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藥健康領域源頭創新品種全國最多,億元品種超百個

北京醫藥健康領域源頭創新品種全國最多,億元品種超百個

北京的醫藥健康產業已經步入迅猛發展的快車道,今年前三季度,醫藥健康產業全部企業營業收入達1472.6億元,同比增長11.5%。截止目前,全市已擁有億元品種100餘個,醫藥健康產業已形成“一北一南”聚集區,北京在醫藥健康領域的源頭創新品種數量全國最多。在今天下午開幕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上,北京市科委主任許強介紹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情況。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在開幕式上表示,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正在大力發展醫藥健康產業,基因、抗體、細胞等前沿技術正在成為發展最快、活力最強的領域。同時,將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和醫學影像等高技術複合交叉的醫工結合領域也正在迅速崛起。北京作為全國生命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始終高度重視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並且將醫藥健康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一同作為支撐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為此專門啟動了《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

許強表示,《行動計劃》發佈以來,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累計實現營業務收入達2000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產業全部企業營業收入達1472.6億元,同比增長11.5%。 截止目前,全市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311家,總產值1323.3億元;擁有億元品種100餘個,現已形成“一北一南”聚集區,規模佔全市80%,其中北部海淀區和昌平區,以生命園為核心,形成約440家企業的創新研發集群。南部以亦莊、大興區為核心,形成約1300家企業的高端製造集群。許強表示,目前一大批新興技術企業正在崛起,在分子靶向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等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新品種不斷湧現,貢獻了全國數量最多的源頭創新品種。

記者瞭解到,本市瞄準前沿熱點領域,積極推動人才培育和機構建設。2018年通過生命科學前沿專項,遴選9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人才團隊給予穩定支持,今年啟動第二批遴選工作。同時引進一批重大項目落地。2018年至今,全市推動落地的產業投資類重點項目41個,總投資額逾200億元,預計達產後年產值超過320億元。此外進一步強化臨床資源對產業的支撐,截止目前,已促進35家醫院為上百家北京企業開展臨床試驗357項,涉及創新品種近百個。

今天下午開幕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聚集了全球醫藥健康領域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邀請美國工程院院士、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主席John Gore,德國費森尤斯卡比集團首席執行官Mats Henriksson,美國DAC諮詢公司創始人、原安進公司全球副總裁Nahed Ahmed,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首席科學家徐增軍,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等百名國內外跨國醫藥企業高管、國內醫藥上市企業領袖、著名投資人和知名學者到會演講,

同時,論壇邀請相關單位介紹在支持產業發展方面的工作進展,加強對《行動計劃》宣傳,解答企業問題。此外,論壇還設立了 “基因編輯技術:‘剪’出新時代”、“幹細胞技術與再生醫學引領未來”等共計10場分組會,圍繞生命科學前沿、臨床研究及轉化、企業發展等主題,組織業內專家共話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首席科學家徐增軍在論壇上發言表示,新藥研發與監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國的新藥審評審批系統已經逐漸與國際接軌,現在是中國新藥研發最好的時期。


監製:劉昊、陳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