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學區房到底有什麼好如何看待?

深圳學區房到底有什麼好如何看待?

深圳學區房到底有什麼好如何看待?

深圳學區房到底有什麼好如何看待?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買學區房,這是因為深圳的中考錄取率僅有50%左右,而高考本科錄取率平均高達90%。也就是說,深圳幾乎是通過中考決定了小朋友未來的發展。
也許有家長會說,小孩只要學習努力就可以了,無論在哪裡都能成才。這點是必須承認是對的,到哪裡都要努力才行,否則即使在好的學校也跟不上。但好的學校最大的好處在於學風抓的緊,老師能力強。(以八大名校為例,特級教師人數就比普通的公立學校多出一大截)。
此外,2013年深圳開始逐步採取學區房鎖定政策,該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學習美國讓孩子就近入學,不能擇校。但實際上,該政策再一次凸顯了戶籍和房子的重要性!
根據政策規定,有戶籍有房子且人戶一致的優先入學,早買房的也優先,有戶籍沒房子的次之,沒戶籍有房子的再次之,至於沒戶籍沒房子的按照積分高低接受統籌。
值得一提的是,對戶籍設限,其實並不新鮮,新鮮的是,連住房面積大小也成了學位限制的門檻。

深圳學區房到底有什麼好如何看待?


不久之前,深圳某名校出臺新政,對小戶型學區房申請學位設限:面積小於30平方米的學位房,需要實際居住六年以上方能申請學位;而大於50平方米的,只要一年即可。該政策因涉嫌歧視,隨後被撤銷。
是不是本地戶籍,購買年限是不是足夠長,乃至學位房面積是不是足夠大,接二連三成了就近入學的限制門檻。
這兩年的網絡上,不斷傳來“別了,學區房”的聲音。然而,事實一再證明,這只是一廂情願。
學區房的重要性更甚於以往。考慮到六年鎖定期的存在,優質學區房的供給也會相對減少。加上臨時購房者不一定能夠就近學位、小戶型有可能受到歧視,學區房之爭只會愈發白熱化。
所以,讓學區房退出歷史舞臺,恐怕還要很長時間。
3.不懼變化,未來幾年
深圳樓市最具潛力的品種之一依然是學區房
學區房其實是最剛的剛需,是最稀缺的資源,優質的學區房依舊是未來幾年深圳樓市最具潛力的品種之一。
除了價格之外,還有很多因素能提升學區房的空間:


1)雖然未來幾年之內,深圳的學區劃分政策會有持續的微調,但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名校學區房極為稀缺的現實。
2)深圳優質學區房仍在長期牛市行情之中。
3)由於大量高學歷中產家庭加速向南山區集中,南山名校仍會成為最受市場關注的焦點,而名校輻射也會影響到周邊的新興板塊。

深圳學區房到底有什麼好如何看待?

這裡小編不得不提一下深圳學位的情況,近年來各區的學位申請政策呈現趨緊態勢,學位鎖定範圍不斷擴大,不少區已經把鎖定範圍擴大到全區。


也就是說,所有的公辦中小學的學區房,一經成功申請到學位,小學6年、初中3年內都不得再次申請。
2020年秋,“單獨二孩”首批學齡娃入學;2022年秋,“全面二孩”首批學齡娃入學......據教育部門透露, 2019年會有部分的適齡兒童被分流到較遠的公辦、民辦學校,甚至有非深戶籍兒童無法安排入學的情況。
我們正面臨一個對學區房的需求爆發期。學區房的競爭,未來會更加激烈,而目前的調控政策,其實都改變不了這些基本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