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江油市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總面積 2719 平方千米,總人口88萬。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

一、歷史沿革

1、三國蜀漢置江油戍(今平武縣南壩鎮)。北魏置江油郡。西魏置江油縣(治今平武縣東南南壩),屬江油郡,兼置龍州。2、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江油郡。大業初改龍州為平武郡,治江油縣。隋末改平武郡為龍門郡。旋改為西龍門郡。唐貞觀元年(627年)改為龍門州,仍治江油縣。乾元元年(758年)改為龍州。

3、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江油縣徙治雍村(在今市北舊縣壩)。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省江油縣入龍州,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權復置,屬龍州宣慰司。

4、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江油縣入梓潼縣;十三年復置,屬劍州。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遷治今市北武都鎮,改屬龍安府。

5、1913年屬川西道,1914年屬西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的川陝省蘇維埃政府曾移駐今市內中壩鎮。

6、1950年屬川北行署區劍閣專區。1951年江油縣徙治中壩。1952年屬四川省綿陽專區。1958年與彰明縣合併稱江彰縣,1959年仍名江油縣。1985年屬綿陽市。1988年撤縣置市,由綿陽市代管。

二、地名來歷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今平武縣江油關

《太平寰宇記》:“西魏廢帝二年(553年),置龍州及江油縣,取江水以稱邑兼郡。”《蜀中名勝記》:“古江油郡及縣,今平武之江油鋪,是以江水所由矣。” “由”通“油”,故名。《平武縣誌》記載:公元219年,劉備在剛氐道(今古城鎮,縣級)內設江由戍(今南壩鎮)。江由戍在涪江,古代只有長江簡稱江,為什麼此地叫江由呢?

劉備在設置江由戍時,所帶士兵來自川西平原都江堰灌區,他們對都江堰、岷江十分了解,但到了今南壩鎮這個地方,面對滔滔江水和群山萬壑,根據自己對家鄉山水的深厚感情,自然而然地把涪水和江水(長江)聯繫了起來,把當時尚屬無名之地的南壩鎮,因聯想而隨意的稱為江由,取其“江水由此經過”的意思。

三、風景名勝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1、李白故里。位於四川江油市區南15公里青蓮場(舊彰明縣治)。唐詩人李白故鄉。包括青蓮鎮李白故里、市區李白紀念館、太白公園、海燈武館及太白洞等景點。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2、海燈武館。位於江油市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由於現代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生於江油重華鎮,故在此地建立武館。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3、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武都鎮。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市)主簿竇圌(字子明)隱居於此,故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4、佛爺洞。位於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處(江油市大康鎮) 是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5、老君山。坐落在四川江油市北重華鎮境內,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明建文帝曾在此隱居而得名。

四川綿陽江油市----原叫江由,李白故里

6、乾元山。位於四川江油市西部19公里,是《封神演義》、《哪吒傳》等神話故事和川西北道教主要發祥地。被譽為“太乙真人練丹聖地,哪吒太子成長搖籃,道家弟子朝聖仙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