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裡有幾萬張照片,仍然想不起那一刻


在數字時代,照片與我們的記憶,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手機相冊裡成千上萬的影像,是強化了體驗、銘刻了瞬間,還是拍攝即遺忘?是否拍得越多,記住的越少?整理照片,是可有可無的動作,還是對個人經歷負責的表現?艾瑞克·克賽爾斯《照片中的24小時》展覽現場,2011年。圖片來源:phaidon.com

2017年,美國學者亞歷珊德拉·巴拉什等人在一次心理學實驗中邀請294名志願者參觀博物館,並給其中一半的人發了相機,要求他們至少拍10張照片。有相機和沒相機的人,在觀展時都能聽到語音講解。看展結束後,研究者問了一系列關於展品的多選題,結果發現,在不回看照片的前提下,拍照的人比沒拍照的人多認出將近7%的展品。另外,拍照的人在觀展過程中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視覺上。圖片來源:unsplash.com

另一位美國學者琳達·漢克也做過類似的實驗,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她邀請27名志願者參觀博物館,規則是讓他們觀察一些展品,再拍攝另一些展品。實驗結果呈現出“拍照削弱效應”:比起僅用肉眼觀察,人們對拍過照的物品印象更淺,包括它們的細節和在博物館中的位置。不過,如果是為展品局部拍攝特寫,拍照者對展品的記憶便不會受到影響。漢克認為,人們拍照片的行為會引發遺忘,因為你可以依賴相機而非大腦。視覺中國供圖


照片曾經確實是用來加強記憶、抵抗遺忘的工具。攝影術發明之初的達蓋爾攝影法,將影像顯現在鏡子般的鍍銀銅版上,得到的照片是唯一的,無法複製和放大。當時銀版攝影法被稱為“自然的鏡子”,每張照片都像隆重的紀念。我們拍下即時成像的寶麗來照片,也都是想要記住的瞬間,不會隨意丟棄,而是將其歸為精緻的個人物品。銀版攝影法照片中的攝影術發明者達蓋爾,攝於1844年。圖片來源:大都會博物館官網

還記得荷蘭策展人艾瑞克·克賽爾斯那個震撼的裝置作品《照片中的24小時》嗎?他具體化了海量虛擬圖像的概念,把一天24小時內全世界上傳到圖片分享網站Flicker的照片都打印出來,堆放在展廳裡,約有35萬張。這是8年前,並且僅僅是一個網站的照片數量。2011年,《照片中的24小時》展覽現場。圖片來源:phaidon.com

影響我們記憶的,不僅是攝影技術進步帶來的照片數量攀升,還有照片介質本身。2016年,位於紐約的喬治·伊斯特曼博物館舉辦過一個展覽,名曰“事關記憶”,主題是照片的逐漸去物質化。歐洲移民家中擺放的照片,選自組照《給我你的照片》,貝爾蒂安·範馬恩/攝。圖片來源:bjp-online


最近,國內某短視頻軟件上線一款“自定義背景穿越”功能,上傳一張背景圖片後自拍,算法就會自動將你的輪廓摳出,把你“P”進背景照片的時空。不少人上傳老照片,與過去的自己合影,或是與逝去的親人同框,得到諸多點贊。在技術的加持下,影像中的記憶不再僅僅是私人物品。運輸中的紙盒針孔相機,選自組照《後攝影》,尤拉·斯托克頓/攝。圖片來源:攝影師個人官網

完成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的手機裡又多了上百張照片。想不起某天做了什麼時,就翻翻手機相冊,那一天人們的神態、我的情感、街道的模樣,又歷歷在目。家庭照片人物臉上的十字繡,選自組照《或許會被遺忘的時光》,戴安·梅耶/攝。圖片來源:攝影師個人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