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並沒有在強調好看 是性冷淡風的核心,

打破了原本單一的審美標準,

我們強調的是個性好嗎?

現在懂得為什麼說這種風格好穿了吧~

不挑身高,不挑顏值,平胸更好

性冷淡風這個詞不知是誰創造的,快準狠地總結出了這種風格的精髓,時至今日,不知該用哪個專業點的詞來替代它。

中性風麼?不準確。

極簡風麼?不完全。

森女風麼?不大對。

性冷淡風和中性風、極簡風、森女風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一句話。

如果你穿得讓女人覺得高級、有錢、有氣質、時髦、利落、高冷;同時讓直男直呼看不懂並連上樓喝杯咖啡的慾望都沒有的話,那你就算成功演繹了性冷淡風。

近些年出現了一批以性冷淡風聞名的時尚icon,Pan心目中也有那麼頗為有代表性的幾個,她們的風采我們先來好好領略一下。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帥氣性冷淡風總頭目:Tilda Swinton

讓我來介紹Tilda Swinton,這一天我排練了好久。

她出生自真正的蘇格蘭名門望族,她是自帶冰冷氣場的冰雪王后;

她有高挑瘦削過超模的0號身材,有輕輕鬆鬆讀劍橋的超高智商;

她是奧斯卡最佳女配得主,可她居然同時還是一個寫詩做行為藝術的文藝鬥士。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一句話,她是好萊塢雌雄同體無法被超越的唯一神奇存在。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旁邊那個大鬍子是她男票,小她19歲,是個畫家,倆人頗為傳奇

作為帥氣性冷淡風總頭目,蒂達最大的本事有仨。

第一,作為一個直女,竟然把大背頭這種沒有人性可言的髮型梳得比男人還要帥!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第二,不像我們穿裙子是小妞,穿仔褲是阿飛,蒂達穿裙子和穿褲子都一毛一樣的颯爽,風格永遠如一。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第三,所有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好像永遠都不需要熨也不會皺。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北歐極簡性冷淡街拍王:Christine Reehorst

一個住在荷蘭小鎮上的姑娘,為了方便騎自行車和逛超市,穿出了一個紅遍世界的套路。

再不認識Christine Reehorst,說性冷淡風真的就太晚了。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全世界都在抄她的套路,因為她的造型真的是最簡單、最好抄的。她的造型特點就是把那些個老頭兒老太愛穿的東西穿出高水準。

穿去樓下買醋買鹽的塑料拖鞋。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抹了花露水去散步穿的老頭衫。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或者看著像迪卡儂兩百塊的球鞋(雖然並不是)。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總之,那些看似和時髦無關其實超時髦的東西,就是搭配好手Christine Reehorst的最愛。

想要職業點兒、精神點兒的時候,她就任性地找雙尖頭細高跟來解決問題了事。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Christine說,她最喜歡的單品就是廓形的一切,她最喜歡的設計師是斯堪的納維亞那圈兒的的,說直白點,就是北歐風,極簡、乾淨、無裝飾。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日韓小清新性冷淡網紅:Ann Kim

亞洲面孔的Ann Kim是美籍韓裔,是鼎鼎大名的時尚博主,來,觀賞一下她的主頁: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眼熟嗎?

是不是頗像咱早期豆瓣走出來的那批紅人,一派雲淡風輕又日和的清新感?

她穿衣服和她頁面的風格如出一轍,黑白色是她永遠的選擇。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Ann Kim長得真的叫普普通通,乍一看就像我們大學隔壁宿舍的女同學,但穿衣服就不像了。

隔壁女同學的緊身仔褲修身連衣裙她一件都沒有,絕。對。不穿任何修身款的東西,一切的一切都是寬鬆的: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尖頭細高跟五個字她不會寫,穿高跟就一定是穆勒鞋。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不知道啥是穆勒鞋啊?就是高跟皮涼拖啦: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Ann Kim海藻一樣的自然黑髮配上她“男人對啥無感我就穿啥”的派頭,讓我覺得她好像性冷淡風裡的清新小天使。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這些造型看著明明既簡單又好拷貝,偏偏,咱多數人穿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一穿寬鬆的褲子就好像要去跳廣場舞或者練氣功: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一穿高跟涼皮拖就好像隨時會靠著門框嗑瓜子: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一穿廓形裙要麼就像懷了孕要麼就是時刻準備著參加女鬼cosplay爬梯: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性冷淡風怎麼穿才夠正港?今天掏出靈魂和各位聊聊,我們該怎麼搞定這個問題。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不夠瘦就啥都甭想了

性冷淡風的靈魂,是殘酷得令人落淚的一個字:瘦!而且這個瘦,必須是全面的瘦,從鎖骨,到胸部;從腰肢,到腳踝。

最要緊的,四肢必須纖細,身體必須要扁平。

一豐滿,就有了肉;有了肉,就有了肉感;有了肉感,哪兒還有性冷淡?

所以,必須瘦,不瘦,就沒有性冷淡的資格,懂了哦?

跟彩色說再見

別想做小公舉了,跟所有熒光色馬卡龍色絕交,黑白灰藍棕米是唯一的組合方式。

如果已經決心走高端性冷淡路線,就拋開彩色的一切單品吧,把少女心拿來買買粉色叉子筷子梳子還有手機殼算了。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剪裁面料要到位,衣服牌子得選對

Jil Sander是極簡性冷淡的大佬。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Acne Studios是完美剪裁性冷淡的好手。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The Row是優雅性冷淡的行家。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可是一條棉麻圍巾一千五,一雙兩根帶子的涼拖兩千八,一件基本款白襯衫三千五,一件大衣八千上萬。

拋開這些價格昂貴的品牌,性冷淡風最常出現的地方,可能就是近些年最火爆的那些快消服裝店了,尤其是以Zara為首的一系列西班牙快消品牌,一改往年浪漫輕熟的風格,緊追極簡性冷淡風的步伐。

這兩年的海報都是這一款的: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但聽一句話:買!不!得!

性冷淡風的女裝品牌因為拋棄了多數女裝花俏多餘的部分,靈魂只有兩樣東西:面料,和剪裁。Zara這樣的品牌裡,剪裁或許有的還過得去,面料就別想啦。

價格合理又值得買的性冷淡品牌在這裡!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Theory絕對是以極簡設計、低調顏色和優質面料捕獲人心的良心品牌,尤其是它家的基本款襯衫與打底衫。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除了大衣西裝,多數單品都在一千出頭的樣子,而且不高冷,常打折,最最適合上班族,你值得擁有。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Christine Reehorst和Ann Kim都是COS的炒雞粉絲,沒兩件COS簡直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性冷淡風愛好者。

這個牌子是H&M的高端品牌,H&M是出了名的穿兩水就嗝兒屁,COS絕對不會,可以穿好幾季。

COS最值得買的是它的廓形單品,比如廓形裙、廓形襯衫,有小小設計感,又不會太複雜,面料還舒適。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再廢話一句,它家的男裝款式才叫一個棒!如果你希望擁有一個簡約英倫風的男票,如果他條兒不夠順,就先把他搞瘦,然後,給他穿COS,就成了。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說起來是"高端品牌”,價格辣叫一個親民,長外套一千塊,連衣裙大幾百塊,恤衫兩三百塊,一句話,買不了你吃虧,買不了你上當啊。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和COS水準差不多,街牌Zara的高端品牌。


COS和Massimo Dutti的風格有明顯區別,COS更森系,更休閒,Massimo Dutti更成熟,也更有都市感,看模特就知道兩者定位是有區別的。

Massimo Dutti最值得買的是外套和大衣,挺括,面料好,關鍵是款式簡直是無差別的適合全人類。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她家的衣服很有水準,隨便拎上兩件搭在一起都是時髦有範兒的性冷淡風女郎(你。得。瘦。),逛得超市約得會,吃得串串上得班。

價格實惠,一件皮衣也才兩千塊不到,一件大衣一兩千也很常見,恤衫短褲半裙這種夏季常見單品三四五百隨便買。西班牙官網最便宜,美國和中國一樣的貴。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這個是包包的品牌,完美極簡性冷淡風。

是少見的你看圖片啥樣包買到手上就長啥樣 的品牌,因為它家所有的包都方方正正規規矩矩簡簡單單到難以置信(其實聽它的名字就能想象得到啦)。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會出現很有幽默的配件,木製的、皮質的、繩子的。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這個牌子也是長腿網紅鼻祖晚晚最喜歡的品牌,我注意到微博一天到晚有人在她的評論裡問包是啥牌子,可見此品牌美則美矣,可群眾基礎還是不夠好。


穿一身COS背一個Building Block,無論你長得多妖豔,就是想不性冷淡都難。

衣品 | 性冷淡風,其實是更高級的性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