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半水半分田木玩名城——浙江云和

九山半水半分田木玩名城——浙江云和

云和基本概况:云和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地处浙西南,居瓯江上游,是丽水市的地理中心,自古被喻为"洞宫福地"。

云和是"山水之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赋予云和集"山水林田湖"于一体的独特资源,境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84座、水域38.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1.5%;云和梯田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被美国CNN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

仙宫湖是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云和梯田景区、云和湖仙宫景区均已创成国家4A级景区。

著名景点:

仙宫湖

九山半水半分田木玩名城——浙江云和

仙宫湖

云和县紧水滩的浙南第一坝紧水滩水电站大坝,将瓯江锁住。在水电站建成的同时,浙南的林海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紧水滩库湖。1993年8月9日经地区行署批准,改名为仙宫湖。湖区四周还有"九潭十八湾"、"夏洞天"、"龙老洞"、"蝴蝶洞"、"牛头山"等胜景。

梅源梯田

九山半水半分田木玩名城——浙江云和

云和梅源梯田

梅源梯田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为一处自然景点,位于云和县崇头镇,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丽龙一级公路12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20公里,有三级油路相通,可进入性强,摄影者在公路上即可以拍摄,12公里处的吴坪村和18公里处的下洋村是主要拍摄点,该景点拍摄线路长,可以容纳大量旅游者。梅源梯田海拔300—800米,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米,横向伸延3000多米,纵向延伸1500余米。梅源梯田由于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份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

开心岛景区

九山半水半分田木玩名城——浙江云和

开心岛

开心岛景区由10余个高低、大小不一的半岛和岛屿组成。岛区陆地面积共约1500亩,以开心岛为主,开心岛面积100亩,最高点海拔236米,与云和湖最高水位线相对高度50米,四面环水。开心岛原名芭蕉湾,1986年10月,紧水滩电站蓄水后形成,1998年引进开发,建成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场所,取名开心岛。

坪垟岗畲族文化村

坪垟岗畲族文化村位于县城西南部8.5公里处的坪垟岗村,海拔280-340米,总面积1平方公里,1999年正式开放。坪垟岗有雷岗和蓝岗,即以畲族主要姓氏雷、蓝而分,中间以一条小溪为界,坪垟岗村是一个纯畲族居民的行政村,有畲民287人。自明代万历年以来,坪垟岗畲民世世代代固守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是全丽水市著名的畲族聚居地之一。

经堂下

"经堂下",位于浙江省云和县大源乡境内,是屹立在云和、龙泉、松阳三县屋脊的千年古刹。现尚存完好的观音堂为三进三开间,坐北朝南,占地205平方米, 通面阔18.57米,通进深16.25米,悬山顶,小青瓦。一进门厅面阔18.57米,进深3.76米,东面辟一大门,西面开一小门。二进面阔8.84米,进深3.4米,五架梁。三进面阔8.84米,进深4.49米,七架梁,明间七檩用四柱,次间七檩用三柱。二、三进之间有一面阔4.2米,进深1.84米的天井。建筑四周夯土墙,牛腿、梁枋等木构件雕刻人物、花卉等图案。堂内现存清乾隆初年《善庆田亩碑》一通,咸丰元年铸灵板一块。

石塘峡

石塘峡是瓯江上游龙泉溪的一级支流,它起源于莲都区峰源乡海拔900多米的大山峰山系,经莲都流入云和县的石塘镇张庄村和石塘坑村,注入龙泉溪中,河口高程只有79米。石塘峡全长有16公里,流域面积达38平方公里。石塘峡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火山爆发后经第四纪冰川运动而形成的,是江南极其罕见的火山大峡谷。幽谷中密布着翡翠湖、万年龟、情人居、石龙谷、三叠石、一线天等景点。

慧云讲寺

位于云和局村之溪口村对岸。1993年由民宗部门正式批准60多平方的"景莲堂"为宗教活动场所。后来由虔诚的陈云娟居士发心筹资,共募集400多万元。2001年6月开始征山动土,2005年始建新大殿和僧寮。2007年11月21日,大雄宝殿落成开光。"大雄宝殿"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那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灵岩山方丈明学长老提写的。普陀山方丈道生书"瓯江胜境";中国佛教学会高僧怡藏敬书"慈航普度";九十四岁高僧留下"山谷幽兰"的水墨佳画……

古代遗迹

周恩来视察纪念碑坐落在云和小顺村石塘电站水库的正屏山上。1939年4月2日下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到小顺"浙铁"总厂视察,并向全厂职工作了近两个小时的抗日救国演讲,使千余工人深受鼓舞。中共云和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8月在此建碑。碑正面刻有"周恩来视察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刻有视察时的记录。

中日主战场"鸡公骑坳"

位于紧水滩库区大源乡境内。方山岭村与三望排村之间,有一条长约15里绵延起伏的松阳、云和分水岭,在山望排村东方二里处,有一个较为低矮的山坳,叫着"鸡公骑坳"。当时日寇主力部队即试图从较为低矮的"鸡公骑坳"向云和进发。1942年8月3日,日军70师团226、227两个联队和115师178联队在松阳会合后,大举进攻当时省会云和,国军21师、浙保三团在此与日寇激战三天三夜,歼灭日军无数,后人称之为方山岭战役。

农民起义军遗址

在小顺乡续莫圩东侧。地势险要,山上有大石洞可藏兵,另有演兵场和关口,是明景泰元年(1450)王景参农民起义军根据地,今残存寨址和土铣弹痕。

白马山古银矿址

在沙铺乡田坑村南白马山上。有摩崖阴刻楷书,字径28厘米见方,三行竖写,中间为 "张祖师位",左右两行为"栖耕童子""采矿郎君"。白马银矿为明代杨广三所开采,有8处洞址,洞中有洞,洞内有井,洞宽窄不等,可左右转,从规模看,开采时间较长。

太平军活动旧址

在崇头镇栈云桥旁。清成丰八年(1858)五月,太平军于此大败清军,打死官兵19人。石塘镇西滩头存西南部现存抗太平军炮台一座。

魏兰故居。在云和镇新民路51~52号。光复会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志士魏兰故居,52号门额上有"大夫第"3字,1进为天井两庑,八进为花园,3进通解放街,有店面三间;51号为魏 兰书房,门额上有"植桂书屋"4字。面积共1200平方米。

云和是"小县大城"。2001年以来,云和针对山多地少、村多人少、县小而城相对较大的实际,提出并一以贯之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把县城作为县域增长极来培育和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目前,全县近40%的农民下山转移、70%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74%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居住、93.4%的学生集中在县城就读、96%的企业集中在县城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9.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探索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荣誉,成功夺取高质量的"平安金鼎",人均期望寿命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也被广为关注,入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十大发展模式,获得"2012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

云和是"木玩名城"。木制玩具是云和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历经四十多年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云和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木制玩具创制、出口基地,先后被冠以"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和"中国木制玩具城"。目前,全县共有木制玩具生产企业1000多家,成功注册"云和木玩"和"云和教玩"两个集体商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浙江名牌产品3个,木制玩具产品达十大类、上千个系列、数万个品种,产品畅销世界7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0%、浙江省的70%。

云和是"抗战省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云和成为浙江抗战的"大后方"。1939年4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到小顺浙江铁工总厂视察,发表了"工人顶天立地"的著名演讲。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民国浙江省政府迁驻云和,共迁入70余家行政机构、39个军警机构和34家工商企业,国立英士大学、之江大学等高校纷纷入迁,著名文化人士冯雪峰、潘天寿等云集云和,对整个县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云和特产:

云河绿羽茶

"云河绿羽"牌茶叶产自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示范区"浙江绿谷"境内的云和湖畔。云河绿羽干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 2003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 2002年获中国名茶博览会金奖 2002年获苏州首届碧螺春文化节名牌产品 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同年,被评为丽水市绿色农产品,授权使用"浙江绿谷"绿色农产品标志。

仙宫雪毫茶

"仙宫雪毫"茶的产于风景秀丽的浙南云和县仙宫湖畔。"仙宫雪毫"茶95年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1年获得浙江省级名茶证书,同时经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通过欧盟茶叶农残MRL标准,获丽水首届"丽水市生态名茶"荣誉称号。

"仙湖青龙"茶

仙湖青龙"茶外形扁平挺俏,栗香持久。"仙湖青龙"茶曾获浙江省"二类名茶"及丽水地区"一类名茶"称号。

云和雪梨

云和雪梨是云和县传统名果,至今已有560年的栽培历史,自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以来,历代县志物产卷和《浙江通志》、《中国实业志》、《浙江经济年鉴》都有记载。老品种云和雪梨闻名遐迩,盛产在民国时期,常年产量10000~12000担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8400担(民国36年)。民国4年(1915年),"云和雪梨酒"还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为云和雪梨扬名立传,早先云和雪梨主要销售市场是温州,被视为"水果之王",以至温州、青田城内遍设梨行。

云和长裙竹荪

长裙竹荪,又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皇后'、'植物鸡'等,名列'四 珍'即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长裙竹荪原系野生植物,因为生长条件相当苛刻, 成长不易,得之更难。历来被认为是珍奇稀罕之物,作为南方贡品,只有皇帝才有幸品尝。

云和板栗

云和板栗远近闻名,堪称板栗中的上品。山野板栗盛产于云和石塘镇库区沿岸。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造就了云和山野板栗壳泽光亮、个大味甜的独特风味。

云和香菇

早在八百余年前,云和菇民以原始的"砍花"法开创了人工栽培香菇的历史。随着"段木纯菌种栽培技术"的问世,"云和香菇"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了国内外市场。

云和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可口的菌类食品,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气止痛等功效,并能治疗痔疮出血、崩漏、产后虚弱等症。"兰山"牌黑木耳曾获国际金奖。

云和荸荠

云和荸荠产地优越,产品个头大,口感甜脆,质量上乘,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截止到2013年在云和荸荠的种植面积已达1300余亩,产量达4000吨以上,创产值1600余万元,荸荠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云和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云和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九山半水半分田木玩名城——浙江云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