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股反彈還是延續漲勢?

最近兩週,很多科技、醫藥板塊的強勢股都經歷了一個階段性的調整,其中不少都調整到了20日均線或50日均線,提供了不錯的上車機會。今天,這些個股出現大幅的上漲,個別的甚至創出新高,觀察這些強勢股是短期的反彈,還是開始重新恢復上升趨勢。

由於暫時無法作出判斷,我只能選擇拉起來先做減倉處理,比如聞泰科技、凱利泰等;醫藥股主要受消息刺激;科技股再起一波,感覺時機不到,調整時間也不充分,且走且看。

“熱門股組合”中的麥捷科技,今天退掉了,連拉2天后,選擇兌現,其它幾隻仍然持股;豬票持股進一步集中,天邦股份公佈10月份出欄數據,環比下滑25%有點多,生物性資產體現為出欄的釋放,還需要時間,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儘管前期下跌比較多,但不能貪便宜。今天全部清掉天邦,將倉位部分加倉換到幾隻豬票。現在就持有牧原、新希望和天康。天康盤子小,明顯在走主升浪,成為豬票中的一匹黑馬,擔當起先鋒的角色。看來市場願意支付確定性溢價,可惜我在天康上分配的倉位不重。

上週五權重搭臺兜住大盤指數後,今天中小盤成長股開始表演,比較良性的切換。此次MSCI調增個股中,有不少是中盤股,這些個股值得關注,但白馬藍籌也是重點博弈對象。近期行情會圍繞外資增持這一題材展開,我的白馬股專戶是滿倉持股。

整體還是一個震盪格局,漲不高、跌不深,這個過程持續多久不知道,類似於2013-14年上半年之間的上證指數窄幅震盪走勢。但這裡會有結構性的機會,關鍵是行業板塊和個股選擇要正確。無論如何,業績優先、成長為王。

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和規則改革,是最值得期待的東西,最近不斷在放風,包括註冊制、漲跌停板制度、甚至T+0等交易制度。即將面臨的是一個鉅變和漸變的市場環境,需要我們未雨綢繆,打提前量去適應。規則變了,有些玩法也會隨之改變,我們要有心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