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是在無意識地犯錯時,父母可可以這樣當著他的面指出錯誤

責備不是針對所有的孩子,而是針對那些頑固不化的孩子。對他們來說,適當的責備並非不好。責備可以使他有機會學習父母的生活價值觀和日常行為標準。孩子在辯解的過程中,還可以學會開誠佈公地表達自己的失望、沮喪和受傷感,而不會與人樹敵,或讓人感到慚愧,有利於增強孩子的人際關係能力。

當孩子是在無意識地犯錯時,父母可可以這樣當著他的面指出錯誤

父母在動用各種方法仍不能使孩子轉向時,就會有挫折感,這就考慮動用責備這件最後的武器了。需要說明的是,責備不是簡單地發洩自己的憤怒和不滿,因為,在我們所有的人當中,沒有一個人真心願意接受別人的指責。既然是武器,就存在一定的殺傷力。所以,責備別人是非常困難的,既要讓別人明白你的意思,又使他不覺得太過痛苦,還要起到改變其行動的目的。如果說責備是一種藝術也不為過,我們如何責備別人,又可以改變其行動,引以重視呢?答案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在你表達了不滿之後,可停下一會兒,再看孩子的反映,看看他有沒有懊悔、怠慢、防衛或將要進行自圓其說等。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注意剋制自己,不要借題發揮,擴大影響範圍。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都會犯錯誤。孩子的改正有一個標誌:他必須採取某種行為,糾正他所犯下的錯誤。比如,該彌補的彌補,不能彌補的要將功補過。

當孩子是在無意識地犯錯時,父母可可以這樣當著他的面指出錯誤

事情完畢之後,你可以摸著孩子的頭說:“我是 愛你的,我保證,雖然你的行為令我失望過,但絕沒有放棄你,你一定要好好把握,這種事情以後不會再發生了。”這樣,親子關係恢復如初。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的行為如果是叛逆或挑釁父母的權威,是故意而為之,這就犯了主觀故意的錯誤,那麼,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懲罰就非常切合情理了。

對孩子的這種錯誤,通常是,溫和的勸說無效後。這時,必要的懲罰開始了,當然這個懲罰以不要驚嚇或虐待孩子為前提。重要的是責備方式輕重有 而不度,讓他明顯感到 罪有應得是姑息遷就。

當孩子是在無意識地犯錯時,父母可可以這樣當著他的面指出錯誤

在這一點上,猶太人主張孩子在被懲罰前,事先得到警告,而且知道自己犯錯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但不要嚴懲孩子。生活中發生過這樣的一一個例子:

一個孩子把父親的電腦弄壞了,他父親便威脅,說等幾天回家後,便要收拾他,包括:打耳光、不給吃飯等嚴厲措施。於是,孩子惶惶不可終日,在一個晚上,在自己房間上吊自殺了。

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為了逃避將面臨的懲罰而容易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所以,懲罰孩子要從快發落。而且,你表明了懲罰態度後,要馬上執行,否則孩子就會認為你只是說說而已,以後就不會認真看待你的話。

在本節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在處罰完孩子以後,不可再追加處分,比如,“罰他一週不準上網,看電視等等 。這樣,你就屬於濫用權力,把自己降到了他的層次,沒有用自己的長輩地位來獲得優勢,來贏得孩子的尊敬。

當孩子是在無意識地犯錯時,父母可可以這樣當著他的面指出錯誤

當孩子是在無意識地犯錯時,父母可當著他的面指出這種錯誤,讓其吃一塹,長一智;當孩子受慾望驅使而犯下錯誤時,父母要:

1.不要動怒,以免引燃孩子。父母可和顏悅色地給孩子說,因為智者的言語讓人聽著柔和,舒暢。

2.考慮對方的利益。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替犯錯者的利益考慮說話,而不是出於侮辱和報復的心理。

3.說話簡短有力,加上一些維護他面子的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