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一、簡介

王安妮 (Annie Wang):2002年出生。國際大師,女子國際特級大師。

2007年,5歲的王安妮在亞凱迪亞縣立公園看到華裔國際象棋大師鄧孔亮和呂小莎表演車輪大戰,從此迷上國際象棋。隨後便跟爸爸王歐來到了超越棋院,踏上了國際象棋之路。啟蒙於國際大師呂小莎。她聰明專注,上課認真。身為科學家的父親王歐一直陪同左右,做課堂筆記以便回家後和安妮複習。父親嚴謹的學習態度深深影響著小安妮,在呂老師和父親的幫助下, 安妮進步奇快。

6歲時已開始參加各類大小比賽,並在同齡棋手中脫穎而出,

7歲時跳級進入高級班學習,師從國際大師鄧孔亮。同年獲得泛美青少年賽8歲組冠軍和女子棋聯大師稱號。

此後多次以美國排名第一的身份參加世界青少年賽,並多次獲得公開賽冠軍和高額獎金。

雖然王安妮從比賽獲得不少獎金,但她的父親表示並不指望女兒靠下棋為生,只希望她長大找個穩定工作。他與王安妮都認為下棋最大收穫是到各國參賽,增長見聞。

王安妮的護照蓋滿阿根廷、土耳其、希臘、俄羅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與烏拉圭等國入境章。

國際象棋比賽往往長達四至六小時,有時陷入長考就要30至40分鐘才能決定下一步。不過王安妮很有耐力,她的現任教練稱讚她愈來愈成熟。

王安妮平時都以做功課第一,下棋第二。週一至週五每天都睡不夠,靠週末補睡。

2014年 4月,未滿12歲的安妮突破等級分2200大關,成為當時美國史上最年輕的女子國家大師!7月再接再勵,12歲獲得北美青少年賽18歲組冠軍,並獲女子國際大師稱號!並打破記錄,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女子國際大師。

2016年世少賽獲得銅牌。

2017年世少賽, 以10勝1和的絕對優勢獲得女子16歲組冠軍。

2018年4月底,全美大賽獲得美國女子亞軍。

2019年8月,在泛美青少年賽 U20摘金,拿下IM國際大師稱號 和 WGM 女子國際特級大師稱號。

國際象棋國際稱號分為以下幾個級別:

Grandmaster (GM)特級大師 (在國內稱作男子國際特級大師)

International Master(IM) 國際大師(在國內稱作男子國際大師)

FIDE Master (FM)國際棋聯大師

對女棋手來講,頭銜從高到低的排序是:

Grandmaster (GM)特級大師, (在國內稱作男子國際特級大師)

International Master(IM) 國際大師, (在國內稱作男子國際大師)

Woman Grandmaster(WGM) 女子特級大師,

Woman International Master(WIM) 女子國際大師,

Woman FIDE Master(WFM)女子國際棋聯大師,

國際象棋最高的等級是Grandmaster (GM) 特級大師。

其次是International Master (IM) 國際大師。

Woman Grandmaster (WGM) 女子特級大師排在第三位。

也就是說女子特級大師比男子國際大師的等級還要低,比男子特級大師差了兩個級別。

(具體關於國際象棋等級稱號可參考: )

二、學棋之路及心得體會

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安妮從五歲開始在超越棋院學棋,一直到快12歲時拿到國家大師後從棋院畢業。這七年的學習給安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下面是安妮父親王歐回顧了安妮在學棋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心得,希望能夠給剛開始學棋的孩子們的家長們一個參考。

時光如梭,彈指一揮間,十年過去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鄧呂兩位老師在我們住家附近的公園裡舉辦的一個遊園活動上表演國際象棋車輪大戰。可能是覺得立體的棋子比較好玩,安妮在那裡看了好長時間。

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回來後,我們問她想不想學國際象棋,她說想學。我們將安妮送到呂老師的初級班,她就這樣開始接觸國際象棋。

九個月後參加第一次正式比賽後,拿到美國棋聯臨時等級分757分。又三個月以後,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蘇珊波爾加世界公開冠軍賽的女子八歲以下組拿到了第一名,獲得了去得克薩斯科技大學參加波爾加女子邀請賽的資格。

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在波爾加女子邀請賽上,安妮贏了三個等級分比她高兩三百分的選手,賽後她的美國棋聯的等級分幾乎長了兩百分。從此以後,安妮比較正式地踏上了學棋這條路。

在安妮開始上下棋課以前,我連國家象棋的規則都不知道。上課的時候我就坐在後面一起聽,順便將老師講的東西記下來,回家後再跟安妮過一遍。所以我們是兩個學生,一份學費。平時我還花很多時間跟她下棋,一起做戰術訓練。

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我覺得小孩剛開始學的時候,需要培養他們對棋的興趣。有些小孩喜歡去比賽,有的喜歡看國際象棋的視頻,有的喜歡做戰術訓練,還有的喜歡讀棋書。這些都會對增加他們對下棋的興趣。有興趣以後,進步就快了。如果對下棋的某些訓練覺得枯燥,那也很正常。爸爸媽媽們這時候就需要循序漸進,慢慢給孩子加訓練量,以免孩子覺得枯燥,失去對下棋的熱情和興趣。

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系統學習了幾個月到一年以後,家長們就應該帶孩子去參加正式的比賽。比賽多了以後,小孩會對老師講過的東西有更好的理解,也會增加對不熟悉局面的處理能力。所以如果家長們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多帶他們去比賽。去比賽的時候,不要太在意一盤或一次比賽的輸贏,也不要太計較等級分的起起伏伏。就像運動戰一樣,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不要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雖說一兩次的比賽不重要,但每次比賽回來後,最好能夠跟孩子復一下盤,瞭解下得好和不好的地方,這樣訓練起來會比較有針對性。幾個比賽後更要總結一下,如果發現在好幾個比賽都犯同樣的錯誤,就要在這方面加強訓練一下。

平時要多和教練及其他棋爸棋媽們交流孩子們學習和比賽情況。如果有機會的話,去參加一些大型的國內外比賽更會受益匪淺。美國國內的學生國際象棋比賽有每年12月份的全美年級冠軍賽(National Scholastic K-12 Championship),國際比賽有北美青少年賽(North America Youth Chess),泛美青少年賽(Pan American Youth),世少賽(World Cadets Chess Championship),和世界青少年錦標賽(World Youth Chess Championship)。

美籍華裔國際大師王安妮的學棋之路

在小孩學棋的過程中,我覺得另外一個能夠促進孩子進步的辦法是能夠遇到幾家志同道合,一起學棋的家庭。平時去比賽的時候,孩子們就好像去聚會一樣,見一下平時不常見的下棋朋友們,家長們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孩子們學棋的經驗教訓。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國際象棋的學習也離不開計算機軟件的輔助。國際象棋軟件可以分為兩大類:數據庫管理軟件和計算軟件。前者可以管理自己的對局棋譜,搜尋大師們的對局。後者可以提供計算機認為的每步棋的最佳走法,但一般需要前者調用才能運行。國際象棋數據庫管理軟件有Chessbase,計算軟件有Komodo,Houdini,和Shredder等等。以上這些都不是免費的。免費的開源代碼管理軟件有SCID,計算軟件有Stockfish和Winboard。

下棋的優點很多,首先是訓練小孩勝不驕,敗不餒。這樣的訓練能夠幫助他們正確對待漫長的人生歲月中遇到的成功和挫折。其次是訓練他們的分析思考能力,如何面對不熟悉的局面,找到一個最佳或者幾個比較好的處理方法。毫無疑問,好的分析思考能力對他們的學業有幫助,更重要的是,同樣的方法也有助於他們正確處理在人生的每一階段遇到的新情況。人生不是一本寫好的劇本,沒有人能夠料到下一章是什麼。

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小孩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學棋方法。同時,羅馬也不是一天造成的,小孩的進步需要父母在背後的長期耐心支持。孩子們是學棋的主體,家長們在挖掘孩子們潛能的同時,要注意掌握孩子學習的節奏。大部分小孩的成長的過程是曲折中前進,有成功,有失敗,但總體上是向上的。我相信學棋過程中接受的訓練和比賽經驗會對小孩以後的成長有很大的正面影響。現在的孩子們都很聰明,假以時日,運用適合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他們一定會找到自己的人間四月天。

部分內容摘自眾弈杯中國國際象棋甲級聯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