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在中國,尤其是在都市裡,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車捽摔傷的人,路人圍觀甚至高興的人盡有,有肯伸手來輔助一下的人卻是極少的。——魯迅《經驗》

《少年的你》意外火了。

上映僅10天,票房超11億,豆瓣評分穩定在8.4,評論超過42萬條。這個成績可以說在青春片裡非常了不起。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有人說,這是因為易烊千璽這個大IP自帶流量。的確,主演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表現非常驚豔。

但更重要的是,校園霸凌這個話題很受社會關注,而《少年的你》以此為主線講述的劇情故事也非常緊湊、真實,完全沒有拖沓感。

整個故事並不複雜,影片講述了一個霸凌事件引發的連鎖事件:

高三女生胡小蝶,因為長期遭受三個女同學的霸凌,縱身從教學樓跳下。同班女生陳念(周冬雨飾)用自己的外套蓋上了胡小蝶的屍體,又向警方舉報了三個霸凌者,因此成為霸凌者的目標。後來,校園霸凌的領頭人魏萊激怒了陳念,被陳念失手推下樓梯,意外死亡。

小北(易烊千璽飾)捨出性命,幫陳念頂罪。事發後,陳念和小北一起坐牢。

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也非常明確,就是霸凌者:魏萊、羅婷和徐渺。他們的長期霸凌,把小蝶直接逼到了絕路上。

胡小蝶的死,真的都是霸凌者的錯嗎?好像不是。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胡小蝶

胡小蝶臨死前,曾向陳念發出靈魂一問:"他們一直在欺負我,你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

可想而知,在小蝶心裡眼裡,可能"你們"都是"兇手"。如果"你們"做點什麼,小蝶或許也不會絕望地選擇跳樓。

那麼,這個"你們"到底是誰?是學校、老師,圍觀的同學,還是小蝶的父母?到底誰才是製造這起悲劇的真正"兇手"?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校園霸凌的始作俑者,魏萊,羅婷和徐渺

誰是製造悲劇的"兇手"?

有人說,胡小蝶自殺,都是因為她自己太懦弱了。陳念也被欺凌了,但是陳念也沒自殺啊?再說,為什麼霸凌者總欺負她,不欺負別人,還不是因為她太懦弱了?

責怪受害者,實際上就是縱容霸凌者。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毒的想法,會讓受害者更自卑,以為都是自己的問題,會變得更加卑躬屈膝。這類人就像魏萊的母親一樣,沒有絲毫同情心。

有人說,製造悲劇的"兇手"是學校。畢竟悲劇是發生在學校裡的,學生長期遭受霸凌,校長、老師都有責任。你看,警察到學校調查小蝶自殺事件時,校長、老師是什麼態度?他們說,不要影響他們高考,他們還年輕,給他們一次機會。

但很多霸凌行為都是發生在老師看不見的地方,學校也有監管不到的盲區。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學校勒令魏萊等三人辦理停學手續後,陳念遭到了他們更加瘋狂的打擊、報復:他們剪下陳唸的頭髮、脫下她的衣服、拍下她的裸照發到網上。

有人說,製造悲劇的"兇手"是家庭教育。影片中每一個孩子的父母都有問題,他們的家庭教育要麼缺失,要麼糟糕透頂。

比如:小蝶的父母對她不管不問,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正遭受著瘋狂欺凌。

陳念自卑、懦弱,她的媽媽為了生計東躲西藏,她只會讓陳念忍耐、忍耐、再忍耐。

魏萊的父母更是有問題。她的父親只會用冷暴力,因為她復讀,竟然一年不跟她說話。她的母親,對女兒一味包庇縱容,沒有任何責備。而魏萊就是父母的翻版。

所以,大部分的影評文章將矛頭指向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陳念媽媽得知女兒被霸凌後,只會讓她忍耐,忍耐,再忍耐

但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向家庭教育,也有失公允。與學校老師一樣,父母也不可能24小時守在孩子身邊,不可能陪伴保護孩子一輩子。而且做家長的,一旦發現孩子有危險,就出現在孩子身邊保護她,那孩子可能永遠也沒辦法學會保護自己。

就像一位讀者留言說的:"如果告訴父母,父母來學校找了你會受到更嚴重的欺凌。當你成為一個小團體的孤立和欺負對象時,不管你之前有沒有朋友,那個時候就沒有朋友了。"

這句話其實道出了一個事實:如果你有朋友,你有自己的小團體,霸凌行為可能就會被制止。

但遺憾的是,小蝶遭受霸凌時,她的同學,包括陳念,品學兼優的李想,曾經是欺凌者後來是被欺凌者的徐渺,以及很多知道小蝶被欺凌卻選擇沉默的同學,他們都是旁觀者。旁觀者的冷漠,助長了霸凌者的行為。

所以,在魯迅和莫言的言論中,

旁觀者比施暴者更可怕,沉默的旁觀者就是悲劇的始作俑者。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小蝶跳樓後,全校學生都在拍照、圍觀,只有陳念用自己的外套蓋住小蝶的屍體。

為什麼,旁觀者這麼冷漠?

心理學上有個"旁觀者效應",即:

當週圍有其他人存在時,人們不大可能去幫助他人,幫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時給予幫助前的延遲時間就越長。

這個心理學理論來自於一個震驚美國的暴力事件:1964年,一個28歲的女孩在下班路上遭到襲擊,襲擊時間長達半個小時,期間有38人看到女孩被襲擊的場景或聽到女孩求救,但除了一人報警外,其他人都沒有幫助,女孩最後不治身亡。

這件事,引發了很多美國大眾的熱議:如果大部分目擊者都做點什麼,悲劇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就像影片中的校園霸凌事件一樣,如果小蝶被欺凌時,有同學站出來,做點什麼,魏萊那三個女生還敢那麼明目張膽嗎?

如果陳念在體育館裡被魏萊多次用球砸,班上那麼多的同學,還有體育老師,能夠做點什麼,哪怕是吼上一嗓子,魏萊還敢那麼囂張嗎?陳念還會找一個小混混當自己的保護人嗎?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霸凌者受害者總是孤獨

答案顯而易見,影片已經有一定提示:

當魏萊知道有人在保護陳念後,她不敢隨意找陳唸的麻煩;當陳念陪徐淼回家後,魏萊也不敢隨意欺凌徐淼。所以,後來陳念長大成為老師,發現班上一名女同學的異常後,決定陪她回家。

曾經有研究表明:旁觀者在校園霸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旁觀者反對或者對霸凌不感興趣,那麼霸凌行為就可能大大減少。

但問題是,旁觀者為什麼沉默?有幾個原因:

一是,害怕惹禍上身。

就像陳念一樣,她只是幫小蝶的屍體蓋上衣服,說出小蝶被霸凌的事實,就成為霸凌者的目標。

二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最典型的就是李想,他知道小蝶和陳念被霸凌的全部事實,但卻說小蝶太懦弱,勸陳念:"只要堅持一個月,就高考了。"

三是,對霸凌和反霸凌的無知。

大部分旁觀者都屬於這一類型。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霸凌,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受霸凌的同學。

就像陳念說的:沒有一節課教我們如何成為大人。其實,也沒有一節課教孩子如何反霸凌。

所以,他們保持沉默。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李想

如何喚醒旁觀者的沉默?

芬蘭學校推行的一個反霸凌項目KiVa,或許能給我們啟示。

KiVa是一款計算機在線遊戲,通過模擬霸凌場景,讓學生參與其中,選擇做:做旁觀者,或者保護者、欺凌者。

這一項目最大的亮點在於:

1、不僅預防霸凌行為,還重點關注如何解決霸凌問題;

2、不僅針對個別惡霸及其受害者,還重點教育班級霸凌群體;

3、不僅學生和教師要參與,家長也要參與。

目前這一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芬蘭9成以上學校使用了這一項目,霸凌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減少了50%。更令人欣慰的是,受害者的抑鬱情緒得到緩解,自尊心、自信心和學習成績都得到提高。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小北(易烊千璽飾)和陳念(周冬雨飾)。

由此可見,喚醒校園霸凌事件中的旁觀者,學校教育至關重要。但現實中,學校教育在這一塊是非常缺乏的。

曾有讀者留言: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但受欺凌的同學沒這麼幸運。

就像這段留言:

《少年的你》:難得精彩的與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

這也進一步告訴我們,校園霸凌及反霸凌宣傳教育有多麼急迫。

具體學校該怎麼做呢?借鑑國外的一些做法:

首先,一定要加大校園霸凌行為的宣傳力度和廣度。由學校組織,對教師、學生及家長們宣講,什麼是霸凌,如何發現同學或孩子正在遭受霸凌。同時教育學生,一旦發生霸凌事件,必須告訴學校、老師或家長。不可以私下解決,更不能以暴制暴。

其次,加大反霸凌方案的宣傳力度。一定要教授學生,如何保護自己不被霸凌,並告訴他們,目睹欺凌事件時的正確做法。同時,教師一定要告訴那些正在遭受霸凌的學生,不能離開自己視線太久。

其三,學校要組織教師和家長,對學生進行同理心教育。讓每個學生知道,誰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正是因為沒有同理心、同情心,霸凌者才會對犯罪無知無畏,旁觀者才會如此冷漠。

最後,希望每個人都不要做冷漠的旁觀者,而是勇敢地站出來。

我 ,關注蘇茉兒,與孩子父母共成長。

看完此文,你有什麼想說的嗎?你身邊有校園霸凌的現象嗎?或者你曾經有霸凌被霸凌的經歷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