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哥探幽丨雙陽吊水壺,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場

吉林境內有兩處叫做“吊水壺”的景點。一處位於通化輝南縣的三角龍灣景區內,另一處位於長春雙陽區山河鎮境內。我們一行人要去的是有著“長春最高峰”之譽、位於山河鎮南約5、6公里的“雙陽吊水壺景區”。

江哥探幽丨雙陽吊水壺,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場

從長春開車大約1小時20分鐘就到達了景區。車入景區,到處是滿眼綠色,看著就叫人舒坦。

從景區入口到吊水綠壺停車場大約有5公里的路程,號稱“十里綠色長廊”,車行其間,只見兩側群峰掩映,綠樹生輝,青藤漫繞,翠嶂參天。車行谷底如小舟穿行於波峰浪谷之間,青的是草,綠的是樹,黃的是石,黑的土,白的是雲,赤橙黃綠青藍紫,奼紫嫣紅豔陽天。大家早已被這車窗外的景色陶醉了,紛紛搖下車窗,盡情地呼吸著這富氧的空氣。有人實在忍耐不住,向著那翠綠的山野發出了一聲長嘯,結果驚飛了樹叢中一群野鳥。

江哥探幽丨雙陽吊水壺,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場

停車整裝,每個人分配了一瓶礦泉水,以備登山之需,大隊人馬隨即向“關東第一洞”出發。

吊水壺景區集山、水、林、峰、洞、石於一身,“關東第一洞”就是我們此行要遊玩的第一處景點。

江哥探幽丨雙陽吊水壺,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場

溶洞洞口位於半山腰,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整座溶洞由龍宮、天宮、通天洞三部分組成。眾人興高采烈地來到了羅漢洞入口。

洞口看上去不太大,高約2.5米,寬約2米,洞楣上寫著“羅漢洞”三個略顯粗糙的大字。人剛剛靠近洞口,一股涼氣猛地襲來,令人促不及防,打了個寒顫急忙躲開。原來這洞中長年溫度在5—6度,與洞外的氣溫相差較大,咋一入洞身體還真不適應,難怪從洞中不斷地往外冒“白氣”呢,那是冷暖空氣交替的結果。

羅漢洞長約300餘米,是常見的旱溶洞。洞兩側佇立著500尊形態各異的羅漢像,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你可以隨意在這500尊羅漢像中尋找一座像貌似你自己的,那尊羅漢就是你的護法羅漢。”

江哥探幽丨雙陽吊水壺,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場

穿過羅漢洞就進入了龍宮。這裡到處遍佈著三億年前形成的各種形狀的鐘乳石,有石柱、石峰、石筍、石幔,被人們付予了許多好聽的名字,如:“定海神針”“哪吒鬧海”“蝦兵蟹將”“小龍女”等等。大家一時竟忘記了洞中的寒冷,不時地為眼前的景色發出一陣讚歎。

天宮洞大概是最大的一個洞了,大約有2500平方米。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裡的洞廳,頂部有30米高,其中的一側由於長年的巖體堆積,管理部門在此建築了一尊彌勒大佛,佛的對面是一片水池,每到夏季便有雨水順著石壁汩汩而下,彷彿有人在倒水,故而得名“吊水壺”。

當眾人步出溶洞再一次感受到了洞外陽光的灼熱,許多人不得不躲到樹蔭下暫避一時,以使身體慢慢來適應這溫度的巨大反差。正當眾人議論紛紛時,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附近還有一處比這更加冰火兩重天的景點呢,那就是當地的“冰洞”。這不由地勾起了眾人的好奇之心,於是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江哥探幽丨雙陽吊水壺,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場

沿著山間的木質棧道,大家首先向山頂發起了衝擊。景區的棧道看上去是就地取材建造的,大多采用的是榆木和柞木構築的,與四周的林木到也相得宜彰,風格一致,只是品質不敢恭維,踩在上面有些令人不放心,生怕一腳下去腳下的臺階會垮掉。

一路攀爬,汗珠早已掛上了額頭,洞中的寒冷早已拋到了九霄雲外,正當眾人氣喘噓噓的時候,走在前面的人高聲叫到“馬上到山頂了!”眾人為之精神一振,不由地加快了腳步。

登高遠望,四周群山擁翠,綠樹迎風,遠處的村莊如星星般地散落在綠色之中。田野還在散發著泥土的芳香,偶爾幾隻不知名的山雀劃過天空,唱著一首春之歌飛向那種植著希望的田野。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安祥!

冰洞在山的另一側,在穿越了一片松林之後,我們來到了冰洞的入口處。據說這個洞是當地一位叫毛富的村民在幹農活時無意中發現的,洞內存有據今5000多年的冰瀑布。

江哥探幽丨雙陽吊水壺,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場

在正式入洞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恐高症等疾病的人員不能入內!”並給每個人發了一頂安全帽和一副手套,此舉一下為此行增添了一絲嚴肅而凝重的氣氛。

剛一邁入洞口,我們就理解了工作人員為什麼滿臉凝重地告誡大家注意安全。只見進洞的通道是用大約直徑20毫米的螺紋鋼焊接成的旋梯,坡度大約有70度。

好像是為了考驗探險者們的意志,越往下走,氣溫越低,扶梯的坡度也越陡,並且扶梯的鋼筋表面還結了許多冰,稍不留神就可能滑下扶梯,難怪給每人發了副手套呢。

好在下來前我們有所準備,每隔一、倆個女生就有一位男生,猶如一個鏈條中間有一個牢靠的“結”,即可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又可在心理上為大家提供一點安慰。行至半路,一位年紀稍長的同志還是動搖了,決定放棄。在安頓好他之後,眾人又在摸索中繼續下行,在經過了大約20幾分鐘的探索後,眾人終於到達了洞底。

江哥探幽丨雙陽吊水壺,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場

這裡是一片奇異的世界,在一側的洞壁上附著一層層如彩色冰淇淋般的冰瀑布,看上去彷彿這裡是古老的冰川世界。頭頂上還有如鐘乳石般的冰柱、冰錘、冰鍾乳等等。據說這裡的冰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可謂是“古董”了。

當我們再次緊貼巖壁,攀出洞口時,又再一次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的愜意,甚至有人說這比洗桑拿跳冰水更能令人感受到溫度變化帶給人的快感。

路邊的野花正在陽光下盡情地開放著,彷彿在傳遞著陽光的信息。世間的一切都在這“冰”與“火”的考驗下發展著、成長著。“冰”帶給人們的是冷靜與思考,而“火”帶給人們的則是激情與希望。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楊悅 江哥 口述/供圖 編輯:趙樹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