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作者 /迷妹

“我性感嗎?”這是周冬雨老問身邊人的一句話。

儘管這只是一句玩笑,沒有人認為她會與“性感”這個詞兒沾邊,但在最近的《NeufMode九號摩登》封面中,淡妝素裙的她,嬌俏又慵懶地望著鏡頭,竟然破天荒地有了幾分性感。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周冬雨總是在推翻大眾對她的認知:看似溫柔、文靜的她,其實是個直腸子的北方妞,說話還帶著點大碴子味兒;纖細、單薄的身板看似侷限很多,卻能幾次逢凶化吉,讓角色變成“非她不可”。

出道不到十年,她在銀幕上的角色,已經三次推翻重建:從“靜秋”式的清純女主,到以“安生”式的率真女孩,再到如今通過“陳念”塑造的隱忍少女。周冬雨一直在證明著,自己是無法被定型的那一個。

1

2016年,站在金馬獎的頒獎舞臺上,周冬雨把獎盃舉過頭頂,感謝了張藝謀把她帶入電影世界的那一刻,那是她演藝生涯的開始:

2010年高考前夕,作為高三舞蹈班的學生,周冬雨來到南京參加藝考,彼時恰逢《山楂樹之戀》劇組在全國海選女主角,於千萬人中,張藝謀一眼就看中了她,乾淨得像一張白紙,山泉般清澈的眼神中,帶著點兒小小的憂鬱,似乎全然不懂人情世故。

這張“初戀臉”,讓周冬雨得到了飾演靜秋的機會,儘管她與原著中身形豐腴的“靜秋”相去甚遠,演技也顯得稚嫩,但好在本色出演,並不生硬、匠氣。不同於鞏俐、章子怡等初代謀女郎初亮相即一鳴驚人,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周冬雨更像個鄰家女孩,寡寡淡淡,她身上“麻雀變鳳凰”的故事遠比電影本身更有趣。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周冬雨都活在“謀女郎”的身份中,延續最初令她成名的“清純”形象,在 “悲情女主”的戲路上越走越遠。在《山楂樹之戀》後,她陸續接拍了不少作品,電影與電視劇兩方涉獵:《傾城之淚》中,她飾演一個罹患骨癌,最終為愛奉獻的悲情角色“給力妹”,《宮鎖沉香》中,她是單純善良、隱忍屈辱,最終收穫真愛的宮女沉香,《湘江北去》中,她是溫婉又執著的楊開慧,《同桌的你》中,她是文靜秀氣、默默付出初戀情人周小梔……

這些戲中,她的搭檔是李治廷、陳曉、保劍鋒、林更新,許多人覺得,身材單薄的她像是一個未成年女孩,甚至不能撐起一個女主的分量。後來周冬雨回憶到,那段時間的自己常被自卑與自我懷疑籠罩,在網上看到負面評價,常常問自己:“我是不是還沒長開呢,我長大了就會變成婀娜多姿的女人。”

而這個時候的她絕對不會想到,兩年後她與余文樂組成的“宇宙夫婦”CP,會讓全中國的觀眾嗑糖到上頭。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心花路放》中的殺馬特周麗娟,是第一個讓觀眾看到周冬雨另一面的角色,據說這個角色是周冬雨自己爭取的,作為演員的她,第一次有了轉型焦慮,她說拿下這個角色“就是想做個改變”。

把這樣一個叛逆少女的形象交給周冬雨來詮釋,甯浩也拿不準,他對周冬雨的表演要求是“演得越村越好。”不僅要抽菸喝酒紋身燙頭,還要用河北方言罵髒話,沒想到,甯浩這一放手,還真的激發了周冬雨身上的隱藏技能。電影中,她貼著“蒼蠅腿兒”,染著一頭黃毛,把皮膚整得黑黃黑黃的,一口塑料普通話貢獻了影片近四分之一的笑點。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自此以後,周冬雨似乎找到了自己作為演員的那個勁兒,從千篇一律的“小白花”角色中縱身一躍。

2016年,周冬雨遇上了《七月與安生》和曾國祥,迎來了事業的巔峰。事實上,製片人陳可辛一開始是想讓她來扮演“七月”的,但周冬雨看過劇本後,堅持要出演“安生”,導演讓她試試,沒想到這一試便成就了她最經典的銀幕形象。後來陳可辛覺得,周冬雨絕對就是安生,比安生更安生。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在片場,導演曾國祥一度讓演員們自由發揮,周冬雨第一次開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演戲。她覺得“特別爽”,一直不自信的她,好像突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演戲方式——過去的周冬雨“不敢隨便發揮,怕被罵。”而“安生”之後的周冬雨,必須得小心兜著,以防發揮過度。

從少女到女人,周冬雨詮釋了一個嚮往自由,勇敢追求愛慾的安生。在這個角色中,你可以窺見周冬雨的一部分靈魂,少女時期的安生,活動又靈動,成年後的安生,細膩而敏感。

這個角色為周冬雨迎來了生涯的第一座影后獎盃,於是又回到了開頭那一幕,“影后”周冬雨顯然還沒學會調整情緒,在鎂光燈下,緊張地說話有些結巴,甚至搬出了“光宗耀祖”這樣的詞。

那一年,吃過 “宇宙夫婦”糖的觀眾,再一次被周冬雨的“可愛”折服,哎,這小姑娘,怎麼這麼真實?

2

《七月與安生》之後,關於周冬雨演技的好評紛至沓來。在《奇門遁甲》劇組,倪妮對她的臨場反應速度與靈感到驚歎,田壯壯不止一次地讚歎她在演戲時的節奏感,劉若英說她是個演技天才,有著許多即興的部分;郝蕾對她的評價是“非常自如、享受地生活在電影裡。”

清秀恬淡的少女顏,與北方人大剌剌的豪爽,在她身上融為一體。平時看著大大咧咧、風風火火,是個不折不扣的“老鐵”,哭起來卻梨花帶雨、弱柳扶風,讓人心疼;與男演員搭戲時,她總是能夠輕鬆把握對話的節奏感,製造一種若有似無的“反差萌”,讓“大叔與少女”的組合變得有說服力。

她不再為自己的身形煩惱,反而自得其樂,在自黑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在知乎“平胸的姑娘有什麼好處”的問題下,周冬雨寫道:“平胸沒什麼不好的,演戲的時候上山下海跳樓跳崖的沒什麼累贅,生活裡隨便買件小號衣服就能穿。”

演戲上,周冬雨像“開了掛”一樣,越來越放飛自我,自在地浸潤在各式各樣的文藝片與青春小品中。她接連出演了《喜歡你》、《指甲刀人魔》、《春風十里不如你》、《後來的我們》、《縫紉機樂隊》等作品,她所飾演的顧勝男、艾米麗、肖紅、方小曉全都不按常理出牌,這些角色活潑中帶著機靈,機靈中透著點兒小智慧,無一不映照她的真實性格。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就在她安然享受演戲帶給她的鬆弛感時,挑剔的觀眾再次給予了她警告:“怎麼演什麼都一樣?”而作為演員的周冬雨並非沒有這樣的敏感,她向媒體坦言過她的焦慮,因為演一些其他的平淡的角色,“觀眾不會記住。”

電影市場的叢林法則不會善待任何不思進取的人,對於演員來說,瓶頸期會比從前來得更快更頻繁,哪怕當時的周冬雨才26歲,甚至有影后獎盃認證。

《少年的你》中“陳念”這個角色,是曾國祥的堅持。《七月與安生》後,曾國祥對周冬雨讚譽有加,到了《少年的你》中,曾國祥希望能夠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周冬雨。“陳念”這個角色,跟周冬雨以往所有的角色都不一樣,甚至跟她本人的性格也毫無相似之處。

周冬雨大概不會想到,曾經令她自卑的小身板竟成了她最大的優勢,在大銀幕上扮演一個普通的高中女生竟然絲毫不違和。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在片場,曾國祥反反覆覆強調一句話:“我不要周冬雨,我要陳念。”這意味著周冬雨需要戒掉以往自己熟悉的表演方式,那些不自覺地小動作、微表情統統都不能要。對於周冬雨來說,最難的其實是把“自己”從角色中“拔出來”,呈現一個完完全全不同於周冬雨的人,換句話說,其他電影需要她“放”,但在《少年的你》需要她“收”。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好不容易把自己裝進角色,現在又要把它拔出來,片場的周冬雨一度感到崩潰。陳念這個人物,家庭背景、身世經歷很完整,對於周冬雨來說,“家庭”她可以試著去代入,因為自己小時候就住在那樣的房子中,但校園暴力的經歷,她卻無法感同身受,每天都要去理解角色的行為和動機。

演員出身的曾國祥有一雙慧眼,長期在片場對青年演員的觀察,令他能夠準確捕捉到演員身上最本質的部分。他覺得陳念與周冬雨身上有共同點,就是“倔”,“你不要看周冬雨平常嘻嘻哈哈的、鬼馬的,其實內裡是一個很堅強的人。”與其說是導演的期待使然,不如說是周冬雨逼著自己完成了這個角色,她從來就不是認命的那一個。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周冬雨曾在知乎寫道,自己很喜歡《水形物語》中薩莉·霍金斯的表演,她認為“她心裡有個很大的世界,你知道你看不到,我覺得只是表演很厲害的一個狀態。”如今看到,這更像是周冬雨給自己的一個期許,你不知道她哪一天會達到,但你會覺得,她一定能夠達到。

3

“演技是一種生存工具,如果不演戲,我大概就只能賣萌了。”

戲外的周冬雨,是大家嘴中的“冬叔”和“小黃鴨”,熱衷於在知乎發言、在微博自黑和解嘲、在留言區和網友互動抖機靈、在綜藝上論家裡長短,是個不折不扣的元氣少女,面對媒體時,她總能用“冬式”玩笑,四兩撥千斤:

“傳授下瘦腿秘訣?”“P圖師P的!”

“平胸有什麼好處?”“省布料!“

“剃寸頭的感覺怎麼樣?”“省水!”

“你覺得現在自己成熟了嗎?”“我覺得我的前一秒永遠要比現在要幼稚和可愛。”

她是媒體口中的“演技派”,90後小花中的佼佼者,前輩眼中的天才,她是演員、出品人和時尚Icon,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周冬雨,看起來好像越來越自如,越來越享受自己的身份和狀態了。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事實上,四年前的周冬雨,完全是一隻天不怕地不怕的“野生動物”,當時的網絡輿論也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切都要回到那檔給她招黑的綜藝節目:王迅要與她合影,她先是直率拒絕,再是勉強配合;見到孫紅雷,全然忘了晚輩對前輩的尊敬禮儀,脫口就直呼其名;面對緊鎖的古建築大門,她上來就用腳頂……儘管長輩們紛紛力挺,“關係太熟才這樣”,但“沒禮貌”、“情商低”、“口無遮攔”還是成了她撕不去的標籤,為此幾年,她都不得對著媒體一遍又一遍地解釋。

有一陣子,她總是小心翼翼地面對媒體,努力適應“成人世界的規則”,被cue時,總是用一招“狗頭保命”式的謙虛回應,收斂起性格里耿直的部分,求生欲呼之欲出。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漸漸地,她明白網友的“勢力”,是衡量她成績的標尺。她曾坦言,金馬給她的人生劃下了一道分水嶺,金馬之前,惡評如潮,金馬之後,大家好像一下子重新認識了她,“連襪子穿錯了顏色,都會有人大呼’好時尚’。”那些寄居在她原生性格里的狂野部分,那些被全網黑的“雷人語錄”,都被詮釋為一種天才式的“不食人間煙火”。

她形容自己,是一個“挺感性、容易難過、挺玻璃心、挺脆弱的人”,在面對惡評時,常氣到“想跳樓”,但在無數次情緒反覆中,她嘗試去放開,不再執著於別人眼中的自己,面對惡評,一句“哦,好吧”就可以輕鬆帶過。她坦言道:“我覺得人生短暫,怎麼開心怎麼來,老天爺好不容易給我一次生命,我不會給自己太多拘束。”

經典熒幕形象的塑造,周冬雨如何成功演繹“比安生更安生”?

現在的周冬雨,面對媒體時已經坦然又自若,完全是一個成熟的女演員,但工作外的她,很享受自己作為孩子的狀態,不吝在微博、綜藝上分享家庭的日常:“吃完媽媽做的麵條,跟爸爸踢會兒毽子,跟妹妹爭論下媽媽最愛誰,誰才是親生的,誰是路邊撿的孩子,跟姥姥打會兒撲克,贏幾塊錢,感覺好像擁抱了世界。”

她身上時不時閃現的少女感,總是讓人想到李心潔、周迅和奧黛麗·塔圖。

這樣的周冬雨,似乎才是真正的周冬雨,介乎於青春期與成人世界,儘管身上有磨不圓的稜角,但那又如何?27歲的周冬雨,人生才剛剛開始,戲裡戲外,會遇到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