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成潮流,隱藏在無線耳機版塊中的專家,老李已經找到了

突發利好,央行開展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央行開展1年期MLF操作,利率從3.3%下調至3.25%,今日MLF到期規模為4035億元。

央行降低利率,A股立竿見影,上證指數盤中一度漲超3000點大關,券商、信託、保險、銀行等板塊紛紛走強。然而,市場權重股只是起到了搭臺的作用,滬深兩市排在漲幅榜第一的是無線耳機。

AirPods成潮流,隱藏在無線耳機版塊中的專家,老李已經找到了

我們10月31日曾發佈了無線耳機的文章,觀點非常明確:別管什麼區塊鏈,不要錯過TWS!

短短三個交易日,無線耳機板塊已經不下五個漲停,盤子最大的立訊精密今天再漲5.85%。

今天,朋友們最關心的問題肯定是,漲了這麼多(比如龍頭股漫步者,8個交易日漲了68%),還有賺錢機會沒?

未來還能不能賺錢,主要決定於兩個因素:市場空間,科技含量。

一、市場空間

AirPods成潮流,隱藏在無線耳機版塊中的專家,老李已經找到了

根據 GFK 數據預測,2018年全球 TWS 耳機出貨量 6500 萬臺, 2019 年一季度 TWS 耳機1750 萬臺,第二季度出貨量約為 2700 萬臺,全年預計是 1 億臺以上,2020 年預計將有 1.5 億臺。

而全球每年預計約14 億部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簡單的說,2019年TWS滲透率僅12%,未來應該到60%,應該有8.4億TWS耳機。未來的增速會非常快,成長空間巨大。

二、科技含量

如果你去華強北,會發現已經有白牌無線耳機,如果沒有點兒科技含量,巨大的市場很快會被雜牌侵佔。

所以,重點來了,TWS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關鍵技術點如下:

1、主動降噪

AirPods成潮流,隱藏在無線耳機版塊中的專家,老李已經找到了

降噪總的來說分為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被動降噪主要是依賴耳機的機構,用物理阻隔的方式加上大音量的音樂把噪聲蓋過去,如果

長時間用被動降噪方式來降噪,第一容易頭暈,其次非常傷害聽力。而主動降噪原就是有個麥克風在外面接收噪聲信號,在再內部釋放

噪聲信號反相位的聲音信號與其相互抵消,達到降噪效果。

主動降噪雖然原理簡單,但其中涉及到算法、處理器、內部電路的設計, 根據蘋果耳機說明書: 第一個麥克風採用外向式設計,會檢測外部聲波並分析環境噪音, 隨後在這些背景噪音進入用戶耳朵之前, AirPods Pro 會用與之相當的抗噪聲波將其抵消,但這種方式並不能 100%抵消所有噪音,這時候內向式麥克風就要派上用場, 後者會檢測耳內是否還有殘餘的聲波,然後以相同的抗噪聲波來進一步將其抵消。 降噪功能以每秒 200 次的頻率持續調節聲音信號, 因此具備強大技術研發和沉澱的音頻廠商可能在主動降噪具備先發優勢。

2、傳輸、續航、音質

AirPods成潮流,隱藏在無線耳機版塊中的專家,老李已經找到了

藍牙 5.0 拓寬傳輸距離奠定推廣基礎。 最早 2016 年藍牙 5.0 標準版在倫敦正式發佈,這成為藍牙耳機在 2019 年爆發的基礎, 藍牙

5.0 的性能大大超越了藍牙 4.2,主要體現在傳輸能力:藍牙 5.0的傳輸速度是 4.2 的兩倍,有效傳輸距離是藍牙 4.2 的四倍,數據包容是藍牙 4.2 的八倍。

藍牙耳機的延遲性和穩定性是影響消費體驗的主要因素, 這也是山寨產品的主要受限因素之一,藍牙耳機的延遲性並不是單單由藍牙耳機的性能引起的,其中包含了很多因素, 比如手機系統和藍牙耳機的芯片等:手機系統方面 IOS 的延遲為 10ms 左右,但 Android 的延遲

在 50ms-100ms 左右,所以具備先天的弱勢,而芯片端將成為解決體驗的主要手段, 例如高通芯片的表現會好於國產芯片的表現。

所以,耳機雖小,芯片、系統和技術解決方案卻是核心要點,這就是為什麼蘋果的Airpods Pro售價1999元,而市面上的其它TWS普遍不到500元。

便宜,利潤低是缺點嗎?顯然不是,隨著Airpods引領市場風潮,國產品牌很快就會取得技術突破,安卓手機的存量和市場空間,比蘋果手機大很多倍,未來能不賺錢嗎?

AirPods成潮流,隱藏在無線耳機版塊中的專家,老李已經找到了

➡ 多多指教

大家好,我是老李,用心寫乾貨,給大家呈現不一樣的精華內容,大家看完後若能給老李點個贊且轉發一下,就是對老李最大的鼓勵,感謝各位。

➡ 免責條款

老李文章內容僅為老李的個人看法,據此操作,後果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