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滯後5G 海外市場恐被華為、小米包抄

“非洲手機之王”傳音上市一月:

滯後5G 海外市場恐被華為、小米包抄

IT時報見習記者 孫鵬飛

與紅紅火火的海外市場不同,傳音這一個月來的科創板資本市場之旅,走得頗為坎坷。

出道即巔峰。從9月30日掛牌科創板,在當日創下69元/股新高後,傳音控股的股價卻開始一路走低。在科創板闖蕩一個月後,截至10月31日收盤,這家公司報收於41.66元/股,距離最高點累計跌去39.62%,接近四成市值煙消雲散。

在10月30日,傳音披露了上市以來首份財報。今年前三季度,傳音實現營收168.55億元,同比增長6.72%,歸母淨利潤13.01億元,同比增長732.03%。

營收增速不到10%,是傳音不得不面對的現實。Wind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度,傳音的同比增速分別為72.24%和12.98%。

近憂之下,還有遠慮。因涉嫌“珍珠極光Pearl主題壁紙”侵權,華為為此向傳音控股索賠2000萬元。儘管傳音在三季報中表示,此次訴訟金額佔公司上半年營收的0.1904%。但這引發市場對傳音在技術研發和專利儲備上的擔憂。

當小米、華為攻入非洲、印度等下沉市場,被稱為非洲手機之王的傳音,又將何去何從?

不差錢?IPO募資28億,25億買理財!

傳音控股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30日,傳音控股的貨幣資金為80.99億元,較去年年底相比,增長114.74%!

對於在9個月時間內,貨幣資金翻了一倍多,傳音控股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由於受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的資金及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增加所致。

這似乎反映出這家企業並不差錢。

而根據傳音控股的招股說明書,此次首發上市傳音控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28.1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1.37億元(不含稅)後,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為26.75億元。

招股書顯示,這部分資金將主要用於傳音智匯園手機制造基地項目、手機生產基地(重慶)項目、移動互聯網系統平臺建設項目、上海手機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深圳手機及家電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市場終端信息化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上述項目合計投入規模達30.11億元。

而在10月23日,傳音控股披露公告稱,目前傳音智匯園手機制造基地項目、移動互聯網系統平臺建設項目、上海手機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深圳手機及家電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相繼投入2811萬元、7443萬元、3692萬元和1550萬元,合計1.55億元。這隻佔到預計投入規模的5.15%。

不過,傳音控股公告稱,公司暫未使用募集資金進行項目投入,也未使用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因此,部分IPO募集資金被傳音控股歸為“暫時閒置募集資金”,處理的方法,則是買理財。

根據傳音控股公告顯示,公司授權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最高額度為25億元(佔募集資金淨額的93.46%), 將分別用於購買7天、14天、1個月、3個月、6個月等不同期限的投資產品(包括但不限於結構性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這些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2.025%至3.7%之間。

如果按照最低的年化收益率2.025%,以及閒置資金25億元算,一年間,傳音控股單吃利息,便可躺著有5125萬元入賬。這是2018年度傳音控股淨利潤的7.8%。

不過傳音還是在公告中表示,募資投資項目的實施期限普遍為1.5-3年,前期,公司已用自有資金投入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後續公司將嚴格按照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計劃儘快投入募投資金。

華為、小米湧入下沉市場,

傳音的近憂和遠慮

那麼這家不差錢的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如何呢?

三季報顯示,傳音控股的研發費用為5.57億元,是其營業總收入的3.3%。

據招股書顯示,傳音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研發費用分別為3.85億元、5.98億元和7.12億元,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為3%左右。

與此相對應的,則是華為在2018年度的研發投入為1015.09億元,佔營收比重高達14.1%。

根據9月26日小米披露的中報,今年上半年,小米的研發支出在32億元,佔營收比重在3%左右。

專利方面,傳音核心技術形成專利共計630項,正在申請且受理的境內和境外專利合計項1655件,其中受理的發明專利1064件。由此相對應的,則是華為、小米、OV的專利數量以萬計。這反映出傳音在技術研發和專利儲備上的短板。

在群智諮詢資深分析師張亞利看來,智能手機行業專利官司不斷,手機廠商想要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專利和技術至關重要。

不過,由於目前手機廠商存在專利交叉現象,張亞利認為,單單專利和技術難以構成手機廠商的護城河。

這背後,還需要手機廠商的品牌定位和渠道佈局。

據悉,目前華為已在南非等地推出線上平臺華為商城,今年1月份,小米也成立了非洲地區部,與非洲電子商務平臺Jumia合作進行線上產品銷售。這反映出小米、華為等手機巨頭正在海外佈局下沉市場。

第一手機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告訴《IT時報》記者,傳音在非洲市場還是有著它的優勢,首先是價格,“非洲人對於智能手機的消費能力在五六百人民幣,在這一塊中低端市場,華為、小米和傳音不會有明顯衝突。”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傳音智能機的平均售價分別為441.73元,正好滿足非洲的消費水平。此外,傳音智能機的單位成本分別為315.09元,由此可推算單機的毛利率大概在三成左右。

“目前傳音約70%的手機價格集中在100美元以下。”張亞利說。《IT時報》記者發現,在Jumia上,小米手機的價位集中在4.95萬至13.966萬尼日利亞奈拉之間,(人民幣968.74元至2727.7元間),而華為手機的價位主要集中在2萬至30萬尼日利亞奈拉之間(人民幣在390元至5900元間)。孫燕飈認為,華為主打的手機不會太低端。

其次,傳音在非洲市場數十年,渠道佈局基本完善,而由於非洲物流體系並不成熟,擅長於線上銷售的小米在非洲仍以線下銷售為主。

不過,群智諮詢首席分析師陳軍認為,華為、小米等新品牌的進入還是會對傳音構成一定阻力,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快傳音產品的更新迭代節奏。

此外,華為和小米手中,還有一張潛在的王牌——“5G技術”。《IT時報》記者發現,目前傳音在5G上的佈局只有兩個項目:仍在概念開發的5G多載波聚合天線仿真項目和5G手機射頻技術預研項目,後者則是在技術授權基礎上進行定製化研發,但未像華為、小米一樣有5G手機推出。

陳軍認為,5G智能手機滲透節奏,和運營商的網絡佈局息息相關,這是華為的優勢。

“非洲和印度在5G網絡佈局比中國晚,手機廠商還是有足夠時間做準備。”陳軍表示。

非洲手機之王傳音能否在5G技術上奪得優勢,似乎還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