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中國環境報記者杜宣逸北京報道 11月1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在京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對部系統做好全會精神學習貫徹落實工作作出部署。

會議認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召開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會議。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作出決定,集中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和理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實踐創新成果,突出黨的領導這個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優勢,抓住了國家治理體系的關鍵和根本,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統籌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加強戰略謀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敢於攻堅克難,沉著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強大生命力。實踐證明,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取得新的偉大成就,最重要、最根本的就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和領袖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會議強調,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面系統闡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對堅持和完善13個方面的制度體系作出部署,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決定》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從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等四個方面,對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安排部署,進一步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最需要堅持與落實的制度、最需要建立與完善的制度,為我們加快健全以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會議要求,生態環境部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政治責任,認真抓緊抓實抓好。要根據《決定》要求,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抓緊研究制定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體系架構和重點任務,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劉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吳海英,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莊國泰出席會議。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列席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