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授課幾天就出師 網絡主播如此“量產”?

視頻授課幾天就出師 網絡主播如此“量產”?

■本期執行:記者 李菁 傅恆 文圖

“不用998,不用598,今天下單隻要198,物超所值帶回家。”相信這些電視購物上的臺詞大家並不陌生,而如今,類似電視購物的形式,轉移到了網上,吸引了眾多年輕人。

《2019年淘寶直播生態發展趨勢報告》數據顯示,淘寶直播平臺2018年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00%,帶貨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近400%,其中5家機構引導成交破10億元,81個直播間成交過億元。

10月21日,淘寶“雙十一”預售開啟,李佳琦、薇婭等淘寶大主播單日賣出上億元商品的“戰績”讓不少網店老闆眼紅,也帶火了網絡主播培訓課程。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絡主播培訓市場魚龍混雜,培訓價格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培訓課程也是五花八門,沒有統一標準,很多年輕人盲目踏入這一行業,最終可能一無所獲甚至受騙,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網紅”培訓市場,目前存在巨大的泡沫。同時,繁榮背後,直播帶貨的另一邊卻是“翻車不斷”,虛假宣傳、刷單、假貨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消費者需要提高警惕。

視頻授課幾天就出師 網絡主播如此“量產”?

主播培訓和電商直播套路陷阱不少,盲目跟風入行當心被“割韭菜”

“雙11”即將來臨,許多電商都引進了直播模式進行營銷,甚至中小網店主也倉皇“受訓”試水直播淘金,因而也帶火了網絡主播培訓。不過,網紅帶貨、電商直播最近的爭議有點多,最典型的是,“口紅一哥”李佳琦因為一起意外的“直播翻車”事件受到質疑——10月23日,他向觀眾展示某款不粘鍋時,現場煎雞蛋卻出現了明顯的粘鍋現象。隨著監管部門開始出手整頓電商直播,不少消費者回歸理性。記者調查發現,當下火爆的電商直播和主播培訓,其實暗藏不少套路和陷阱。

主播故事

“雙11”電商主播火了網店主“受訓”入行

市民小肖在淘寶上開設了一家化妝品店,“雙十一”預售時,他看到淘寶上大主播們一天就賣出上億元的商品,也想試試開個直播間。

“因為我沒有直播的經驗,就到網上搜了搜有沒有主播入門培訓的課程,挑了一個29元的,一共有51節課,結果看了幾節發現根本沒辦法靠著這些視頻入門。”小肖說,自己又在網上一搜,發現一些視頻裡的東西不需要付款也能自己找到。

“‘雙十一’預售開始後,一些網店店主發現,今年靠折扣很難搶到消費者了,而且‘雙十一’的折扣越來越難算,又要付定金,又要領券,還得湊單用購物津貼,不如看主播講解來得清楚,而且一些大主播的直播間裡優惠力度更大,於是很多消費者傾向於看直播買東西。店主們也意識到了,最近好幾個以前合作過的店家問我能不能教教他們,怎麼直播帶得動貨。”網絡主播小夏告訴記者,自己做主播已經5年了,最近不少店主問她有沒有靠譜的培訓機構可以報名。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不少網絡主播培訓課程,有的課程稱可以一對一指導,還有經驗豐富的主播來授課,價格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除了教如何開直播間、如果操作、如何直播和引流外,還有一些教主播才藝的課程,以此吸引更多粉絲。

“這幾年購物節太多了,消費者對‘雙十一’已經沒有那麼大的熱情,商家就必須找新路子。淘寶直播從2016年開始,今年可以說大部分的網購人群已經從觀望到真正接受了直播間賣貨,商家們急著想入場,主播培訓也就跟著火起來了。”小夏說。

記者調查

主播培訓視頻授課價格數十元到數千元

在網上,記者隨機諮詢了幾家提供網絡主播培訓的工作室。

一家提供網絡主播零起點培訓服務的工作室稱,入門課價格只需9.9元,主要教“如何用聲音賺錢”,教材以視頻材料為主,需要學員自主學習。當記者詢問對方是否能夠保證上手時,客服表示無法保證效果。

在一家培訓價格為5000元的工作室,記者詢問為何同是視頻教材,其他工作室只需9.9元,客服表示,他們還提供遠程指導,“一件50元的衣服,我能讓你賣到500元,如果你自己賣,可能50元都賣不出去。”記者問及具體課程內容時,客服一直含糊其辭,並不斷要求記者付款後進VIP群詳聊。

一名開價3000元並稱已經培訓出幾千名主播的培訓師對記者說,培訓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上手。“你培訓的主播有沒有比較厲害的,我到直播間看一看?”記者問道,可這名“資深培訓師”卻遲遲不願回答。他自稱之前也做過主播,經驗豐富,並透露之前做過幫刷單、刷粉絲等工作。記者查詢他的“電商工作室”營業執照發現,執照的經營內容是日用百貨和五金工具等,與電子商務並無關聯。

培訓師兼職“水軍” 為學員直播帶人氣

主播剛開播,沒有粉絲怎麼辦?主播小夏稱,這些也是培訓師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正經的主播培訓師不是賣賣視頻課程這麼簡單的。他們需要時時關注學員的直播間,看看他們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時間做出指導。一般新主播的直播間人氣都不高,培訓師還會充當‘水軍’幫主播們刷刷屏,帶帶人氣,有‘水軍’引導,進直播間的其他人可能也會被帶動起來,在直播間裡一起聊聊天。”

小夏表示,若是從頭開始開直播間,想要吸粉很難,有些工作室就專門養了一批“水軍”用來給所培訓的主播增人氣刷屏、增粉,有詳細的價格和加粉時間,這方面的“服務”相當系統化、批量化和規模化。有的則是聘請一些兼職的“水軍”,在直播間內幫主播互動,以此來營造一個熱鬧的氛圍。

直播套路

推出限時低價秒殺 配合水軍飢餓營銷

“淘寶直播類似於之前的電視購物,主播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計把貨賣出去。”從事淘寶直播行業多年的瑤瑤(化名)說,厲害的主播通常是不會給觀眾思考空間的。

比如說,一雙女鞋,99元秒殺,每次主播展示的鞋子都會先說是唯一款,數量不多。而其介紹的時間很短,直播間內喜歡這款鞋子的人或者一些網絡“水軍”就會發相應的編號,造成一個恐慌的情景。而後面進來直播間的人,若是覺得這鞋子不錯,又看到直播間內那麼火爆,就會想如果不馬上買,這個款式立馬就會被別人買走。

瑤瑤說,特別是女性觀眾,買東西往往比較衝動,不給她們思考的時間,她們就會很快買單,這也算是一種飢餓營銷。

主播、老闆唱雙簧 假裝斷貨引哄搶

瑤瑤透露,在日常購物中,一些秒殺的產品往往受到大家的青睞,而在直播間內,一些主播也會制定一些限時秒殺的規則,引起大家哄搶。比如說,有的直播間會設置一週秒一次,一次5分鐘秒殺,其實這些秒殺價沒有多大的優惠,目的也是進行飢餓營銷。

一些段位更高的主播,會在開始講解產品時,告訴觀眾產品有100件庫存,5分鐘後開秒,等到產品賣到30件的時候,主播會假裝毫不知情,然後產品突然下架。等粉絲評論告知主播,主播馬上現場打電話給店鋪老闆問怎麼回事,這時候老闆就會在電話裡說,這款產品賣這個價格虧太多,要買的人太多,客服那邊都爆掉了,虧不起,主播和老闆軟磨硬泡一番後,產品重新上架。而這種就是一個唱雙簧的套路,讓觀眾相信,自己買的東西是物超所值。

主播賣山寨“爆款”引導觀眾私下交易

此外,一些大主播帶的貨銷量可觀,可能把市場上某些貨品捧成“爆款”。一些小主播會蹭著大主播的熱度賣同款,但價格便宜了不少,他們自稱是別的渠道拿來的貨,不過其實賣的是假貨。

“一些觀眾為了貪便宜,就容易上當受騙。”瑤瑤說,之前就有人在直播中賣大品牌的化妝品,而這些化妝品比官方價格便宜很多,主播聲稱是國外代購回來的,價格才會便宜。而這些主播通常不會進行線上交易,而是留下QQ號或微信號,引導觀眾進行私下交易。

【業內人士】

盲目跟風入行 當心被“割韭菜”

11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雙11”期間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雙11”期間加強規範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服務內容規範,節目中不得包含低俗、庸俗、媚俗的情節或鏡頭,嚴禁醜聞劣跡者發聲出鏡。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用語要文明、規範,不得誇大其詞,不得欺詐和誤導消費者。

業內人士建議想要入行網絡主播的市民,選擇培訓課程時還是得謹慎一些,目前有些培訓課不成系統,所謂的培訓師只為“割一波韭菜”,並沒有真正的教學技能,一些網上發佈的培訓招生信息甚至可能是詐騙陷阱。“泉州其實也有線下的主播培訓機構,大家可以多在線上線下了解幾家後再做決定。另外,目前網絡主播非常多,新主播生存不易,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大主播,入行還需謹慎。”

此外,對於直播帶貨,消費者需要有清晰的認識,很多消費者會被直播間的熱烈氛圍激發購買慾,盲目下單,所以在購買前應該考慮清楚,不要被主播帶節奏,不要盲目跟風。

【市民聲音】

網購主播是新職業 規範才能健康發展

網友“TT”:“我經常看看淘寶直播,其實有很多主播直播間裡就幾十人,可見並不是三兩天培訓就能讓你變成當紅主播的。”

市民小郭:“感覺網絡直播有點像當年的電視購物,很多主播都有同一個套路,直接連線商家讓他們現場降價加貨,我覺得這個營銷套路挺假的,可能是同一家培訓機構出來的。”

市民李女士:“我已經成為淘寶主播的粉絲了,感覺他們特別不容易,一播就是四五個小時,還得保持亢奮的狀態。這是一個新職業,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消費者,讓大家買東西時能更直觀地感受商品,享受更多的折扣,有些人覺得主播就是忽悠,但其實不是的,希望好的培訓能夠帶出更多好的主播。”

陳先生:“現在還是有些人看不起網絡主播,覺得這一行很亂,但市場正逐步規範起來,包括培訓在內,如果主播培訓能夠走上規範,就有助於這一行更加健康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