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從Mate9開始,華為一步一步朝高端手機市場進發,逐漸逼近蘋果手機構築的防線,如今隨著華為Mate 30系列的發佈,華為在高端市場跟蘋果展開了正面較量。從價格上來看,蘋果主力機型iPhone 11系列的主流128GB版本售價5999元,而華為Mate 30 Pro的4G網絡128GB版本售價5799元,兩者只差了200塊。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關於這兩款手機如何選擇的問題,果粉和花粉吵得很激烈,而筆者誰都不粉,而且兩款手機都體驗了一段時間,我嘗試從理性客觀的角度,以消費者視角對比兩款手機的四個方面,看完你就懂了,答案很明顯!

外觀和設計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華為Mate 30 Pro發售之後不久,筆者就拿著iPhone XR去華為店裡看真機,當真機拿到手上的那一刻,我手上的iPhone XR瞬間就不“香”了。不僅在於瀑布屏帶來的超高屏佔比,從側面看手機屏幕有一種懸浮在手機上的感覺,而且手掌跟屏幕直接接觸,彷彿就是握著一塊玻璃,科技感滿滿!不過細節方面還是有些不太考究的地方,筆者認為最遺憾的是前面三顆攝像頭沒有做黑化隱藏處理,大小不一而且非常明顯,我始終忽略不掉它的存在。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而從iPhone X開始,經過了兩年的市場教育,iPhone 11的外觀能接受的基本上也就接受了,所以看久了之後很難再說美醜的問題了,好在四邊等寬各種設計細節非常考究,只能算精緻吧!

玩手機幾年來,華為Mate 30 Pro讓我重新有了驚豔的感覺,這一環節完勝!

日常體驗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在日常體驗環節,其實兩款手機的體驗都非常的出色,所以這裡只挑我認為不好的體驗來說。首先華為Mate 30 Pro的不好體驗主要是瀑布屏帶來的,除了上手時攝像頭問題之外,它貼膜戴殼是第二個難題,另外中框被屏幕玻璃所替代,我握持的就是屏幕的玻璃,它本身是比較滑的,所以整體的手感有些奇怪,而且瀑布屏顯示也會有綠邊陰影問題,它的到來打破了我以前的使用習慣。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iPhone 11最大的問題還是信號,跟其他安卓手機相比,iPhone 11的信號格數總是少一格,而且莫名的出現無網絡的問題。每次到停車場、樓梯口、電梯等可能會信號差的地方,我都會發虛,因此導致後來我都不想帶它出門了。

拍照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拍照方面iPhone 和華為走的是兩個流派,iPhone是“打磨優化”派,前幾天還推送了新的系統版本,加入了Deep Fusion功能,提高了白天的解析力和夜景純淨度,還有智能HDR、黑暗模式等算法,蘋果可以說把1200萬鏡頭打磨到了極致。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華為走的則是硬件流派,依靠強大的硬件和軟件算法把手機攝影提升到新的高度。不過我個人更喜歡iPhone 11,主要因為iPhone 11的白平衡更穩定,而且錄像效果更好,同時拍照體驗更加簡單,你只需要按下快門拍照就行了,沒有驚喜但也不會意外。相比之下華為的色彩表現會出色一些,而且可玩性比蘋果高很多,在這個水平上,兩者的取捨更像是個人喜好的問題了。

屏幕素質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剛開始我以為,Mate 30 Pro這麼大屏幕竟然用了1080P的分辨率,體驗估計不太好。但是體驗之後發現整體的色彩表現比Mate 20 Pro的2K OLED要舒服很多,可能是更換了供應商的原因,不過顆粒感還是能看出來的。而iPhone 11不管是色彩還是精細度更前幾代LCD的iPhone差不多,跟白開水一樣。

總結

選擇華為Mate 30 Pro還是iPhone 11?對比後就瞭解了

如果做一個形象的總結的話,iPhone 11就像是一杯白開水,不好喝也不難喝,但勝在穩定,因為白開水一直都是這個味道。而華為Mate 30 Pro則像是一杯咖啡,香味濃郁但香中帶一些苦。如果你能接受咖啡中的“苦”,顯然咖啡要比白開水好喝多了。如果你接受不了,其實白開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比之後,相信你心中的答案就很明顯了,你會選擇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