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作者 / 手骨

“你那個提綱,我越寫越想哭。”

“為什麼?”“做綜藝太苦了”。

一位年輕導演說,是我年輕氣盛,跟每個老闆都“剛一下”,直到熬到離開北京。

一家綜藝製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資深總導演,在公司把重點轉向藝人經紀和培養偶像領域後,離開了老東家,投奔了一家上市公司,“採訪需要品牌部報批”。

曾操盤過超2億項目的製片人,創業做了廣告代理公司,會接一些垂類綜藝業務,也在嘗試短視頻運營和電商,他笑著調侃:“廣告不好,只能賣東西去”。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行業不景氣對底層個體的衝擊是猛烈的。

多數年輕導演都很實在:“30+做不到總導演或製片人的位置,那就趕緊轉行吧。”

有人撤離了北京:“公司接不到活兒,自己越來越混日子。趁著寒冬趕緊轉,這行飯吃不到老的。”一位幹了6年的攝像,為了8k薪資辭職去了某團送外賣。

它離娛樂圈太近,被光環籠罩。

但是,從初級螺絲釘擠破頭躋身中級螺絲釘,誰能坦然戴著熱情的假面?大家懷著熱忱而來,賺著極少的工資,睡著極少的覺,為創造戳中G點的好內容夜以繼日,但在眾多螺絲釘中脫穎而出、堅持很久並最終一步步成為總導演總製片人可以做自己作品的人,成為螺絲帽的,屈指可數。

不過,那些離開了這個行業的年輕人,有一個共同特點:“怎麼說呢?更快樂一點吧。”

西西:從初級螺絲釘擠破頭躋身中級螺絲釘,誰還能坦然戴著熱情的假面

綜藝經歷:

2016年12月入行,操作過國內一線視頻網站超3檔大型綜藝節目,負責過助理責編-責編-短片導演-人物導演等崗位。

跨界過程:

2019年1月裸辭,徹底轉行,進入影視行業。

跨界理由:

綜藝節目更像是一個娛樂大眾的產品,更希望做能有更多自我表達、視聽質感上乘的導演作品。

目前現狀:

開發了自己的第一個原創網劇IP,在劇本階段,明年會上線。壓力不小,但每天都在進步。

我從小是湖南衛視粉,大四面試過《爸爸去哪兒》,但因為要出國讀書沒能參加。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在國外,剛好是國內網綜掘起的黃金時代。作為體驗派收集型人格的我本人,決定畢業後回國,完成人生願望清單上靠前的一項。當時,我放棄了其它在世俗評價體系裡似乎非常好的機會,被周圍的人評價“想不開”。

初入行的人是流水線最底層的螺絲釘,更新換代極快。

從事綜藝這行,就沒停下來過。熬夜加班是常態。所有動力來自於節目,來自於戳中我G點的好內容和你在這個節目裡遇見的優秀的人。

我印象最深的是做人物PD。幫助選手從0到1,從RE稿、練習,設計環節,寫短片腳本並製作,到錄製現場看他們的超常發揮,再到剪輯、修改,看著它上線,收穫熱烈的討論。尤其是,當你幫選手找到最適合他們的風格,提升他們的稿子和綜合質感,幫他們在比賽中走得更遠。當他們走下舞臺,和你擁抱,真誠的對你感謝,和你成為朋友的時候。這大概就是我的高光時刻。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想轉行的原因,因為我是一個體驗派收集型人格。當時,我已經連續一年都沒有休息過了,所以去美國休了個假。回來之後的某個週一,坐在工位上,突然有一點走神和抽離感,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對綜藝這件事的熱情不再是溢出來的了。

一抬頭,我看到老大進了會議室,我就跟進去辭了職。

現在我從事的是影視行業,和綜藝關聯不大。其實我已經很久不看綜藝了,因為覺得浪費時間,有時間就會看好的電影和劇。但我很感謝做綜藝的這段時間,在這裡,我的表達欲增強,更加開朗熱情,不害怕跟人溝通,且會把它當成享受。

行業不景氣對底層個體的衝擊是猛烈的。很多公司都死了,螺絲釘們就更脆弱。這種衝擊也加劇了因行業辛苦對熱情和健康的消耗帶給人的負面情緒,工作幾年之後從初級螺絲釘擠破頭躋身中級螺絲釘,誰還能坦然的戴著熱情的假面呢?

不過,我依然堅信,經濟環境越差是娛樂行業越好的時候,至少娛樂不會死。

內容行業永遠都是朝陽產業,能不能持續往前走,要看個人的悟性、努力程度、機遇和資源。現在換了行業,我心態變化蠻大的,更開心了。我沒有很長遠的職業規劃,但如果幸運的話,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做一部自己的作品。對那些依然留在綜藝行業的人,我想說的是,既然選擇了,就請毫無保留地釋放全部的熱情吧。

思凡:當過綜藝導演,現在做什麼工作都不覺得累

綜藝經歷:

2014年入行開始搬磚,寫過臺本、當過follow pd、做過藝統、下過機房

跨界過程:

早就考慮轉行了,因為2017年整整一年三個項目無縫銜接,2018年春節結束才下定決心要轉行。

目前現狀:

現在從事經紀人的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有趣且有挑戰的工作。

大三寒假,我看到一家視頻網站在招募節目製作的實習生,就投了簡歷。

此前我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綜藝導演是幹啥的。當時面試,領導問我最喜歡的綜藝是什麼,我說是《snl》,各種扯《snl》有多好,接著就被錄取了。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這份工作我做了一年,是一段非常非常快樂的經歷。雖然我只是一個實習生,但因為組裡人很少,製片人會分給我很多重要的工作。這一年,我參與了一個小型真人秀節目、一個直播live的節目,最後還有一場大型的盛典晚會。

綜藝行業其實是一個入門門檻很低,但越往上爬越艱辛的行業。

入行之前,我是一個晚上九點睡覺的人!!!

實習的時候,有次領導晚上十一點給我打電話。進入深度睡眠的我,迷迷瞪瞪接了電話隨便說了幾句,第二天完全不記得他和我說了什麼。

再往後,熬夜根本就是家常便飯。尤其錄製前幾天和錄製當天,基本都是不用睡覺。但當你看到自己在電腦裡碼的文字一步一步呈現出來時,真的很有成就感。

做《中國有嘻哈》時,是我第一次參加那麼大體量的項目。我從小是一個秀粉,大學有門課程的論文寫的就是中國選秀髮展,《嘻哈》也剛好完成了我這個心願。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後來做《穿越吧廚房》第二季,節目首播當天看到自己的名字作為執行總導演出現在片尾字幕條,我記得我發了個朋友圈說,希望自己的名字越來越靠前。

不過,做的越久,我開始給自己定目標,25歲之前一定不要再做綜藝了。不止是因為行業很苦,只有年輕人體力才能跟得上。做綜藝導演和做內容最重要的是要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想法,但靈感總有枯竭的一天,也總有跟不上時代的一天。

2018年年初,我裸辭了。

辭職後的一個月,我投的簡歷都是藝人經紀方向的。因為之前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基本石沉大海。我也想過放棄。當時面了幾個節目製作公司,都拿到了offer。但晚上躺床上一想到我又要回去做綜藝了,就睡不著。我索性一口氣拒絕了那些offer,斷了自己的後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我成功做了經紀人。

回過頭看,做綜藝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能吃苦。當過綜藝導演,現在做什麼工作都不覺得累!!!最大的幫助,是讓我更懂內容。藝人都是要上綜藝的,做項目評估的時候,我也能準確判斷項目是否適合藝人,藝人去了對他是利是弊。

這兩年的綜藝確實少了很多,和我一起工作過的小夥伴有一大半也都轉行了。行業環境變差說對導演們沒影響是假的。導演也要靠項目獎金吃飯啊。之前行業景氣的時候,一年可以連續做兩三個項目,現在很多人一年連一個項目都做不了。

很多人以為我從夕陽產業進入朝陽產業,並不!藝人行業也不好做啊!!!

但如果讓我繼續做綜藝話。。。。沒有這個如果!!!

我是一個獅子座,以前做導演脾氣超級不好,尤其是在錄製現場,緊急情況多,在現場著急起來全都不管不顧,結束後覆盤會的時候再挨個兒道歉。現在做了藝人經紀,就比較圓滑了,一切都要以解決問題為前提去溝通,學會了軟硬兼施。

現在的工作節奏,就是到處飛到處趕通告。

老闆早上起得早,客戶晚上睡得晚。晚上一點到早上七點這個時段是可以完全清淨下來的。最近我負責的藝人姚弛進組了之後,我也終於能在北京安心呆一段時間,可以靜下心來為他後面幾個月的安排做一些規劃了。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姚弛屬於互聯網時代選拔出來的上升期藝人,前景很好。我希望能快速成長跟上他的節奏。最終藝人和經紀人可以互相成就,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Cici:不轉行那30+之後咋辦,如何競爭得過小草小花們

綜藝經歷:

在校期間就已經開始接觸外面項目,2016年入行,為央視,深圳衛視,愛奇藝搜狐視頻等視頻網站做過項目。

跨界理由:

一直幹編導,導演。有過崩潰的時候,一直是工作熱情支撐下來。最後連熱情都沒有了,那就轉行吧。

跨界過程:

2019年7月底正式離職回老家。綜藝市場大寒冬,自己越來越混日子,沒意思。關鍵是年紀越漲,現在不轉行那30+之後咋辦,如何競爭得過小草小花們。

目前現狀:

8月回到老家,開始正式備考,計劃先考研,看情況再考公務員。考研專業也是編導,考上了也還是這行,只是考研畢業之後打算回學校教書育人,幹個鐵飯碗。


我大學學的就是這行,畢業就幹這個。

剛開始實習,肯定是先吃苦受累受罪的。

如果不是一腔熱血支持自己,早就撂挑子不幹了。之前熬夜已經把腰給累出毛病了。遇上今年影視寒冬,趕緊走吧。不是說之前的職業經歷很不好,反而我會感謝那些讓我受苦受累的前輩。尤其是剛開始做節目的時候,和總導演頂嘴過。項目中的每一位導演太階級化了,每一位導演都能把自己當回事,雖然現在他們項目組發展得很不錯,已經做了好幾檔流量節目,但是處事風格與我不合。

做綜藝,就是吃青春飯。市場上很少有50+的導演吧?我覺得30+做不到製片人或者總導演的位置,那就趕緊轉行吧。不過,我潛意識裡不認為自己是轉行。我只是幹了能延續自己在傳媒行業的年限的一件事,目標是回大學教編導。

做節目的時候,有項目就像打雞血一樣,睡不夠還要繼續撐,完全是靠熱情撐!

沒項目的時候,是不錯,不用加班了,但各種壓力就來了,公司沒活幹,每個人都心慌慌。而我更感覺像是混日子。做綜藝的動力不是一腔熱血還是什麼?還有錢,但是說實話,幹個編導工資也就那麼點。不是熱愛是個毛啊!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獨自去大草原上踩點,撿牛糞,擠牛奶,試玩遊戲,在悠波球裡從200米上坡上滾下來,一個女生在這片草原上生活了一個星期。等來大部隊來拍攝,最後出來效果是幾個站點裡(每個站點一個導演負責)最好的。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我曾經一個人負責過整季節目的空鏡和嘉賓的唯美VCR。是老闆看得起我吧,丟這活給我。同組小夥伴還能有時間玩的時候,我半夜去拍夜景,早上早早去拍日出,心累,但收穫的還是自己的經歷。之前只會理論,現在和攝像老師一起拍攝,現場導演能力突飛猛進。我屬於年少氣盛的那種,對自己的原則一向很堅持。

而且我也一直想轉行,時機對了就轉。這行飯吃不到老的。

感覺身邊轉行的不多,更多是撤離北京的吧。寒冬不是加速大家跨界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在個人!就算沒有寒冬,我也會回老家備考!寒冬只是一個發動機而已。

我現在在家備考,每天都看書,花8,9個小時背傳媒那一套理論,也很辛苦。不過實踐經歷多了,現在開始考研,比一般應屆生要有更多閱歷和經驗。

我個人比較看得開,哪一行不是混口飯吃,主要是幹得開心。

不過,與其說轉行,不如說我在進修吧。如果考研失敗,考公務員成功了,我才算是真正的轉行。現在我的備考節奏,考研壓力,看新聞就知道了。但我不後悔走到現在的這一步。借這個機會,我也想對未來進入綜藝行業的新人說,一定要對綜藝保存一顆熱愛的心,不然你很容易就會改變自己的方向。這行的確是青春飯,如果想吃長久飯,女生最好30+之前趕緊轉,畢竟你的青春沒幾年!


西堯:工資驟降我同行去某團送外賣了,我打算考研深造

綜藝經歷:

2016年大學畢業進入攝像這一行,吃過的苦不比甜少。

跨界理由:

從2016年到現在2019年三年困惑,想過太多次轉行和辭職,經過多方面抉擇,我最終還是想選擇考研提升自我。

目前現狀:

目前還沒有辭職,準備一邊工作一邊考編導研究生提升自己。


我是大學時期接觸到的真人秀攝像。當時被前輩的高收入和工作自由誘惑,這才進入攝像行業。經過這些年的工作經歷,被磨掉太多鋒芒和闖勁,有好處也有壞處。說它是青春飯其實也不然,我也見過70歲+的導播依然在做一線節目,好多40歲+的大哥越做越好,名氣也一天天變大。

做綜藝大多數是早起貪黑之類的,熬夜也算常態,甚至有36小時不睡覺的時候。雖然這麼難,但工作還算自由,“而且也要活著啊。”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不過今年我感觸最深的是,我一個做攝像六年的同行離職去了某團。

能幹嘛?當然是送外賣啊。我覺得也怪不得他,他們公司給他的排班少,一個月賺5-7k,能做什麼?他跑美團一個月能賺8k+。他去年年前買的房,本來想能付得起,沒想到工資驟降,就想一邊兼職美團一邊做攝像,但是美團那邊說你也不能老請假。公司這邊說你不能隨時讓你工作怎麼辦呢?

他就乾脆辭職去做某團了。

很多公司從去年到現在離職人數劇增,現在也有很多人有這個心思,最大的原因無非就是錢。外界覺得我們公司資源不差,也能接到一些頭部視頻網站的s級項目,但資源好和我們的工資沒關係的。偷偷告訴你一個秘密,很多公司沒有勞動合同的。

這一行總的來說,工資低,沒有保障,極其不穩定,像我這樣本科畢業的,也算本專業的太少了。做導攝這個就跟包工頭一樣,是一個一手轉一手的活兒。我最近也在找工作,想找一個相比較輕鬆一點,薪資也會高一點的單位。在我們這行,大多數人的歸宿是回老家,少部分人會選擇自己做生意。

轉身之後,現實之前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年輕人。一撥人走了,一撥人又進來,看似光鮮的綜藝行業永遠不缺生機勃勃的廉價勞動力,也不乏孜孜不倦的熱情。

前段時間,“選秀教母”龍丹妮曾經說過,她所從事的行業,沒有專業人才。“公司只招95後,因為我所處的時代和行業是沒有經驗可說的。”

離開這個行業後,有人追逐夢想,跨界進入影視圈,暢想有一天可以做屬於自己的項目,有人做了藝人經紀,陪伴著更年輕的偶像逐夢,有人去了大的廣告公司或電商平臺,為金主們參謀如何投放內容,也有人去了上市公司繼續做內容。

但每一個曾經的綜藝人,無不感謝曾經努力的自己,吵過的架,熬過的夜。

願年輕的我們,每一次轉身,都竭盡全力,肆意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