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藉助進博會提升經濟外向度,今年瞄準高端裝備與食品

“從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採購回來的西班牙切片火腿、加拿大芥花籽油、澳大利亞托馬斯牛羊肉、德國啤酒都是當年春節年貨市場的明星商品,深受消費者喜愛。”武商集團董事長陳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進博會為企業搭起了與世界各國優質渠道洽談的橋樑。

通過進博會平臺,去年武商集團的進口品類在市場強大的競爭壓力下仍保持了2位數的年增長率,直採商品銷售同比增長50%以上。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經營品種數增長近2倍,銷售額增長近3倍。

不只是武商集團,去年湖北省企業在首屆進博會上與59個國家的展商簽約成交35.6億美元(三年採購意向),佔全國成交額的6.16%,不僅簽約成交額位列第一方陣,採購訂單履約率亦超五成。

今年進博會,湖北省交易團共有1744家採購商已通過審核,其中民營企業1032家,較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592家企業未來五年進口採購意向超過1000萬美元,佔企業總量的42.5%,較首屆擴大38.9個百分點。

湖北省有關負責人指出,進博會是促進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重要開放平臺,進一步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有助於推動湖北外向型經濟發展。

今年瞄準高端裝備與進口食品

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蓮、澳大利亞托馬斯牛羊肉、日本天使之翼書包……一批外國品牌的全國、全省線下首發已落地武商集團,而這些品牌及商品中有近30%是來自首屆進博會。

借進博會搭橋,湖北的企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穫。比如中歐班列(武漢)運營機構漢歐國際物流不僅與德鐵、瑞士鐵路、哈鐵等簽訂了6500多萬美元的物流運輸服務合同;還與白羅斯、法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生品企業簽訂了價值6100多萬美元的食品貿易合同。

湖北借助进博会提升经济外向度,今年瞄准高端装备与食品

再比如,東風汽車在展會期間分別與發那科、日產汽車公司、FIVES、Sandvik Coromant、本田等五家合作伙伴簽署成交協議。

來自湖北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首屆進博會上,湖北企業與來自59個國家的展商簽約成交35.6億美元(三年採購意向),佔全國成交額的6.16%,位列第一方陣。截至10月25日,35.6億美元的成交金額已完成18.9億美元,完成率達53%,預計年底前完成率達60%。

首屆進博會的成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湖北企業積極參與。10月15日,第二屆進博會專業觀眾報名結束,湖北省交易團共通過審核採購商1744家,提交辦證專業觀眾4786人,較首屆增長17.1%。報名企業中,民營企業有1032家,佔企業總數的74.1%,較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中小微企業1043家,佔企業總數的74.9%。

湖北借助进博会提升经济外向度,今年瞄准高端装备与食品

按第二屆進博會七大展區劃分,湖北採購商中科技生活類企業有360家、汽車類344家、裝備類425家、醫療器械及醫藥用品類364家、品質生活類341家、服務貿易類366家、食品及農產品類453家(所屬類別有交叉),與首屆相比,採購商分佈更均衡。

武商集團則提前與加拿大、韓國、意大利、德國等10餘個國家,針對進口小食品、糧油、酒茶、化妝等品類共計50餘個品牌的廠家進行溝通洽談,旨在加快第二屆進博會合作進程,進一步減少中間環節,讓市民能買到更多更優更時尚的進口商品。

九州通醫藥集團今年將有兩班人馬前往第二屆進博會採購,其中醫療器械團隊將與美國強生公司就採購超聲刀、吻合器進行洽談和簽約,與意大利理諾琺公司就迷走神經產品進行洽談和簽約;藥品採購團隊將與阿斯利康簽訂採購合作意向,重點關注阿斯利康、諾和諾德、羅氏等企業在腫瘤、糖尿病、心血管、重症類的新藥上市。

記者瞭解到,有采購藥品、醫療設備及器械計劃的還有人福醫藥、奧美醫療、湖北同濟堂、馬應龍藥業、湖北遠大生物等企業。

此外,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湖北新冶鋼、武漢斯坦雷電氣、宜昌藍玻顯示器件、湖北三環車橋、武漢住電電裝、邦柯科技、格林美新材料等企業將主要關注汽車零部件的採購;武漢城投集團、華工科技有意採購智慧家居類進口商品;湖北省交投、漢歐國際物流、武漢港航發展集團則聚焦物流服務。

進博會助推湖北提升經濟外向度

作為中國內陸省份,湖北經濟外向程度一直不高。2018年,湖北外貿依存度僅為8.86%,遠低於東部發達省份。

為擴大國際貿易總量,來自湖北宜昌的安琪酵母從2001年開始從歐洲進口烘焙原料,目前與十多家外國供方形成了穩定合作關係,年進口額以30%的速度遞增,並促成一家歐洲公司在國內投資建廠,另一家公司正在策劃建廠。

近年來,像安琪酵母這樣關注海外業務的湖北企業越來越多。記者從武漢海關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741.8億元,同比增長11.3%。其中,出口1702.9億元、進口1038.9億元,分別增長10.4%和13%。

前三季度,機電產品佔進出口大頭。全省出口機電產品917.5億元,增長7.7%,佔全省出口總值53.9%,其中液晶顯示器、計算機零件、印刷電路板等部分機電產品增長較快。全省進口機電產品657.3億元,增長15.8%,佔全省進口總值63.3%,對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5.7%。

同期,全省出口紡織服裝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276.4億元,增長26%;進口豬肉增長4.6倍,牛肉增長9.8倍,奶粉增長7.8倍,化妝品增長4.6倍。

如何藉助進博會平臺,進一步鼓勵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提升湖北經濟外向度,是湖北加快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的發展邏輯所在。

其中,湖北省會、中國新一線城市武漢,已成為中西部外來投資密集區和重要的對外開放高地。目前,武漢年度實際利用外資額已跨越100億美元臺階,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全市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突破7200家,在漢世界500強企業數從2012年的不到100家,增長到目前的294家,今年有望突破300家。

大量外資的進入,帶來了眾多的新設備、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理念、新模式,不但有力地推動了產業升級、經濟轉型,也對城市建設、人民生活便利化做出重大貢獻,成為推動武漢發展的重要動力。

縱觀全省,湖北省指出,要把握進博會機遇,以招商精準化和重大活動品牌化為重點,著力提升參展參會實效,努力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進一步助推湖北外向型經濟發展,早日實現“全方位開放發展格局”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