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歷史文化名人“漢字始祖”───倉頡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 《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 ,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

倉頡畫像。

倉墓側建有“啟秘亭”,縣誌記載:亭為石基木構,計12楹,飛簷翹角,別具一格,有楹聯雲:“千古大文三尺土,兩間靈氣一孤亭”。

倉頡紀念堂。

“鳥跡書”,文祖倉頡受鳥獸足跡啟發創作的鳥跡書,是最早創造的原始象形文字。大量史料記載表明,這些文字是西周時期從位於壽光的倉頡墓中所得,當時沒有人認識這些字,到秦朝時丞相李斯認出了其中的8個字,漢代叔孫通認識了13個字,孔子也曾攜弟子前來造訪,因此在壽光留下了“倉頡造字聖人猜”的傳說。

倉聖公園。

文祖倉頡石像。倉頡造字成之日,舉國歡騰,感動上蒼,把穀子像雨一樣嘩嘩地降下來,嚇得鬼怪夜裡啾啾地哭起來,即《淮南子》記載的"天雨粟,鬼夜啼"。

古倉頡之墓。

倉頡墓碑。

文脈流芳漢字主題雕塑,南面重點展示了國家的“國”字的文字演變及不同字體。北面為“家”,有國才有家,體現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