還是6:30起床。何苦呢?你既沒學上習,也沒睡踏實。聽我的,定了鬧鐘,要麼馬上起床,要麼就索性繼續睡,以後別定鬧鐘。”

他頓了頓,“當然,為了不讓自己一整天內疚,你最好馬上起來。”

很多年後,每當我因為焦慮而不知所措,我就會想起這麼一句話:

什麼是焦慮啊?

就像生活裡放進了那隻響了又響按了又按的鬧鐘。

你既不能安下心來馬上努力,又不能心安理得地不努力。

如果不付出行動,你的焦慮便會一文不值

PART

02

忽然想起幾年前的那段話,是因為電臺聽眾的爆炸式留言。又是一年倒計時,大家忙著重新撿起年初的計劃,無論是健身減肥還是備考四六級,準備考研,慌張成了這個時段的主題。

我從眾多小耳朵的留言中總結出了共通的心理:明明知道該努力了,但就是靜不下心來做事!拖延,焦慮,負能量…

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包括我在內,每隔一段時間,積攢的事情多起來,情緒就會到達一個極壞的爆發點,明知道有那麼多事情需要去做,卻始終無法踏實進行,整個人陷入低效率“假忙碌”的狀態,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很勵志”,實則毫無效率。

你也經常陷入這樣的狀態嗎?

一隻鬧鐘掛在心上,催著人起床,但就是不能讓你馬上立馬投入雞血狀態,而你又不捨得這樣睡下去,覺得心有不甘,於是拖沓下去。

最後,你既沒有拼出個成績,也沒有好好享受生活。

如果不付出行動,你的焦慮便會一文不值

PART

03

對於那些不甘願就這樣睡去的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夠消除這樣的情緒,讓人馬上投入到值得奮鬥的正經事中嗎?

今天想要很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幾天的思考,每次內心焦慮,可以試著遵從這幾個步驟,也許就能馬上“起床”,不再於半夢半醒間糾結,不再於賴床之後愧疚,真正告別“消極努力”。

焦慮期4步走:

01.

焦慮時,從一件非常容易實現的小事做起

人的焦慮往往產生目標和行動力的差距,這樣的差距讓人慌亂,沒按計劃進行,就等於“來不及”。

焦慮的時候,靜下來看一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很多事情都開了頭,但沒有進行下去?你是不是也會這樣想:有那麼多事要做,怎麼一件都做不好?

先從一件小事開始吧,這件事必須是非常容易實現的。比如,打掃房間;比如,整理書籍;比如,清洗衣物…

別小瞧這一件事的作用,這是恢復自信、穩定心緒的開端。

有了這件事做支撐,你會有動力去完成更多的事情。

如果不付出行動,你的焦慮便會一文不值

02.

請確保周圍環境的整潔。

焦慮的朋友,請你先確認一件事,你所住的房間或者學習工作空間是否整潔?

無論在家、辦公室辦公,還是在宿舍生活,擁有一個整潔的環境至關重要。一個整潔的空間不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它幫助你集中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是保證效率的基礎。

如果你在辦公室工作,請將辦公桌做一次徹底清潔,擦去灰塵,扔掉抽屜裡的雜物,分類管理文件,把電腦桌面清理乾淨,在桌面上擺上你喜歡的花,綠植和小飾品。

如果你在寢室學習生活,每天首要任務是整理好床鋪。你需要扔掉所有不再用的東西,保持書桌和床鋪的整潔,將不用的書籍資料捐掉或送人,把本學期正在使用的書籍資料整齊擺放,可以在床頭掛上你的名人名言或者喜歡的歌手演員照片,用來激勵自己。

像我經常宅在家裡,要整理的東西就會多一些。每天早上在練琴前,我會確保在我視線內不會出現“髒亂”的東西,保證床鋪是整潔的,廚房是乾淨的,地毯上沒有雜物,兼作辦公桌的餐桌上沒有食物殘渣,物品規規矩矩地擺放歸位,心就能安定下來。

一個整潔的空間,給人營造良好的奮鬥氛圍,如果“放眼望去,全部都是我喜歡的東西”,那還有什麼理由,不打起精神去奮鬥呢?

如果不付出行動,你的焦慮便會一文不值

03.

把拖延許久的事情寫在一張紙上,一件件去完成。

人慌亂,有時是因為拖延的事情太多。

把你拖延的事情一件件寫下來,可能是某篇論文需要月末交,某個會議需要安排的重要事項,也可能是髒碗筷還沒有洗,誰的微信留言還沒回復之類的小事。

列好一張清單,把所有你拖延著的事都寫下來,不要漏下任何一件。

給自己打一針強心針,一件件去消滅這些事,你會發現有些事5分鐘就可以解決,有些事並沒有那麼難完成。

這個熱身過程,幫你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讓你全身心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中。

如果不付出行動,你的焦慮便會一文不值

04.

按照“想實現的程度”,從高到低,寫下你現在的目標。

現在的目標分為緊急和不緊急的,重要和不重要的,拿出一張白紙,按照“想實現的程度”,從高到低,把你的目標寫下來。

人的精力有限,與其同時做幾件事,不如把一段時間專注於最想要實現的事情上。看起來的“慢慢來”,實則才是“最快”。

到了這個步驟的你,已經為自己掃清了努力路上的諸多障礙,道路寬敞,盡情奔跑吧。

如果不付出行動,你的焦慮便會一文不值

後來被現實磨平稜角,開始懂得了當年男老師說的那些道理,我們千萬不要做不肯付出努力,又不甘願平庸的人。

適度的焦慮是健康的,是進取心遇到了當下並不是那麼好的生活,提醒你不要在半夢半醒間,一邊蹉跎人生,一邊愧對自己。

時間到了,我該休息了。

END

如果不付出行動,你的焦慮便會一文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